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程嘉

摘? 要:閱讀推廣是當代公共文化宣傳、建設和服務的重要內容。其中,少兒閱讀推廣是國內公共圖書館,尤其是少兒圖書館和少兒服務部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該文通過對重慶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工作進行內容梳理、經驗總結和反思,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在全媒體和信息化時代,圖書館不僅應該提供符合兒童閱讀習慣的場所、圖書和設備,還應配備閱讀指導工作人員,展開閱讀推廣活動,加強與學校、社區(qū)的合作,幫助兒童養(yǎng)成熱愛閱讀、分享閱讀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閱讀推廣? 政策? 制度
中圖分類號:G252.1;G258.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182-04
Abstract: Reading p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public cultural propaganda,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Among them,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reading i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domestic public libraries, especially children's libraries and children's service departments. Through combing the contents,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ng on the work of children's reading promotion in Chongqing Libra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in the era of all-media and information, libraries should not only provide places, books and equipment that meet children's reading habits, but also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reading and guiding staff, launch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and help children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loving and sharing reading.
Key Words: Reading promotion; Policy; System
閱讀推廣現在正成為各級圖書館的重要任務,但是閱讀的意義是什么?閱讀推廣的目的又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開展閱讀推廣?
當下相當多的中國人閱讀太過功利,要知道欲速則不達。白巖松曾說:“其實,許多看似無用的‘閑書卻有大用。舉我自己的例子。25歲時,我做東方時空主持,接觸大量的人,需要知識和思想的底子。恰恰在這之前,我讀了3卷本的《曾國藩》,感覺豁然開朗,就像捅破了一層窗戶紙,讓我可以去更加靠近人性。如果沒有讀書積累,我不可能那一年快速成長。[1]”
閱讀是什么?從字面上的解釋,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jié)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從而可能改變命運。白巖松看似沒有針對性地看的大量閑書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根據閱讀的大數據顯示,處于中學階段的青少年讀書的量最大,書籍的種類基本上都是跟現階段的考試有關,也就是為了考試而讀書。這樣的讀書是功利的、是階段性的,這樣的閱讀很難養(yǎng)成終生讀書的習慣。
閱讀推廣是什么?
我們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就是指導在校青少年閱讀考試之外的書籍。
1? 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現狀
1.1 國家重視,制定閱讀推廣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應當通過開展閱讀指導、讀書交流、演講誦讀、圖書互換共享等活動,推廣全民閱讀。
2003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將全民閱讀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并列入年度計劃,這是中國圖書館學會自覺推動閱讀推廣的起點。十多年來,中國圖書館學會不懈地宣傳與推動全民閱讀:從組織“4.23”閱讀推廣活動,到評選年度全民閱讀優(yōu)秀組織和先進個人;從成立學會的閱讀推廣委員會,到將“圖書館努力促進全民閱讀”寫入《圖書館服務宣言》。經過全國圖書館界十多年的努力,閱讀推廣逐漸從一種自發(fā)、零星、補充式的圖書館服務發(fā)展為一種自覺、普遍、不可或缺的圖書館服務,開展閱讀推廣的地區(qū)從沿海發(fā)達地區(qū)走向欠發(fā)達地區(qū),主動進行閱讀推廣的圖書館從公共圖書館(含少兒圖書館)發(fā)展到高校、中小學圖書館。2013年,中國圖書館年會的主題設定為“書香中國——閱讀引領未來”,這標志著閱讀推廣已經成為全體中國圖書館人的自覺[2]。
1.2 地區(qū)差異,因地制宜開展閱讀推廣
圖書館閱讀推廣成效是由圖書館自身性質所決定的,我國公共圖書館管理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因為公共圖書館本身的性質是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財務支出是由政府撥款為主,圖書館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按照傳統(tǒng)的工作流程設置,館際之間沒有隸屬關系。由于圖書館、博物館這種公共信息服務機構的特殊性,政府根據財政預算撥款,圖書館的服務效益不與撥款數量掛鉤,圖書館很難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而且在資源配置方面也容易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