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文 江西科技學院
在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之中,創新意識逐漸被國家所重視,現階段,電子技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所以教師應該對高校電子技術教學加以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應該根據實際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在高校電子技術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進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電子技術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傳統高校的電子技術教學一般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并且高校教師將理論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不能幫助學生構建整體的電力系統知識結構,也很難使得將學生在課堂之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真正落實到實踐中,只能將學生限制在傳統的理論知識框架之中,無法激勵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另外,傳統高校教學對教師要求較高,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只注重教師的“教”,而不重視學生“學”的實際效果,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的差異性,使得個別學生難以適應教師的教學手段,不能準確理解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水平僅僅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客觀因素,教學質量能否有實質性的提升需要依靠學生是否具有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階段的電子技術教學課堂之中教師不能對引導學生對于電子技術專業的技術加以重視,而且教學思維還停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在課堂的教學任務之中,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主體,所有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節奏需要依靠教師把握,學生在課堂之中扮演教學的“配角”,只需要記錄老師的教學內容,追隨教師的教學節奏,進而難以使得學生認識電子技術此門知識的精妙之處,無法激勵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是機械的學習教師課堂之中的知識內容,嚴重限制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難以有創新思維的提升。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手段應該不斷創新,而傳統的高校電子技術教學往往只采用口授或者采用幻燈片進行實際的教學,兩種教學手段都是將書本之中的知識羅列到黑板或者電子屏幕上,學生也不能第一時間理解各種知識與概念的真正含義,而且此種傳統教學工具往往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難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切實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若想切實有效的提高在實際高校電子技術教學之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水平,學校方面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流程,突破傳統的學習流程,將主動學習代替傳統的被動學習。
第一,改變學生傳統的思維習慣,使得學生成為課堂之中的“主角”,而不是機械的跟隨教師的教課節奏進行學習,所以教師要及時做好學生思維的引導工作。例如:當教師講述完電子技術的理論之后,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之中利用基礎知識建立電路圖,然后要求學生對電路的實際運行情況加以預測,將課堂之中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給予其一定時間進行相互討論,最后由教師來進行統一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課堂之中的主導地位,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
第二,課堂之中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由于電子技術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之中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使得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之中可以及時將理論知識落實到實踐之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分析各種電路圖紙以及電路模型,在實踐之中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三,教學中增設“學生互助”環節。顧名思義“學生教課”環節指的是在上課之前,教師指定一些學生課下對下節課學習的知識進行充分預習,然后在課堂之上給予其少許時間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在課下主動規劃知識的教學內容,將自己對電子技術知識的獨特理解表現出來,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加深了學生對于電子技術的思考程度。
學生的創造性與教師的課堂氛圍具有緊密聯系,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構建利于提高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氛圍。第一,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課堂之中打造一種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思考、敢于提問的課堂環境。所以高校教師應該維護師生之間關系,使得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始終處于溫馨和諧,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之中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打消自身學習之中的顧慮,敢于質疑。當教師感覺到學生的質疑時,教師應該及時已經引導學生,對學生的質疑問題的現象加以肯定,然后鼓勵學生勇敢提出問題,通過鼓勵的方式使得學生從“敢質疑,不敢提問”逐漸轉變為“勤質疑,勤提問”,并且教師應該對學生每一個提問進行重視,不論問題的原因出現在什么地方,教師都要對問題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分析出現問題的緣由,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第二,教師還應該在課下組織有關于電子技術的課外活動提高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效果。在課堂之中的教學難免會使得學生對電子技術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以認識到電子技術精妙之處,達到培訓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現階段為了突破傳統的口授以及幻燈片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及時引入仿真教學。由于電子技術的相關實驗的流程較為復雜而且涉及到的實驗元件較為昂貴,示意圖在進行有關于電子技術的相關實驗之前,學生可以根據仿真實驗進行課堂內容的預習,了解之中所涉及到的各種電路元件,確定各種電路元件的參數,明確各種電路元件的作用以及用途,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實驗的效率,保證在實際的實驗環節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實驗事故。學生在實際的仿真實驗過程之中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保證每一位學生在仿真實驗過程之中都可以充分了解實驗的基礎知識,若學生對于仿真實驗較為感興趣,教師可以對學生留下有關于仿真實驗的課下作業,利用仿真實驗的方法設計出規定要求的電路圖紙,幫助學生提高基礎知識儲備,完善電子技術的知識結構,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綜上所述,創新意識不論對于國家還是學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在高校的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之中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思維以及教學手段進行改革,教師應該重視學習流程、打造優質學習氛圍以及引進仿真教學,以便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