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秋 平度市大澤山鎮長樂中學
實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也是初中物理的重點教學內容,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影響。與傳統文本教學相比,實驗教學能使學生創建一個感性、生動的物理場景,同時這種教學模式還讓學生們看到現象的實質,提高了他們的感性認知,從而為后期學生們實踐能力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只是引導者和啟發者,這種教學模式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保證了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提高他們感知能力、增強他們情感體驗的同時,也為后期物理概念的具體運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素質教育時代教育部門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從目前來看,雖然部分物理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了實驗教學的教學手段,但一味照搬教材內容的現象屢見不鮮,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只是演示課本中的實驗內容,未對其進行課外內容的延伸,學生只知其果不知其因,甚至有些學校因為實驗條件的限制,只是把一些高大上的理論知識塞給學生,學生沒有直接的感官體驗,例如在講解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這個知識點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聲波儀等實驗器材輔助使用,學生是很難對聲波的存在及形狀等獲得感性認識的,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課堂教學主體由教育工作者轉變為教學學習者,這種教學主體的轉變需保證學生課堂主體的充分發揮,但是由于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們未對課堂紀律進行嚴格規定,從而使得課堂氛圍極易陷入混亂的狀態,而且有些實驗只是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因為環境條件的限制,很多學生根本看不清,不僅嚴重影響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還對學生們自身創新能力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文化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活性,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體系理解,同時能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但從目前來看,存在一些紙上談兵的現象。
為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做好引航者和指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一些探究實驗,就讓學生按照猜想去設計和進行實驗,而不是強行讓它們怎樣做。
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采用更加開放的教學手段,確保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教育工作者需自身清楚地了解所有與物理教學有關的活動環節,確保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課外作業繁重是當下初級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在這種高強度的教育環境下,初中物理教師可采取用課堂或課下實驗取代課外作業的教學輔導形式,充分利用如網絡、多媒體技術、微課、翻轉課堂和steam 教育等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手段,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們學習的負擔和壓力,“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保證了他們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有助于理想學習效果的實現。
“生活教育理論”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論的精髓,即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中心,拉近課程與生活距離,為后續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施創造良好條件。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讓學生利用身邊一些簡單的器材,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拉近物理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們的探究精神。“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就地取材,還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例如,在做《液體壓強特點》實驗時,學生可利用易拉罐和礦泉水瓶等廢品等,即降低成本,又拓展了思維空間。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內容和新型教學手段,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因此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只有對其優勢進行深入了解,充分利用網絡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了解并清楚實驗教學中最常出現的問題,然后綜合教學內容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創新物理實驗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