王成輝
(貴州省福泉市龍昌初級中學,福泉 550500)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我們探索化學世界的基本規律,經常會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來完成,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可以得到更加直觀的認識。演示實驗教學,要在演示之前向學生交待清楚實驗內容、目的及觀察的現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么,從什么角度去觀察,怎樣捕捉稍縱即逝的現象。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認真鋪設一些必要的階梯性問題,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產生一定的思考和疑問。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的操作要求準確規范,而且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看到,在提示用語方面盡量做到簡潔清楚,抓住關鍵,便于學生掌握記憶。任何一個演示實驗都有其在操作過程中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要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分清主次,找到重點,不能一概地向學生同時進行重點方面的強調,而是要在每一次的演示實驗中有所計劃、逐漸地向學生展開。在演示實驗中,教師通過實驗之前的講解鋪墊以及實驗過程中的嚴謹操作,就已經把學生帶入到了一種演示實驗所創造出來的情境之中,此時再向學生提出問題以及進行知識的總結,效果就會非常顯著。
除了演示實驗,很多時候初中化學教學中還需要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的操作。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當前我們以素質教育思想作為重要指導,很多實驗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驗證性。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對于很多的化學現象,提出一定的疑問或者假設,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進行驗證和探索。教師在安排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更多的應該從驗證探索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提前給學生做好實驗設計方面的審查和把關,提示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鼓勵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有效創新,讓學生能夠帶著一種探索追根究源的精神進行實驗操作。對于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也要提前給出預警,要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提出來的一些問題。對于學生實驗設計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教師也要從專業角度做出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總體來看,在初中化學實驗的學習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讓他們在實驗的學習中有一定的自主性,并且帶著一種嚴謹求實的態度去完成化學實驗的過程。
初中化學實驗的學習,讓我們有這樣的發現,那就是即便是按照教材上嚴格的操作規程來做,可能也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驗之后加強反思。反思包括實驗目的,實驗操作的整個步驟,例如,是否有哪些遺漏的地方,是否有一些操作不太符合規范的地方。從原因上查找清楚,才能夠在以后的實驗操作中降低失敗的概率,不讓課堂上重復實驗的情況再次出現。另外還有一些實驗,實驗的結果通過常規的物理觀察是很難發現的,那么,為了獲得更加明顯的實驗結果,實驗的過程也可以通過一些改進讓結果更容易被我們所觀察到。所以,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進行了一些細微的調整,而這些細微的調整實際上是為了解決實驗學習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不斷地反思和改進,實驗教學的效果就會越來越顯著,學生能夠從化學實驗中得到的啟發也會越來越多,從而增強了對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積極性,也讓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幫助學生建構起更加嚴謹的知識框架體系。這說明教師在專業素養方面也需要不斷地提高,從而滿足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斷增長的探究未知化學世界的需求。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化學老師可以將一部分化學知識轉化為化學疑問和猜想,并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分析、驗證這些化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同時,化學老師還可以在學生實踐操作過程中提出一些引導性問題,用來培養并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時,主要是為學生們講解空氣的組成成分以及氧氣的特性,并通過一個小實驗從高錳酸鉀中提取氧氣。學生們在進行制取氧氣實踐操作前,化學老師只為學生們講解實驗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之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行研究實踐操作方案,并根據操作方案進行氧氣的制取實驗,以及讓學生們驗證氧氣的助燃特性。而且,化學老師還可以提出一些與氧氣有關的疑問,比如,“如何證明氧氣的密度要略大于空氣”,讓學生們自由思考、設計實驗方案并根據方案進行驗證操作。這種提出疑問、思考方案、驗證疑問的探究式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以及探究能力。
總之,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并且能夠結合學生的學情來設計出更加吸引學生參與關注和實踐的化學實驗。要通過化學實驗給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帶來更加專業的環境影響和熏陶培養。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給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帶來更加專業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