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郎彩英
摘 要:在生態環境建設任務推進的過程中,強化植物的多樣性,并對此形成保護,是相關工作者應重點開展的一項工作。并且,其也是強化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現代營林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其會與植物形成直接聯系,所以通過其對植物的多樣性進行保護,能夠形成較高的工程效益。因此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人員就需要對植物多樣性保護形成落實?;诖?,本文將以現代營林工作為基礎,對如何在工作中開展植物多樣性保護展開分析。
關鍵詞:現代營林技術;植物多樣性;植物保護;技術應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當前的社會中,我國大眾的生活質量出現了明顯的強化。但與此同時,大眾對于自然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這一情況的存在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甚至會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命。為此,為了強化生態環境的發展質量,保證其能夠達到均衡高效的發展狀態,對植物進行多樣性的保護,就產生了較高的經濟意義以及現實意義。
一、植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意義
首先,植物多樣性能夠有效地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為大眾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其次,植物多樣性能夠強化植物自身的生長能力,帶動林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從而推動國家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現代營林技術中植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
1.強化病蟲害問題的有效防治
在開展林業資源建設工作的過程中,病蟲害是經常會產生的一種問題。倘若種植人員無法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的防治以及處理,那么其有可能就會進行大范圍的擴散,甚至會威脅到整片林業系統的安全。因此在開展現代營林工作的過程中,林業部門的管理人員就需要對此形成高度關注,應用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對病蟲害問題進行遏制。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林業管理人員應制定完整的森林管理時間表,定期對不同區域的植物進行質量巡查,當發現存在病蟲害問題時,應及時進行記錄以及上報,并立即開展補救措施;其次,在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注意應貫徹“兼顧生態效益”的工作理念,不要一味的注重消除病蟲害,比如應用大量的化學藥品對樹木進行噴施,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森林系統的平衡,威脅到植物本身的生長狀況;再者,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天敵防治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驅逐,以此維持森林系統的多樣性以及穩定性,也不會造成較高的成本;最后,當病蟲害工作防治結束,工作人員們需要對整體工作進行詳細記錄,并對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為后續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質量。
2.貫徹相關次序開展混交營林
相比于其他類型的林業模式來說,混交林的豐富性以及多樣性比較強。在開展現代營林工作的過程中,制造混交林,能夠有效的對植物多樣性形成保護。一般情況下,混交林的主要模式為灌喬混交。灌木與喬木之間會存在較大的高低差異以及生存差異,兩者之間的差異能夠對森林空間形成高度利用,以森林的垂直空間以及上部空間為起點進行生長,營造出條件優渥的生態環境,為其他植物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此外,在林業建設工程中,混交林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建設模式,其能夠在短時間內突破較大的發展局限,強化整體工程的經濟利益。并且,混交林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對林木資源的結構形成一定優化,推動生態群落的穩定擴張,從而促使森林系統能夠完整發展,對植物的多樣性形成有效保障。
3.結合造林需求開展苗木選擇
一般情況下,針對于不同的植物物種來說。其所應用的種植方式、種植環境以及種植條件也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對植物進行處理以及保護的過程中,種植人員們就應該注重選擇不同的方式。在開展現代營林工作時,種植人員首先需要對當地的種植環境、氣候以及條件形成了解,并需要對當地的植物生長需求進行掌握,以此為基礎,合理的進行苗木選擇,保證地區的生態環境能夠符合苗木的生長情況,不會對其造成較大的發展阻礙。此外,在營林期間,工作人員還應定期對苗木的形態特點以及存活率進行定期檢驗,必要時需要對苗木進行移植栽培,防止造成較大的成本浪費,也能夠有效的強化植物多樣性。
4.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封山育林
首先,封山育林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的將外界環境與林業資源進行隔離,推動林業資源的穩定愈合以及穩定發展,從而對植物的多樣性形成有效強化;其次,在開展封山育林工作時,工作人員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工作落實:第一,工作人員可以開展全封閉式的育林工作。該項工作指的是全面、徹底地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嚴禁林業部門以外的工作人員進入,對林業資源形成全面保護,使之能夠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自我發展,構建完整的林業生態系統;第二,工作人員可以開展半封閉式的育林工作。在該種模式中,工作人員可以結合整個森林系統的植物類型分析進行分類,然后定期地進行分類開放,一部分進行封閉,而另一部分可以對外開放,以此為附近的人民群眾提供生活資源,也不會影響植物的多樣性發展。
5.加強對綠地面積的保護培養
總體來說,現代營林工作的主要開展目的為,強化森林系統的穩定性,提升植物的存活率以及森林行業的經濟水平。所以,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對綠地面積進行適當的保護,對雜草進行定期清除,也是林業部門工作者需要日常開展的一項工作。在傳統的除雜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員會通過噴施農藥或者機器除草的方式進行工作推進,這一方式雖然能夠有效地對雜草進行清除,但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原本森林系統的穩定性,影響植物的多樣性發展。對此,工作人員就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注重維護生態環境與經濟之間的平衡關系,合理、有針對性地進行雜草清除,推動植物多樣性的穩定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現代營林工作的過程中,全面貫徹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原則,將會對整體工作的效益形成有效保障,并且也能夠推動我國林業工程以及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營林工作者們就應該注重對植物的病蟲害問題進行有效防治,對苗木選擇、封山育林以及混淆營林等工作形成高度關注,并對其進行全面落實。此外,工作人員還應該定期對綠地面積進行保護培養,以此為植物的多樣性發展提供穩定的條件保障。
參考文獻:
[1]曾利民.現代營林技術中植物多樣性保護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07):125-131.
[2]何勛.現代營林技術中植物多樣性保護措施[J].江西農業,2019(02):87.
[3]張莉.現代營林技術中的植物多樣性保護[J].林業科技情報,2018,50(04):60-62.
[4]劉化桐.淺析現代營林技術在植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8,12(3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