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冬 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我國各個高校的校園建設質量水平也越發提升,并為推動現代化教育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帶來了積極的助力。當前,網絡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構成部分。它不僅僅轉變了人們以往的溝通、交流、購物、出行等等模式,也對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對于高校學生而言,這種影響顯得尤為顯著。為此,本文就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相關探索。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這種媒體形式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并加劇了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推進。相較于傳統的只能面對面進行交際的溝通模式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實時交流成為可能。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取大量的咨詢,并維持周邊的人際關系。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依賴于信息技術得以發展的行業數目越來越多。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各個行業內部的管理水準、工作成效,從而促使各大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而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
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缺乏對于選修制和學分制的應用。主要的管理模式還是將學生劃分為人數基本等同的數個班級,然后以班級為單位來進行管理活動。實質上,這種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高校的發展。而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突破時空的局限,為學生管理打開新的空間。借助于計算互聯網,教師能夠更加全面地把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時刻觀測學生的學習狀態與生活狀態,從而有效管理學生的日常活動。此外,教育工作者還能夠通過網絡技術來聯系家庭與社會的力量,讓家、校、社會形成三方合力,從而從多個方面來同時對學生進行監管,最終有效強化學生管理工作推進的質量與效率。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通過圖像、視頻、音樂等多種媒介渠道來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起學生的感官與情緒,從而通過多種趣味性、創新化的管理模式的應用來強化管理水準。對于大學生而言,生硬刻板的管理手段只會激發出他們的厭惡感以及反感情緒,而多元化管理策略的實施則會拉近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獲取學生的依賴以及信任。為此,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可以構建出多層次的互動平臺,比如信息咨詢郵箱、意見郵箱等等。學生們能夠在這些平臺上與管理人員進行實時交互,將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傳遞給輔導員,從而利于管理者更加有效地處理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此外,這種互聯網信息渠道還能夠保障師生之間地位的平等性,提升信息傳播的速率,從而為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計算機網絡技術本身具備非常多的優勢,比如傳播速度快、資源數量龐大、信息準確等等。而將這些優勢應用于高校學生管理當中,就能夠顯著提升管理工作開展的成效。校方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實時發布最新資訊,讓學生通過此平臺來瀏覽通知,下載文件,并進行一系列計算機操作。此外,教師還可在互聯網平臺上發布招聘信息,讓學生了解企業用人的條件,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與需求去進行面試。這種信息傳播方式大大節省了時間與人力、物力,管理工作邁向了現代化、自動化、電子化的發展軌道,而管理人員擁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管理手段的創新,以及關懷學生的成長。
雖然目前的大部分高校都引入了信息技術系統,但在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仍然呈現出了很多問題,以至于對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部分高校管理人員仍然尚未擺脫傳統的管理思想,認為管理工作終究要以人力為主才能進行,因此完全忽視了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這部分管理工作者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掌握合理的計算機技術,也難以將計算機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效聯系起來。這種情況對于校園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高校各個教學管理部門在工作中,未能針對管理內容進行統一規劃,只能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管理軟件,很難實現統一管理工作。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以下兩個因素引起的:首先,校方選擇了錯誤的態度來面對校園網的建設。校園網建設的核心目標就是整合校園內部的各類資源,以使得管理者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實時交互,而師生能夠從校園資源庫內搜尋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內容。但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校園網建設的渠道卻顯得過于局限。對于一些有價值的資料文獻,管理人員往往設置了登入密碼,并未全面對外開放,加之校園網信號源較差,完全無法發揮網絡資源庫的功用。其次,在校園網技術實際應用期間,未能創建先進的教學管理軟件系統,在系統設計方面存在較多問題,難以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
雖然部分學校已經構建了信息管理系統,但針對在實際工作中此系統呈現出的各類問題,技術人員卻未進行完善或者升級。這種狀況就直接影響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成效。此外,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未能合理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課程優化改革工作,難以針對教學計劃方案進行嚴格的管理。而在學生成績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也無法使用最新的技術來優化管理系統,從而無法有效提升成績管理效率。
相較于高中而言,高校所招入的學生數量更為龐大,專業設置更為龐雜,因此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會更加復雜艱巨。在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來優化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同時,管理者也需要將工作內容與學生的成長發展聯系在一起,利用信息技術來全面收集、分析以及整理學生的基礎資料,進而圍繞著學生的需求來進行管理方針的制定,全面提升管理工作的開展成效。
高校各類專業繁雜,科目內容眾多,因此課程安排與教學計劃也較為復雜。而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管理人員可以借助于數據分析技術來優化教學方案,進行科學的課程安排,并及時調整不恰當的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課程教學環節的設計。
此外,高校管理者還需注重選修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圍繞著社會需求與當下青年的興趣喜好來進行趣味性、豐富化、多元化的選修課程的設置,以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實際狀況來進行自由選擇,推動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學生能夠在學校的信息課程平臺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課程,并查詢到各個科目的成績。
而為了更加全面地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把控信息,構建專業化的教學管理系統,制定完善的決策方案,收集并存儲各類資料,以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效利用。
高校學生管理人員本身的工作壓力較大,他們不僅僅需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狀態進行監督,還要承擔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世界觀、積極的人生觀,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的重任。當前,大學生的交際圈子中主要包含著三種人群,第一種是學生的父母親戚,第二種是學生的朋友,第三種則是高校中的教師。為此,高校管理人員需要發揮出“紐帶”的作用,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從而充分利用起家長的力量來對學生進行監管。如果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就能夠有效拉近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從而提升教學管理成效。例如校內輔導員可以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來主動建立班級QQ 群、微信群,以及時傳達學校的各類信息。而學生也可以通過這些網絡平臺來與輔導員進行溝通,發表自身的真實感受與言論,這也有利于輔導員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而進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高校可以在已有的校園網絡基礎之上,根據實際發展情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學習特點和發展特點等建立相關的教務管理系統[3]。數據庫的構建是支撐學生信息化管理系統運行的重要基礎,因此如何進行數據庫的細分設置是廣大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例如可以分為教學內容管理模塊、任職教師管理模塊、各級學生管理模塊等等。學生管理系統是校園總體網絡系統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它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更加細致專業的依據。學生的日常表現、考試成績、活動情況等等信息都會錄入到學生管理系統當中,并在之后整理成學生檔案,以便于教師、校方以及社會更為直觀、全面地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各種情況。
教學質量監督屬于高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項目之一。為此,高校管理人員需要注重構建教學質量監督系統的價值,并加大監管力度,做好教學質量檢查工作。管理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來將系統登入賬號分享給學生,而學生則可以選擇任意時間登錄系統,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這種模式能夠節省傳統的問卷調查的時間,并更加全面、細致地展現出學生的學習體驗。
教學管理部門還可利用監管系統對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進行優化,并促使教師形成端正的職業態度以及積極的學習觀念,從而推動高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雖然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仍然呈現出不少的問題。例如網絡法律法規尚未完善,網絡監管不到位,信息魚龍混雜,摻雜著大量的有害資訊等等。對于處于成長成熟階段的高校生而言,這些信息或許會對他們的身心發展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對此,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思想引導,采用多種宣傳方式和手段,擴展以網絡為基礎的素質教育途徑,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意識。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可以利用校園網、校園論壇等等平臺來發表積極的言論,散布正能量的資訊,進行合理的輿論引導,并組織開展多元化的網絡活動。比如進行線上知識問答,專家答疑等等,以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而對于應屆生,管理人員還可實時發布最新的就業資訊,以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職業規劃。
高校管理工作者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來規劃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從而強化日常教育管理水準。為此,管理人員可首先與授課教師進行溝通,以對教學任務進行全面分析,然后,管理人員需要結合教師的工作狀況來創新工作形式。最后,管理人員需應用數據處理技術來合理安排課程時間,確定工作計劃,以提升教室的利用率,強化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效果,最終提升各個專業的教學成效。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需要不斷完善。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積極引入先進理念,將學生管理與網絡相結合,從而依據實際情況來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尋求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推動高校現代化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