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 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
所謂的項目教學法指的是教師為主要指導下,將教師自身所擁有的項目或者是教師爭取的相對獨立項目,將其交給自己的學生。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其地位既是項目計劃的執行者又是項目計劃過程的掌握者,學生對于計劃中的環節可以實現有效性的掌控。在此教學法中,其基本特征在于“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在其具體過程中,其對與學生進行綜合培養,項目本身目標不僅在于實現項目設計目標,還在于實現利用項目進行學生基本能力培養的目標。在此教學方案中其本身教學絕對時間被縮短,而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絕對短時間下,可以實現學生能力的有效培養,并在此過程中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能力提升。
單片機作為集成電路芯片的一種,其基本意義在于將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重要處理器CPU 與隨機存儲器等進行相應的組合,將其組織到一塊硅片內,以此為載體構成相對質量不大,體積不寬的,衛星計算機系統,因為其可以替代大量傳統工業中以簡單機械力或者是歷任為主的控制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逐漸成為新的風潮。可以說在其設計中設計所需要的系統物理面積與體積在不斷縮小,相應的體積內的體系在不斷擴大,在組裝中,原本還可以用人力操控的較為簡單機械就可以完成的內容以及逐步被淘汰,與之相對應的是在現有情況下復雜的精密儀器組裝法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
在進行此類教學前需要關注的是教學基本內容的選擇,在選擇基本內容之后,需要以此為核心對教師自身所擁有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與應用,一部分教師需要對自身項目進行預拆分以及相應的過程建設。如需要進行基于89lpc932 的超聲波測距儀的教學,就需要以此為關鍵點,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準備以及自身項目的篩選。將符合學生基本學習目標的項目進行篩選之后,就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情況進行預警性判定,即學生是否能承受項目的壓力以及學生是否需要將項目進行必要的拆分。教師在教學前類似情況需要進行必要的考量,并且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小組數量進行項目的具體分配。在教師項目選擇中,筆者認為在基礎性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基礎鍛煉,因此需要選擇人力資源用量較多但是科技資源與發散性資源用量不大的方案進行分配,如超聲波測距儀不同階段設計要求分析就成為之前面提到教學中基礎性的教學內容,也是教師在教學前需要進行準備的項目。
在教學過程分析中主要是以項目為中心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向學生們傳授與項目相關的基本知識確保學生能有能力進行必要的分析。特別是基礎性項目,學生進行項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實踐性學科,只通過教師簡單的講解或以PPT 為主的間接觀察不可能實現教學內容以及知識體系的完善化,必須要學生深入到項目當中進行工作才可以實現學生與知識的直接接觸,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與應用相關知識。如在進行89lpc932 的超聲波測距儀的教學中,作為教師需要將其基本知識向學生通過PPT 等手段進行理論講解,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理論框架與設計要求。在講解完成后教師將自身所要完成項目中存在的相關基礎實驗以學生宿舍為單位進行分配,基礎性試驗需要的數據,學生通過對教師理論知識的實踐可以得到并且在進行實踐中學生對于自身知識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實現知識體系在實踐中的完善。
在教學完成后,項目教學法下進行相應的結果檢測,可以采取雙重方式也可以采取單一形式進行。所謂雙重方式指的是將項目檢測與學業檢測分開進行相應的檢測,如對89lpc932 的超聲波測距儀的教學的檢測中,一方面對學習小組自身的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評估,確認教師賦予項目的具體實現過程與實現結果,并將所有的項目進行歸并,在項目整體檢測下分析教學班級整體的教學小。在此完成后根據學習考試的正規流程再進行筆試,按照比例進行分數的歸并整合,形成最終的教學評價或者直接將89lpc932 的超聲波測距儀的教學中教師的項目要求為所有檢測目標,按照檢測的基本方案進行相應的過程檢測與結果檢測,以此為最終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最終教學成果的評比。
在現有的建設中根據對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到,就項目本身而言,教師因為動態的學生能力變化以及現有分組下學生以宿舍為中心小組本身的教學不缺定性,在進行項目分配時盡量選取項目本身難度區分不是很大的項目進行。然而在教學中項目的不確定性造成教師項目本身掌握困難,造成教學與學習之間存在困難。如在89lpc932 的超聲波測距儀的教學中基于ds18b20 的溫度測量電路與基于p89lpc932 的主機電路設計,其方案選擇截然不同,進而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截然不同。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項目掌握,但學生與教師本身相互認識的缺乏造成彼此間存在的項目掌握程度需要彼此之間進行預測,教學與學習的不確定性造成項目教學法本身效果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在項目本身掌握困難中就有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問題,但溝通問題的顯現也并非出現單一的項目當中而是作為教學體系中的問題需要進行關注。溝通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將原本以筆試為主要溝通方式的教學體系去除之后需要一定的自我適應過程,并以此為關鍵產生項目內溝通問題,如在進行項目教學時,教師對于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擅長方向,一部分擅長于進行整體規劃,有些擅長于進行細節處理。但是學生要求進行基礎性的通識教育,建立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教師在項目整理與教學中不可避免的會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相應的深入講解,過分鉆研某一方面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粗在理解性問題。以及在此基礎上,造成教師與學生發展問題的不同理解,更是學生與教師在溝通上的深層次障礙。
根據上文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其結局方案首先在于提升教師的基本能力。此種能力主要是指,控制自身知識的能力,讓自身所要顯現的知識與學生所需要的知識進行相互耦合,降低彼此間存在的溝通問題,提升教師與學生共同管理下項目對于學生的訓練能力以及對教師項目的完成的幫助。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贏。
其次是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在項目教學法教學中對于單片機系統設計與組裝課程中項目的分散性以及其對于知識的強調也容易造成課程體系存在一定的疏漏。這就需要進行課程體系的有效構建,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評價體系,為學生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知識體系的支撐。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在《單片機系統設計與組裝》課程教學中其現有實踐帶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行成自身的教學規范,但在現有情況下也存在體系與現實不相適應的問題,需要教師能力與教學體系的共同發展,提高教學水平,形成有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