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茂文
(太原王孝雄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隨著水資源緊缺問題的日益嚴重,節水節能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意義也逐漸凸顯出來。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只有不斷加強節水節能設計,才能減少建筑工程中水資源的過度消耗,在提高給排水設計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礎上,更好的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用節能節水理念,還能夠增大節能設備的使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保證建筑的實用性。
給水系統節能設計的合理性,能夠在滿足用戶生活用水需求的基礎上,有效減少能源和水資源的浪費。不過在現今社會發展中,由于高層建筑的規模與數量不斷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給水系統節能設計的難度。基于此,相關人員需要加大對給水節能設計的重視力度,選用合理的水泵設施,保證給水系統的設計質量和效果。
變頻調速水泵是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給水系統節能設計中的一種有效設施,同普通水泵相比其優勢在于:其可降低給水系統運行過程中電能的損耗,減少運行成本;緩解系統運行時對環境的污染,保證環境質量;能夠更好的提升給排水系統的節水節能效果,加深建筑的使用價值。
熱水供應系統是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且隨著熱水供應需求的增加,傳統的熱水供應方式不僅會造成大量的電能消耗,還無法保證熱水工作的均衡運行,破壞了建筑的整體體驗效果。為此,需要結合實際需要,完善熱水供應系統設計,實現節能節水目的。具體措施可以分為如下幾點:
其一,可以對熱水設備以及建筑供水系統進行合理的改造和優化,使用節能熱水供應設備,以降低給水系統運行時能源的過度消耗,如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
其二,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的電能供應,達到節能節水效果。以湖南某城市綠色建筑項目為例,總占地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在17 萬平方米左右,其中綠化率占35%,建筑節能率占51%,非傳統水源利用率在12%左右。該項目主要采用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并配以其他輔助節能系統實現節水節能效果。通過對該工程能源消耗情況的計算得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達到了9 成以上,每年可以降低近700 噸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對于我國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其主要是通過中水系統和雨水回收系統來提高水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節能節水目的。雨水回收系統能夠將自然界中的雨水進行及時的回收處理,并將其應用到其他生活方面中,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中水系統則主要是處理生活中排出的廢水,將其中殘留的有害物質予以剔除實現回收再利用。中水處理的水資源通常被應用在洗車或者沖廁等方面上,能夠大大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緩解居民用水緊張的問題。
由于各類型建筑用水量的不同,需要的加壓泵功率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使用小型水泵,在用水高峰期內很可能會出現供水不足等情況;如果使用大型水泵,又會在用水低谷期造成大量的電能消耗,為此,在設計過程中,應結合建筑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加壓泵,以確保不同時段內水源的正常供應,減少電能的消耗。
空調冷凝水的收集和利用,是人們最常忽略的一個環節,大多建筑在設計過程中都直接將空調冷凝水排放到室外,這樣不僅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也會對行為帶來一定的影響。隨著空調數量的逐漸增多,加強對空調冷凝水的收集也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建筑設計時,可以預留好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便于后續水源的收集,之后再通過相應的處理系統將空調冷凝水轉化成生活可用水,用以綠化灌溉,噴泉等景觀用水,以增大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率。
中水處理系統就是對生活中產生的廢水進行回收處理,并應用在非飲用水方面。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生活中所產生的廢水數量也在不斷增多,通過中水處理系統的設計和應用,能夠更好的將這些生活廢水予以轉化,并應用在消防、綠化等領域中,達到節水節能的目的,有效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象,進而完善城市建設水平,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
以某高層建筑為例,共21 層層高約為89 米,總面積在6萬平方米左右,占地面積在8600 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約占3500 平方米,綠地率達到了30%以上。該建筑中的給排水設計為二星級綠色建筑,并以太陽能為主要供應能源。其節能節水設計的主要內容為:
防漏損設計。建筑內部的給水和熱水管均是采用了不銹鋼管件,并利用承插式氬弧焊方式進行連接。室外管件則采用了聚乙烯復合管,通過電熱熔方式完成連接。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漏損問題的產生,保證水源供應質量,防止二次污染的發生。
節水系統。在選泵時,水泵在額定轉速時的工作點,應位于水泵高效區的末端,以使水泵在小于“設計最大流量”的工作點,在水泵的高效區內,這樣才能使其在高效區內運行。選擇水泵時大小泵搭配,小流量運行時僅啟動小泵,保證水泵高效運行。
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對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和闡述,從而為相關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和依據,希望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能夠通過節水節能設計理念,減少水資源的過度消耗,提升水源的循環利用率,從根本上改善我國水資源緊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