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佩
摘 要:白皮松是一種具有較高栽培價值的樹種,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栽培過程中,如果養護不當,會遭受嚴重的病蟲害威脅,對其正常生長造成很大影響,更甚者發生死亡,引發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白皮松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文結合實踐,對白皮松主要病蟲害種類與防治技術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白皮松;病蟲害;防治技術
白皮松屬松科,松屬,樹形優美挺拔,葉色墨綠,樹冠呈現闊圓錐形、圓頭型和卵形,最高能夠長到30米高,達到3米胸徑。白皮松在園林綠化工作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是重要的造林綠化樹種之一。然而,近年來,甘肅地區在白皮松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發生不斷加劇,而且呈現嚴重化與復雜化的特點,對當地白皮松種植產業造成很大影響。為此結合實踐,探討與分析白皮松主要病蟲害種類與防治技術,旨在為當地白皮松被蟲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主要病害
1.白皮松落葉病
(1)為害癥狀
此病多發于當年生的針葉上,一般和落針病以及赤枯病混合存在,出現復雜的癥狀特征,病菌的侵害力非常強,可能導致白皮松出現嚴重的黃化病,對于樹木的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白皮松的心傷以及針葉逐漸減小,最后出現枯死。
(2)發生規律
五月上旬針葉中上部有一些很少的黃色斑點出現,進一步發展到六月中下旬階段,這些黃色斑點逐漸擴展,發展成病斑,表現為橙黃色,而且這些病斑持續發展,在秋季時節,呈現為紅褐色的改變,受害部位與健康部位呈現黑褐色的改變。第二年三月份,病斑下部位置,逐漸從紅褐色轉變為灰褐色。三月底有灰白色的小點出現在病斑上,這便是逐漸發展的病菌子實體,至此之后出現縱向的黑色梭形,有一定的光澤粒狀實體特征,有灰白色存在于實體四周,四月階段針葉逐漸進行脫落,到七月十全部落光。
該病多發于長勢不良的幼齡松樹,一些土壤條件不佳,土層較淺,灌溉不力,具有較大人為破壞以及病蟲害發生嚴重的幼樹極易引發該病。
(3)防治措施
將發病嚴重的病株以及枯死株進行有效清除,進一步強化樹木打點,提升樹勢。利用波爾多液配比成150倍液進行噴施,或者利用500倍65%可濕性代森鋅進行噴施。
2.褐斑病
(1)為害癥狀
發病初期有褐色的小斑點出現在病葉上,表現為淡黃色和草黃色,呈現為近圓形特征,之后逐漸發展,形成斑狀,進一步發展有灰褐色小皰狀物形成于病斑部位。有很多病斑出現在針葉上,并且出現三段明顯的特征,枯死部位主要分布于上段,中斷褐色病斑和健康組織相間。下段部位依然是綠色的組織。新生的嫩葉染病之后,快速的出現褐色枯死改變,并有圓形病斑出現在枯死部位的下側,樹冠基部首先發生病害,并不斷向外蔓延擴展,病情嚴重的松樹,僅有枝梢頭部存在一些綠葉,并逐漸枯死。
(2)發生規律
落葉以及病葉是病菌越冬的主要場所,其傳播過程與雨水存在密切的聯系,高溫高濕環境極易傳播,發病期多在三月,五到六月份傳播極快,九至十月份是該病的第二次發病高峰。
(3)防治措施
提升林木管理水平,將病落葉全部清除,合理栽培,利用500倍液75%的百茵清進行防治,也可選用500倍液25%的多菌靈噴施防治。
3.松針赤枯病
(1)為害癥狀
發生病害的松針,一開始表現為黃色的斑點,逐漸形成褐色,不斷發展形成暗灰色。病斑稍位置逐漸發生凹陷,有一個環圈呈暗紅色,分布于健康組織與發病組織之間。并有黑色小點病菌分生孢子盤散生在發病部位,針葉不同部位都可有病斑存在。發病比較嚴重時,樹木出現火燒樣的特征,落葉比較嚴重,對樹木的生長以及其觀賞性造成很大影響,如果幾年內持續發病,便會引發植株死亡。
(2)發生規律
高溫高濕環境對病害的發生與傳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這類天氣情況下,發病比較嚴重。四到六月份是該病發生的重要時期,七到八月份病害發生嚴重,十月份之后該并逐漸停止。
(3)防治措施
進一步提升林地管理水平,促進樹木生長,增強樹木抗病能力,對于林間雜草徹底清除,促進林地更好的排水,控制林地濕度。利用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進行噴施防治。
4.煤污病
(1)為害癥狀
此病發生主要對白皮松的葉片危害比較嚴重,同時對樹干也有一定危害性,感病之后首先發生蜜汁黏滴,并發展成疏松特征的小斑,之后發展成片,并發展成黑色的霉層,不易脫落。
(2)發生規律
煤污菌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因素,介殼蟲以及蚜蟲是此類病菌的主要寄生宿主,所以此類病害發生時,便極易導致煤污病的發生,林間過于蔭蔽,通風不佳濕度過大,極易促進該病發生。
(3)防治措施
對介殼蟲以及蚜蟲進行有效防治。科學的開展修剪,增加透光性,提升樹勢,增強其抗病能力,利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噴施防治。
二、主要害蟲
1.松大蚜
松大蚜屬于同翅目蚜科,松樹是其主要寄主,對松樹的針葉嫩梢危害極大,特別是幼樹發生松大蚜之后,危害更為嚴重,會導致幼樹發生死亡。發病較輕時松樹的針葉變黃、干尖,影響新梢,再輕一點,松樹針葉沒有出現較大的顏色變革,但會影響新梢發展。分泌的大量蜜汁,是誘發煤污病的關鍵,對樹勢影響極大。
防治措施:蟲害不嚴重時,利用清水進行沖洗,合理澆灌。利用15%涕滅威顆粒在4-5月份時進行幼樹根施。利用2.5%溴氯菊酯乳油6 000倍進行噴施防治。
2.松梢螟
該蟲屬鱗翅目螟蛾科。為害特征為鉆蛀松樹的中央主梢及側梢,使松梢枯死,中央主梢枯死后,側梢叢生,樹冠成掃帚狀,嚴重影響樹木的發展,有時側梢能取代主梢向上發展,但樹干彎曲、分叉。除為害松梢外,幼蟲也可蛀食球果。 該蟲每年產生兩代,但生活史不整齊,以幼蟲在被害梢的蛀道內或在枝條基部的傷口內越冬。次年3月底至4月初,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在被害梢內,繼續向下蛀食,一部門越冬幼蟲要轉移為 害新梢。5月上旬幼蟲陸續老熟,在被害梢內作蛹室化蛹,經過兩周于5月下旬開始羽化。成蟲白日靜伏,夜晚活動,產卵在嫩梢針葉或葉鞘基部,也可散產在當年被害梢的枯黃針葉凹槽處、 被害球果以及樹皮傷口上。卵期約一周。初齡幼蟲尋找新梢為害,先啃咬梢皮,形成一個指頭巨細的疤痕,被啃咬處有松脂凝結,以后逐漸蛀入髓心,蛀口圓形,有大量蛀屑及糞便堆集。成蟲第二次呈現期為8月上旬至9月下旬,11月份以幼蟲、蛹越冬。
防治措施:冬季剪除被害梢,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和蛹。在成蟲產卵期,噴灑50%菊殺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或2000倍林得寶可濕性粉劑,每10天一次。對付卵,可釋放赤眼蜂進行防除。
參考文獻:
[1] 劉忠香.白皮松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J].林業科技情報,2018(50):16-17,21.
[2] 金俊芳,常承秀,朱惠英,等.白皮松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11):118-119.
[3] 孟鑫.白皮松病蟲害防治技術[D].農林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