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珊
(湖北工程職業學院,黃石 435000)
近年來,我國的汽車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現在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對此,汽車行業急需不同的人才進行持續性的協調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式創新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分析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及進行可行的策略分析。
首先,汽車行業的戰略性目標發生改變。我國是汽車制造的大國之一,在當前國內外汽車市場的高強度競爭下,我國需要對汽車相關的技術、汽車企業的管理理念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從而讓我國的汽車行業能夠在國際上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因此,我國的汽車行業需要更多的專業型、具有創新性的新型人才,校企合作可以對汽車專業的學生進行創新性四維的開發與培養,讓學生可以符合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視野的開拓,并且為企業培養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創新型技術人才。
其次,汽車行業缺乏高技術的人才。汽車行業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發展得越來越迅速,汽車相關的技術研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重視,企業不斷地引進新的高技術人才和新型的技術研發應用。但是,仍然有很多企業的汽車研發隊伍研發技術相對落后,基于此,校企合作模式對改變該現狀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從高職院校的汽車專業中培養一批具備高技術的人才。
除此之外,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無法適應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企業主動參與性不強、校企合作機制不健全、實施中校企存在不矛盾等多方面的問題。對此,要改變該現狀,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改變此類專業學生思維比較死板、臨場反應以及應變能力較弱、解決問題缺乏創新意識、對崗位的適應能力不強等問題。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需要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原有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式中,加入當今時代發展的元素,采用現代化的設施進行教學,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到除了校園文化之外的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知識。高職院校需要注重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他們的信息化教學和創新應用分段教學。根據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專業特點,對他們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分析,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特點對學生進行培養。
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生進行信息化教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團結互助,共同進步,適當對他們進行實踐性教學,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讓他們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中。學校注重師資隊伍力量的儲蓄,充分發揮學校擁有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互動引導,讓他們可以通過團隊合作,將實際教學任務更順利、更出色地完成。
在高職院校中推行校企聯合教學,讓學生接受校園教學的同時能夠接觸到企業的教學,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學習。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研究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出可實施的方針和學生的教學內容的確定。校企聯合辦學可以采用在校園建立汽車技術研發、汽車銷售等相關的實訓基地,讓學生進行實踐,通過基地訓練熟悉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流程。例如:建立汽車研發以及銷售實訓基地。如新能源汽車研發室、汽車營銷4S 仿真實驗室、汽車售后實訓室、客戶服務呼叫中心、汽車零部件超市等,在這些實訓基地的支持下,極大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雖然仍達不到企業對人才的整體需求。為了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培養更多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院校可多次進行在企業與各大相關中職學校的調研行動。通過進行汽車企業調研活動,能了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根據調研結果制定培養方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在實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
根據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要求,結合專業特點確立本專業總體及各個具體項目的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目標。
建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目標和培養細則要求下,課程體系根據對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管理和汽車技術服務管理等崗位群與職業發展的需要來設計,構建基于崗位能力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建以職業通用能力為基礎,以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核心能力為核心,以職業拓展能力為延伸的課程體系。根據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以及本專業知識面廣的特點,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按照由淺人深、循序漸進的模式開展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培訓。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主要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對學生進行培養。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一種新型的技術人才培養模式,雖然校企合作模式的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仍然需要對該培養模式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才能確保高職院校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