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進入21世紀,我國的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每個行業間的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企業如果想要在當前的社會環境當中不斷發展,就要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且想要有效地提升企業自身的效益,就必須擁有有效的管理系統作為基礎。企業要對自身的管理系統進行不斷的革新,積極地在管理系統中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案,并且對當前的管理系統進行不斷的優化,對員工們的整體素質進行提升,這樣才可以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當前,企業優化管理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降低企業的成本消耗,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因此,本文就提升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 企業管理 經濟效益 成本管理 財務管理 市場管理
一、引言
近年來,央企不斷地深化改革,革新機制,創新優化,大幅度地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以及在市場中的競爭實力,為我國經濟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過,和我國黨中央、國務院所提出的目標水準以及人民大眾的期望值相對比,和需要面對的外部市場環境相對比,和進行世界市場競爭、提升國家總體綜合能力的目標相對比,央企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特別是部分企業管理的條件薄弱、管控機制隱患重重,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嚴重阻礙企業向前發展。因此,系統化地展開管理提升工作,已經成為國務院國資委逐步重視的央企革新發展的一項關鍵性部署,同時這也是高效提高央企核心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此,筆者將從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市場管理等多個層面進行探討,由此更進一步強化管理,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管理機制,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強化成本管理,減少企業各項成本
(一)創新成本管理理念,優化成本管理方法
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成本管理與控制是重要內容,做好成本控制,有助于提升資源利用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而在經濟局勢日益復雜的現代化背景下,企業要想提升自身成本管理水平與效率,就應當創新成本管理理念,優化成本管理方法;并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科學技術,對成本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完善,從而促進各項成本管理活動更加順利、有效地開展。具體而言,在現代化商業背景下,企業應將自身的眼光放長遠,將成本管理的線放長,關注前期設計、建設施工、生產運維、行政管理等各個環節所產生的成本、費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對成本產生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從根本上減少企業支出,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分析我國部分企業經營發展現狀發現,一些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存在較大的毛利率與凈利率之差,部分企業甚至存在毛利率為正、凈利率為負的情況,導致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難以實現。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忽視成本管理,最終導致大額利潤被成本吞噬,企業難以實現盈利。鑒于此,現代化企業必須重視成本管理,將成本管理放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位置,并樹立起作業成本控制理念,采用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與方法,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促使技術革新創造,減少成本支出
技術上的革新創造是減少成本支出的最有效手段。先進技術的引進以及自主化的創新,能夠有效地讓企業在維持成本支出不變的前提條件下,企業管理水平更高;同時還能夠開拓產品生產的新興領域,逐步成為這個細分市場的“領頭者”,由此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不難看出,企業的戰略轉型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很大程度上需要憑借革新創造來促成企業的戰略化轉型,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企業的發展動力以及發展活力充滿新的再生細胞。
(三)加強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在現代化背景下,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技術需與時俱進,企業財務部門應結合企業業務特點、生產特點與需求,建立起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統與平臺。合理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科學技術開展成本管理工作,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有效運用,提高成本管理的準確性、時效性,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促進企業長遠穩定發展。
三、加強資金管理,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一)利用規模保證效益
由于當前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快,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脫穎而出,占據有利位置,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就必須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企業要想保證經濟效益,要從多個環節和角度出發,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經濟效益的有效增長。對企業而言,在日常運作和發展過程中,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適當擴大經營規模,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促使企業自身的利潤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企業可以通過積極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設施、設備等,實現對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完善。這種方式可以促使企業在日常運作過程中的內部分工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規模經濟。企業規模在實踐中的不斷擴大,不僅可以順應當前時代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提出的個性化要求,而且還能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實現發展,為企業自身的業績增長提供有效保障。除此之外,通過對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由于規模擴大,企業對成本費用的消耗能力也比較大。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還能夠從根本上促使原材料的價格得到有效緩解。與此同時,在實踐中還可以促使關鍵用戶與供應商相互之間結成同盟,對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優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這樣不僅能夠促使企業可以更好地面對市場競爭,而且還能夠不斷挖掘和吸引一些潛在客戶,促使企業在市場中占據有利位置,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升企業人才資源管理
在企業的眾多管理中,人員的管理是非常復雜的,對人員的編制、崗位安排等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要求。在企業的管理當中,企業必須對人員管理的相關方案進行落實,同時也必須對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人員和工作的分配都必須細致化,因為這是人員管理工作當中最重要的工作。這一項工作的有效進行對維護整體企業員工利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在企業內部構建起一個良好的員工績效考核體系,也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重要措施。員工收入、資源消耗、安全、出勤等指標都可以很好地在工作當中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樣對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都有著非常好的幫助,從而讓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通過對人員和相關的資源進行優化管理,可以很好地控制企業內部的資金分配;經過對生產鏈的優化,根據每一個員工的職能來對其崗位進行分配,防止出現因人員分配不得當而出現的缺少狀況。這對成本的控制也是有著顯著的效果的。在企業內部,企業必須根據生產的整體進度,對工作進行有效的分配和人員的組織,對作業流程進行優化,從而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不斷地去對管理體系進行完善,進而在人工和成本方面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逐步強化應收賬款管理,提升資金流動速率
通常來說,企業要以國家提出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財務規范為基準,從應收賬款的登記、收款模式、問題賬款處置、呆賬死賬的列銷以及在收款期間的獎懲機制等層面,制定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條例。確保企業能夠按時收回資金,提升企業資金的流轉速率;避免出現大規模的壞賬問題,降低收賬費用和財務的損耗量。不僅如此,企業還需要相應地綜合企業的現實狀況,確認好應收賬款的責任人。
四、結語
我國經濟的長遠化發展需要企業主動地探尋出一條合理的管理途徑,培養強大的管理人才隊伍,實現企業專業化、新型化、現代化管理的目標。
(作者單位為陜西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陳海燕(1985—),女,陜西西安人,文學學士,經濟師,陜西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副主任,從事行政管理、人力資源、工程技經管理等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1] 徐瑗敏.淺談如何辦好竣工結算工作[J].建材與裝飾,2016(18):28.
[2] 安偉.淺析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J].新經濟,2016(18):24-25.
[3] 楊里.加強成本管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J].會計師,2017(8):33-34.
[4] 聶建濤.基于成本管理的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策略[J].企業導報,201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