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峰會在北京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發表致辭稱,面對國際形勢變化與國內發展要求,“互聯網+”仍存不少短板,需要著力推進更加安全、更加協調、更加活躍、更加有趣的“互聯網+”。
林念修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設施,“互聯網+”則越來越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互聯網、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和產業形態、社會形態的變革。可以說誰掌握了未來互聯網的技術、量子計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林念修介紹,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3年多來,“互聯網+”由理念到行動、由探索到實踐,成效顯著、成績斐然。首先,“互聯網+”認知水平實現新飛躍。各個部門相繼部署了180項重點任務,著力營銷有利于“互聯網+”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各個地方啟動了363項重點行動,推動“互聯網+”展開落地。社會各界積極擁抱“互聯網+”,深入實踐“互聯網+”。“+”的氛圍日益濃厚,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從北上廣深到邊陲小鎮,從智慧工廠到街邊小店,從研發生產到生活消費,“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以“互聯網+”推進創新發展和變革轉型,已經成為大家普遍共識和共同的行動。
林念修表示,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浪潮奔騰而至,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突破與廣泛滲透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我們迎來了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性交匯,充滿了機遇與挑戰。面對國際形勢變化與國內發展要求,“互聯網+”還有不少短板,面臨不少風險,甚至還存在一定的泡沫。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需要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在四個方面實現新的提升。
第一,要著力推進更加安全的“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的發展,我國“互聯網+”模式創新活躍,基層創新能力強,但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發展的最大原因,為此需要“互聯網+”領域的各位高手在創新上下足功夫,練好內功,增強發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要著力推進更加協調的“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是協調成為內升特點的發展,當前“互聯網+”快思發展,但在中西部和東部之間,服務業與制造業和農業之間,“互聯網+”融合程度參差不齊,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為此需要各方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互聯網+”服務,推動不同區域、不同行業更加便捷的應用“互聯網+”。
第三,要著力推進更加活躍的“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在一些重要的“互聯網+”領域,國內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不高,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為此需要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推進產品創新和服務提升。
林念修表示,下一步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從基層創新到自主創新,從示范引領到協調,從廣泛互聯到全面智能,從快速發展到健康有序,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