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春

摘? 要:在考場內進行考試是一種嚴格的檢查知識水平才能的鑒定方式,而作弊則是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利益的過程。在考場上從古至今就是考試與作弊兩者相伴相生,即使是在現代化先進儀器設備的監考之下,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考生通過各種手段作弊,并時常造成比較嚴重的社會影響,同時直接影響了整個考場的考試水平的公正性和權威性。該文即從考試過程中常見的考場作弊方式以及防范措施入手,闡述了監考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必要的素質要求。
關鍵詞:考場? 作弊? 防范
中圖分類號:G642.47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201-03
在考場內進行考試是一種嚴格的檢查知識水平才能的鑒定方式,而作弊則是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利益的過程。為了保證考試時知識水平鑒定公平的結果,考場內要有很嚴格的紀律約束,監考者要禁止考生進行作弊,力求主持考試的結果公平,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人事類考試更是選拔各類人才的途徑,所考成績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將直接影響了考生的就業發展前途,必然備受社會的關注與重視等。
但是,在考場上從古至今就是考試與作弊兩者相伴相生,即使是在現代化先進儀器設備的監考之下,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考生通過各種手段作弊,并時常造成比較嚴重的社會影響引人反感,同時直接影響了整個考場的考試水平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總之,在考場內作弊與反作弊的整個過程,簡直就像計算機“感染病毒”與技術人員不斷地升級更新“殺毒軟件”相互不停地PK,并一直在反復戰斗的歷程一樣。
該文即從考試過程中常見的考場作弊方式以及防范措施入手,闡述了監考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必要的素質要求。一般而言,考場作弊者常見的作弊方法如下。
1? 夾帶紙條作弊法
這是最常見的作弊方法,通稱為入門作弊法,為中國唐朝科舉制度時就出現的古老作弊方法。作弊者將考試相關資料,密密麻麻地用小號字體抄寫在相當小的紙條上(在清朝還出現過藏在鞋底的印刷版小抄本,現代有些聰明的家伙直接使用復印機的“縮印”技術,將一本《英漢詞典》縮小為只有一塊麻將牌大小的超小型詞典作弊了)。至于隱藏作弊工具的方法就五花八門了,通常為作弊者直接將其捏在手掌心處偷看之,也有作弊者將其藏入袖口、衣領或衣袋等處,個別女性作弊者將小抄直接藏在衣襟內或裙子下,這就令忠于職守的男性監考人員大為尷尬了(女性監考人員不在此限)。最為聰明的作弊人員則是用無墨水的鋼筆,直接在若干紙巾上一道一道地刻寫出小抄的內容,在考試時佯裝擦鼻涕,就可以直接從衣袋內掏出來,坦然看閱小抄內容了,事后順手捏成一團,就算是監考人員撿起紙巾檢查,也無跡可查(刻在紙巾上的“印跡”早就被鼻涕浸沒了),真是令人防不勝防。
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專用監考攝像頭的注視下,以及經過專門培訓的監考人員職業素質的提高并認真加以監考。像這樣的作弊方法,因易于“暴露馬腳”,且處罰措施較嚴,已面臨著淘汰的局面。
2? 傳遞答案小抄+冒名頂替作弊法
傳遞答案小抄即是在考場中,作弊者將寫好的考試答案抄在紙條上“助人為樂”——相互傳遞紙條給其他人抄襲。也有的作弊者通過小聲竊竊私語傳遞答案。有的人還通過手勢將答案傳遞出去——A君用筆桿捅前排桌位的B君要答案,B君“拍1下頭頂”表示“第1題”,用手“摸摸左肩、左耳、右耳、右肩”來表示“選擇題的A、B、C、D”或者“一、二、三、四”等數字,用手“摳摳后腦勺”表示“發錯后重新傳遞答案”等——真可謂同“信號兵”一樣出色……
冒名頂替則是事先請“考試高手”(槍手)代替本人考試,或者同場考試者相互寫下他人姓名相互“偷梁換柱”——這些方法古已有之。但現代考試常常要備有身份證和準考證等相關證件,并會被監考者仔細核對相片等信息,所以冒名頂替法現已幾乎不使用了。
3? 抄至身體或周圍物體作弊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數理化考試時,作弊者用圓珠筆將一些公式、圖表等資料,抄在身體或周圍的課桌、墻壁、窗簾各處,通常是抄在手掌心或手腕處,個別人抄在大腿上并使用衣物遮蓋。但這個方法一旦被監考者發現,則往往“人贓并獲”無法抵賴——故而聰明的作弊者早已將其淘汰。
根據國外報道:有的外國考生使用會計專用細筆將公式抄在指甲上,用彎曲手指的方法躲避監考者的視線;有的考生用油性筆將公式抄在電風扇葉片上,并在事先剪斷風扇電線;還有的考生使用了號稱最聰明的“復印覆蓋法”——作弊者事先將作弊內容在計算機的Word文檔中排版制作好,使用老式的碳粉影印機將紙張打印出來,然后用透明膠帶貼上去,并拿去浸水數小時,最后甩棄了浸濕紙張:這是利用膠帶的黏性“粘”上了“碳粉文字”。曬干透明膠帶之后,可以讓恢復黏性的“帶字膠帶”貼在飲料瓶上——主要是貼在礦泉水瓶“商標條”的內側,可以從礦泉水瓶的正上方俯視瓶內“作弊內容”,而距離1m左右的監考者很難從側面看到礦泉水瓶內側的“奧秘”。就算不幸被監考者發現,作弊者也可以辯解是不良商家用“廢膠帶”制作的“商品標簽”貼在瓶上的,這一切過失與自已無關……
所以,現在的考場內又執行了新的考試規定:除必要的文具和眼鏡等物品之外,其余物品不得再帶入考場。
4? 油印商品作弊法
這種方法極為少見,但仍有人使用這種方法——即從商場內購買若干蠟紙和刻筆(用圓規的針尖也行),像一個油印專家一樣,在蠟紙上刻寫作弊內容。然后,將蠟紙放在白色球鞋上(白色皮鞋也行),用沾上油漆的毛筆在蠟紙上涂抹,就可以將作弊內容“印刷”在鞋面上。為了掩人耳目,作弊者常常使用多種顏色的油漆“印刷”產品——看起來倒頗像一種“新式球鞋”,且往往會被監考人員忽略。
同樣道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在筆桿、直尺、文具盒、眼鏡盒等處,就像印制小學生文具盒上的《九九乘法表》一樣。而在考場內作弊被發現時,被指認者常常以“這是商品”為由抵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