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亮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主要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在我國防洪和降雨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建設質量與安全是最為重要的,如果建設質量有問題,無法保證其質量,則無法發揮水利工程建設的作用,最終將會失去它的價值,而安全在任何領域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有效構建極其重要。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問題;方法
一、有效構建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的防洪環境等方面的問題,這將會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水平。因此,水利工程建設如果出現了問題將會造成我國巨大的損失。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這個工程比較大,非常容易出現安全質量問題。所以,一定要重視其質量問題,加強對安全問題的監督,培養專業的技術、管理人才,構建有效的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為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水利工程質量監督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雖然得到較快發展,取得一定成績,但也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經費緊張。過去質量監督機構的工作經費主要依靠質量監督費,基本能夠滿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從2009年開始,國家取消了質量監督費,并規定質量監督工作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在實際操作上,工作經費落實情況不盡相同。以筆者工作所在單位中順大圍工程管理處為例,質量監督工作的專項經費以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方式來落實,而忽視了本單位自己進行質量檢測的手段,經費使用手段單一,不能完全滿足工作需要。二是手段落后。多年來由于經費不足,質量監督的技術手段和裝備一直較差,基層水閘更加缺乏,現場檢查基本依靠“看、聽、摸”的簡單辦法,不太能適應水利工程建設和質量管理工作的需要。三是力量不足。長期以來,由于受編制和經費的限制,各層次的技術力量始終不足,人員結構、專業結構始終不合理。現有人員專業培訓機會不多,知識更新速度緩慢,質量監督的技術支撐比較薄弱。四是監督機制不合理。目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完全理順,基本處在多層次、低水平的重復監督管理狀態,缺乏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機制。五是大規模的民生水利建設對質量監督提出了新的要求。民生水利點多、面廣、量大,問題較多,管理難度大,不同于相對集中的重點工程,質量監督方法有待創新。六是質量監督機構增加了安全監督職能。2010年我站進行了機構更名和職能調整,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監督,中順大圍工程管理處也都包括該職能,安全監督責任更加重大,加之任務繁重,缺少專業的人員,工作開展難度很大。
三、完善水利工程建設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有效建議
1.監督管理體系統一化
統一化的管理體系既能使管理效率提升,還能使管理者的威信提升,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建設的工作相對復雜,其中參與建設的人員較多,加大了監督管理難度。因此,應將監督管理體系統一化,處理好建設企業及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不斷提升監督管理質量。水利工程建設企業應具有一定的質量安全意識,創建專業化管理部門,對質量及安全問題進行自我管理,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
2.完善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具有強制性特點,是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及安全的管理保障,同時也是重要依據。因此,相關立法部門應根據經濟發展中的實際情況,制定質量及安全的監督管理制度,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質量及安全監督管理的依據。
3.落實質量與安全的監督工作
在水利工程的實際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安全監督的重要作用。監督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包含:(1)施工檢查。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相關檢查工作才能保證施工安全,嚴格審查開工報告以及技術資質等各個項目。(2)現場檢查。對于施工現場的檢查包含施工應用的機械設備及建筑材料等,確保相關材料符合要求。(3)明確目標責任制。因為目標責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施工過程中根據目標責任機制中的標準對各個環節進行落實。(4)審查重點項目。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重要的項目環節進行多次審查及核對,只有全部通過審查后,才能進行施工。
4.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質量及安全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為設計、工作人員及建筑材料等,因此應創建針對性的質量管理機制,為質量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在設計過程中,做好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對其進行定期專業培訓,做好技術交底,保證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施工標準落實自身的相關工作。對于建筑材料而言,對采購機構進行嚴格管理,健全管理機制,保證采購的建筑材料質量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設需求。
5.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若出現安全事故,不僅對施工進度有嚴重影響,還會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建筑企業的良好形象。所以,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建筑企業應做好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清除安全隱患。第一,將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升到一定高度,創建符合安全管理的有效機制,為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奠定重要的基礎。第二,在水利工程正式建設之前,對參與建設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意識培訓,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第三,對施工現場加強安全管理,進行定期檢查,清除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第四,嚴格執行懲罰機制,對違反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予以懲罰。例如,工作人員在施工現場不佩戴安全裝備,輕者予以警告或罰款,嚴重者予以辭退懲罰。
6.在監督手段上,要積極推行強制性的質量檢測手段
對于工程的關鍵部位、重要隱蔽工程、關鍵施工工藝以及安全措施的可靠性都要委托符合資質條件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并以此作為質量復核評定和安全考核的依據;同時作為質量與安全監督部門需積極向財政部門爭取經費,購置了多功能坡度測量儀、測距望遠鏡、鋼筋位置定位儀、填土密實度儀及數顯回彈儀等常規實體檢測設備,完善實體檢測手段,同時帶動中順大圍工程管理處充實一些必要的設備,以努力提高工程實體質量和安全監督的科學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的監督管理,并且根據存在的質量與安全問題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構建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輔進.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構建探討[J].價值工程,2018,37(30):97-99.
[2]馬小明.分析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應用[J].低碳世界,2017(35):185-186.
[3]胡媛娟.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淺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