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莉
(龍江縣融媒體中心,齊齊哈爾市 161100)
現在,隨著傳媒多元化呈現方式的出現,以及受眾對節目需求的提升,個性化的播音、主持方式已經成為吸引受眾的一種方式。
個性化的播音、主持更是一個節目的靈魂,媒體的話語表達方式更靈活,更有延展性,更極大地提高了節目的社會影響力,擴大節目的受眾范圍,成為節目的特有標簽。
那么,如何成為有一個有個性,有魅力的播音員、主持人呢?
提起播音員、主持人,作為非專業人士的聽眾或觀眾對他們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形象過關、語言過關就可以了。
那么,真的符合這兩項要求就可以坐到主播臺上了嗎?
專業人士的回答是還差得遠呢!
形象過關、語言過關是對播音員、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而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有個性的播音員、主持人,最重要的職業素養是內涵。
那么,什么是主持人的內涵呢?
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新聞頻道主持人朱廣權,是全國人民眾所周知的段子手,在他花式聊各類話題的新聞口播中,網友們也是一路花式點贊!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朱廣權的段子不僅僅只是會說幾句俏皮話,好段子都是金句,是洞察人性后觸及現象的本質,這需要有較強的遣詞造句的能力,有抖包袱的技巧。點睛的神來之筆,顯然不是朱廣權一時即興而起的發揮,是多年工作積累,以及文化積淀的爆發。
而這正是成為一名優秀播音員、主持人最重要的素養——內涵。
朱廣權在日常的工作中,特別注意洞察觀眾的心理,并收集、整理生活中生動的口語,經過后期的創作、加工,成為朱廣權獨有的新聞語句。朱廣權冷幽默的播報新聞方式,傳播了詼諧、幽默的中國文化,擴大了新聞的受眾面,同時也更加能夠發揮新聞傳播的主觀能動性。“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是不能沒有歸宿”,“喝少了是助興,喝多了不出事兒就是萬幸了”,能說出這樣接地氣的段子,觀眾怎么會不喜歡這個主持人呢?。
很顯然,冷幽默,已經成為了朱廣權的形象標簽。這也是眾多觀眾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的一份持久的期待。
成為一個有個性的,有魅力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的是工作積累,文化積淀,同時更需要一顆愛崗敬業的職業敬畏心。
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新聞頻道的主持人海霞就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典范。
得體的妝容,端莊的氣質,央視《新聞聯播》主播臺上的海霞永遠散發著一種知性美。
海霞的業務水平非常高,而且很努力,口齒可能算是央視最清晰的主持人,語速最快可以一分鐘讀360 個字,最關鍵的是播報得還清清楚楚。
海霞覺得,一個真正的播音員,必須突破文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障礙,一定要讓觀眾透過自己的表述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
“說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可能會有人覺得挺虛的。但我確實認為,成功,其實就源于每一次、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鐘的全力以赴,源于你全身心地投入、執著地堅守。”這是海霞對愛崗敬業最樸素的表白,而我們從這份表白中更能看出一份值得尊敬的堅韌。
為了提高業務水平,海霞利用業余時間到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深造,獲得北京師范大學影視學博士學位。這讓海霞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新聞播音工作,為播音提供更寬廣的思路。
“那幾年學習讓我對廣播、電視、電影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了解,讓我深入中國文化的內涵,從中國文化的歷史積淀中,從中國觀眾最深層審美的心理來把握和表達新聞。”在職研究生的課程大多是在晚上,讀博士的時候又懷孕,但海霞卻沒有落下一節課。
“我的理想就是,到我走下新聞主播崗位的那一天,人們會記得我的播音,會說,曾經有一個播音員叫海霞,她播得還不錯。”
“播得還不錯”,海霞以這種非常低調的方式彰顯著個人的職業魅力。
打開電視,等海霞播報《新聞聯播》,這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
成為一個有個性的播音員、主持人并不是一蹴而就實現的,需要的是當下的不懈追求,需要的是一顆執著事業的進取心!
朱廣權、海霞以及眾多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已經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帶著個性標簽的播音員、主持人涌現,豐富我們的熒屏,提升我們節目的社會影響力,讓新聞以更加豐富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