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常桂香 劉艷
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專業的老年社會服務需求也與日俱增。本次調查通過機構工作人員、高校志愿者在社區隨機落戶調查的方式,針對昆明市某街道的H社區303名中老年人生活狀況和健康需求進行問卷調查。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H社區老人對疾病防范、健康衛生知識、陪護慰藉、社區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有較大的需求。此外,該社區老年人大多以居家養老為主,引進社區醫務社工服務,有利于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多位一體,推進社區醫養結合模式的發展。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健康調查;需求
老齡化社會是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10%以上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7%就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與此同時,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6.43歲,人均壽命不斷延長。本次調查統計的昆明市H社區共計18763居民,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是2293人、占比12%,屬于老齡化社區。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但是隨之而來的保險、醫療服務并未與我國的老齡化進程相匹配。通過本次社區調查,了解社區老年群體的健康狀況和社會服務需求,以社區為依托、社工機構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為輔,構建社區醫養體系。
一、調查內容
(一)社區老年群體分析
通過對昆明市H社區老年人社區生活需求人員面訪調查的方式,發放訪談問卷3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3份,有效回收的問卷率為91.8%。從社區隨機走訪的數據收集情況來看,社區中的老年人群體中,60-70歲間的群體回收的有效問卷數194份,占比最大達64%;其次是71-80歲的老年群體,回收有效問卷數量達到77份,占比25.4%。小于60歲的社區中老年群體和80-90歲的社區老年群體有效問卷分別是20份和11份,占比6.6%和3.6%;大于90歲的老年人有效問卷回收1份。
(二)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
此次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部分:“社區居民的基本情況和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兩大模塊,主要調查的內容有社區居民的居住狀況、保險購買狀況、居民空閑狀況、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就醫習慣、社區醫務服務需求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資料的統計和收集,以對社區老年群體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規劃符合社區老年群體需求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為目的。
(三)調查方法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依托當地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為調查者,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和方便抽樣結合的方式對H社區進行調查,通過社區社會工作項目召集學生、發放調查經費,以此來收集和匯總調查問卷數據,最后使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大學生將分成如下兩類。第一類是隨機入戶調查,由2-3人一組進入社區居民家中進行詢問訪談;第二類是在社區出口處對隨機往來的社區老人進行調查,爭取收集更多有關社區居民的數據。
二、調查數據分析
(一)社區老年人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前期的社區需求調查分析統計到,昆明市H社區共計18763人,其中老年人數是2293人,占比12%,本次調查了社區中303名老年人,占社區老年人口比為13.2%,占社區總人口數的1.6%。從社區性別分析可以看出,本次調查的303名老年群體中,男性140人占比46.2%,女性163人占比53.8%,女性調查對象略多于男性群體。在受訪群體中,60到70歲之間的老年群體最多占比64%。
由于H面積較大,在統計時做到每個社區都進行統計。通過針對居民的居住狀況我們了解到,93.1%的老年人都與配偶或者子女一方或者兩方同時住在一起,分別為與配偶和子女一起居住、與子女同住、與配偶同住的比例分別為37.3%、34.7%和21.1%,由此可以看出社區老年群體以居家養老為主。
通過對社區居民的保險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擁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與其他保險的比值分別為41.3%、32.7%、12.9%和7.6%,占調查居民比為94.4%,由此可見,該社區基礎醫療保險覆蓋面較高。
為了給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在此次問卷中還加入了對社區老年群體空閑時間的調查。通過調查得知,近4成被調查的社區居民白天都有空閑時間,由此可見社工機構駐點社區并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的社工服務成為可能。
(二)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與健康需求調查
為了構建社區老年群體的健康檔案、發掘社區老年群體專業醫務社會工作服務需求。在本次調查統計中,自認為身體非常好和較好的居民分別為9.2%和24.4%。身體狀況一般、較差和差的社區居民分別占比50.8%、14.5%和1.0%,社區近6成居民身體一般或較差,而在這些居民的慢性病類別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30.7%的居民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癥狀成為社區最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次是糖尿病患者占比14.9%,社區高血脂患者位居第三占比12.9%,通過對居民的健康狀況的調查,針對社區居民設計相關的社區活動至關重要。
在簡單了解社區居民的慢性病情況后,對社區居民的需求做了一定的調查,經過分析和整理我們了解到在這些慢性病居民中,超過58.1%的社區居民平時都非常注意監測自身健康,在列出的各種社區需求之中,居民對于義診活動、中醫講座問診的需求率都為47.9%,其次是對社區的養生小組活動的需求達到35.3%,除此之外社區居民還對糖尿病小組活動、急救常識培訓活動、頸椎病防治活動都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三、總結與思考
(一)社區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不足
我國醫療衛生資源有限,專業醫護人員不足,專業的醫療慢性病管理缺失。而研究表明,當前社區對老年慢性病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老年癡呆這幾大常見疾病[1]。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性疾病的種類和數量以及相應的并發癥明顯增多,醫務社工的社區慢性病管理目前僅僅停留在對常見慢性性病的管理上,在預防、其他非常見慢性病預防與管理上存在缺失。
(二)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改善社區慢性病患者的服務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結構開始改變,家庭少子化現象使得養老護理等家庭負擔逐漸由家庭轉向社會。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療周期長,單純 依靠住院不僅會花費大量人力、財力,還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療效,且多數老年患者不愿意長時間住院治療,因此,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對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接受度較高。[2]國家政府通過大力發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社會服務政府購買的形式向社會購買專業的社區醫療衛生社會工作服務,彌補醫療體制中慢性病預防和治療的缺失。
(三)社會工作服務對社區老年慢性病群體的必要性
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是以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需求,社會工作以“助人自助”專業服務理念[3],在實際的助人過程中,能夠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老年慢性病管理模式,關注慢性病社區老年群體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升老年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從對昆明市H社區老人健康生活現狀及需求的分析來看,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人們對疾病防范、健康衛生知識、陪護慰藉、社區精神文化生活等社會服務需要與日俱增。引進社區醫務社工服務,有利于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多位一體,推進社區醫養結合模式的發展,更有助于老年人物質及精神需求的進一步滿足,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數,為社會和諧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中國慢性病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6(05).
[2] 穆海英.臨床路徑在社區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
[3] 祝費隱,潘桂行,閔亞婷,等.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現狀及其對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和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4).
作者簡介:杜娟(1995- ),女,漢族,江蘇蘇州人,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醫務社會工作;常桂香(1995- ),女,漢族,湖北宜昌人, 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區社會工作;劉艷(1993- ),女,漢族,云南玉溪人,昆明市西山區華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