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摘? 要:移動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和泛數字化學習的到來,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方式,開辟了學習的新理念。為改善大學英語學習低效的現狀,該文基于微信平臺構建了英語移動學習平臺,詳細論述了平臺搭建的具體過程及思路,實現交流、互動、信息推送、語音/文本交互、內容共享等教學功能。混合線上線下的教育方式,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理念,打造智慧課堂,將學習平臺與傳統課堂教學進行無縫對接,促進了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也為移動學習平臺的研究與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 移動? 學習平臺?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094-03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人工智能移動終端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國教學模式正經歷一場劃時代的變革與挑戰。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以其靈活多變的學習方式、先進高效的學習理念,受到越來越多學習者的青睞。微信作為一款集通信、社交為一體的移動軟件,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接口,具備良好的用戶基礎。在此基礎上,搭建英語移動學習平臺,實現課堂資源共享,合理分配教學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造課堂內、外的有效連通,創設立體化的教學環境。
1? 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基礎
美國作為移動學習研究的發源地,卡耐基梅隆大學在1994年就研發了一個移動學習項目Wireless Andrew。該項目提供了覆蓋校園的無線連接,學生可以自由享受無線通信技術帶來的便捷。2000年,Desmond-Keegan在上海電視大學建校40周年作的題為“Frome-learning to m-learning”的報告中,首次將移動學習的概念帶到中國,也開啟了國內對移動學習的研究。相對于國外,我國移動學習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學習發展的范圍和規模已不能小覷。2002年1月,由北京大學現代教育中心承接的教育部高教司試點項目“移動教育理論與實踐”,開啟了為期4年分4個階段的研究與實驗,成功開發了基于GSM網絡的移動教育平臺以及一系列教學資源。
目前移動應用通常劃分為原生應用、WEB應用和基于第三方的輕量級應用。與前兩種應用不同,基于第三方的輕量級應用不需要開發者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使用者也無需安裝額外的程序,更易廣泛運用在教學中。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據騰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微信全球共計8.89億月活用戶[1],2017年增加至9.63億[2],2018年微信日活用戶更是達到了10.1億[3]。作為一款兼具通信、社交、平臺化功能的移動軟件,微信已完全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成為當下最為普及的通信軟件。微信學習平臺就是基于微信平臺化功能進行設計的,其界面人性簡潔、成本低廉,用戶群體使用率可達100%,為移動學習平臺的搭建及運作提供了平臺保障和技術支持。
2? 英語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思路
2.1 賬號注冊
登陸微信公眾平臺(https://mp.weixin.qq.com/cgi-bin/loginpage)注冊賬號[4],微信賬號分為4類:服務號、訂閱號、企業微信和小程序。前3類主要用于信息交互,服務號和訂閱號更是廣泛運用于教育信息的傳播,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和具備的資質申請不同賬號,前兩者賬號的區別見表1。
服務號的交互功能要強于訂閱號,但不支持個人賬戶申請。通常情況下,以教師或團隊為主體創建微信移動學習平臺賬戶建議申請訂閱號,同樣可以實現平臺的構建。賬號注冊后,頭像默認狀態是空白,建議及時修改以方便該賬號能被用戶搜索到。
2.2 學習平臺框架設計
搭建學習平臺初期,筆者對“英語移動學習平臺”的框架進行梳理,其結構見圖1。
2.2.1 設計理念
移動學習平臺從兩個層面加以設計:一是為豐富課堂形式和內容,教師端借助第三方學習平臺打造智慧課堂。通過借助云端教學資源,利用課堂投屏互動,分享課堂內容,加強教學互動,并能實現分組教學評價。二是為拓展傳統課堂,將課程加以延伸,借助微信平臺,讓學生在課外共享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加強教師對其學習狀態的管理。
(1)教師層面:課堂教學中借助第三方學習平臺,打造智慧課堂;課后通過微信訂閱號推送信息,分享教學資源;通過交流論壇,為學生答疑解惑,發現知識漏洞,及時完善教學計劃;通過學習群組,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加強課后的教學互動。
(2)學生層面:通過關注訂閱號,共享資源,并接收教師的信息推送;通過交流論壇,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加入學習群組分享學習心得,并接受管理和監督。
2.2.2 功能模塊
在微信訂閱號平臺中,實現了交流、互動、信息推送、語音/文本交互、內容共享等功能。借助微信平臺的功能,建立學習群組,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學生關注訂閱號,接受信息推送、自動回復、交互菜單的內容共享以及交流互動;借助第三方學習平臺,還可以實現資源在線存儲及知識管理等功能。
2.2.3 活動流程
活動初期,教師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分為若干小組,每組人數控制在8~10人,按平均搭配的原則分配人員,每組選出1名組長管理相關事務。微信群組的功能給師生提供了外延課堂,在線交流更能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英語學習中的困惑疑問。
課前,教師利用第三方學習平臺,提前發布任務、通知,共享資料,引導學生進行課前交流。
課中,教學資源以投屏的方式進行展示,將電腦、云盤中的PPT直接在大屏中顯示,通過手機控制進程,完全擺脫U盤、數據線等物理硬件的限制。學生同時登陸第三方學習平臺,進入班級,實現簽到、在線答題、討論、搶答等操作。教師可以實時掌握所有環節,還可以隨時發起針對不同內容的評分,真正實現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課后,學生可以通過訂閱號交互菜單中的課堂鞏固,對當日所學內容回課,也可對下一課內容進行預習。學習資源子菜單中提供的發音技巧、翻譯實戰、語法課堂和應用寫作都是針對學生的各個薄弱環節所設計的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短板選擇性學習,每個模塊都配備練習和講解。課堂外延子菜單中的日有所讀是教師精心挑選的閱讀文章,配備問題及講解;文化習俗向學生提供國外的文化背景和風土人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英文文化背景差異;因所授學生專業均為藝術類,歌文薈萃中選取的都是一些經典歌曲或短文,多元化地展示英文,讓英文學習和專業學習有機結合,增添樂趣;交流論壇是除學習群組外的又一互動專區。除了固定菜單的內容,每日教師還可以推送一條信息,其內容根據教學需求而定。
2.3 學習平臺頁面設計
在完成學習平臺設計框架搭建后,進入平臺設計頁面,主要通過“素材管理”“自定義菜單”“頁面模板”等功能對平臺進行搭建。
素材管理包括圖文消息、圖片、語音及視頻4種編輯方式,用戶可以根據具體內容自行選擇,目前設置圖文消息內容沒有圖片數量限制,正文里必須要有文字內容,圖片大小加正文的內容不超過20000字節。
自定義菜單的設置是讓用戶通過點擊菜單項,收到設定的消息、跳轉鏈接。其中一級菜單最多只能創建3個,二級菜單最多創建5個,命名都有字符限制;菜單下可設置發送信息或跳轉到網頁的動作,發送信息類型包括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和圖文消息等,但未認證訂閱號暫時不支持文字類型。所有公眾賬號均可在自定義菜單中直接選擇素材庫中的圖文消息作為跳轉到網頁的對象,認證訂閱和服務號還可直接輸入網址。
頁面模板默認提供列表、綜合和兩種不同設計的視頻模板,用戶可根據內容自行選擇。因受未認證訂閱號的功能限制,菜單鏈接無法直接跳轉網址,開發者首先要將所有內容進行素材管理,分類新建圖文信息,以方便后期的菜單跳轉。
3? 結語
大數據時代,移動學習將成為今后人們學習的常見方式,移動學習平臺的出現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微信作為一款普及性很高的應用軟件,為英語的教學、傳播提供了良好的載體,為英語移動學習的開展創造了條件,對促進英語教學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構建多元交互性移動學習平臺,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親切、自由的學習環境,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外延與補充。既有利于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降低教學成本,又能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對高校改革教學模式提供了新方向。
參考文獻
[1] 2016年微信用戶數據報告(完整版)[EB/OL].(2017-01-06).https://www.sohu.com/a/123625026_166488.
[2] 2017微信數據報告[EB/OL].(2018-04-15).https://sh.qihoo.com/pc/93f7bf939308ad157?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
[3] 2018微信年度數據報告[EB/OL].(2019-01-10).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10/c40606-30513560.html.
[4] 微信公眾平臺[EB/OL].https://mp.weixin.qq.com/cgi-bin/login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