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燕
摘? 要: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屬于我國科研所改革的產物。針對于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來講,該項組織可以對多種科學事項進行深入了解,同時還可以為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提供高效的參考依據。當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模式改革是其發展的重要舉措。該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闡述適合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管理模式? 改革? 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9.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209-02
當下我國諸多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管理模式還存在問題,不能全面滿足非營利性機構的實際發展需求。所以,需要融合成功機構的管理模式來構建完善的措施,以此來提升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綜合管理水平。
1? 當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現狀
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屬于我國科研所改革的產物,這一概念當前已經得到了我國學術界與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對我國社會公益類科研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借鑒意義,同時也是我國科研所改革的重要指標。但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在我國剛剛發展起步,其管理方面還很薄弱。伴隨著科技技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就會出現多種管理問題,下面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問題進行分析。
1.1 運行效率較低
當前我國的經濟水平與科技發展雖然在逐漸成長與發展,但是水平還是相對較低,諸多科研活動通常都是由公立科研院承擔,這也是當前我國基本的國情,進而導致非營利性機構改革出現嚴重滯后。其中科研資金與設備分配體制不科學,科研人員的管理與機制將硬化,缺少有效的評估機制,導致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產生巨大的影響。
1.2 科研服務與支持系統水平較低
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科研設備跟不上科研發展的實際需求,同時與其他科研機構相比較也較為落后。另外,也沒有形成一套公開監督與科學使用的長效機制,部門利益與各自為政的現象十分突出,諸多先進設備的利用率極低,且重復購置的現象也十分嚴重,這樣不僅會對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同時還會使得公益性科研成果不能及時共享,進而導致科研資源與成果出現嚴重的浪費。
1.3 不重視管理人員的培養
在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中,其十分重視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才能夠進入到管理層,然后他們用自身具備的技術知識和方式進行管理,這類人才有著善于研究與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著較強的專業背景,但是其沒有經過專業管理方面的鍛煉,導致管理行為帶有嚴重的個人色彩。不僅表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還表現在了日常管理工作和對管理的態度中,進而導致科研管理不專業。當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存在的不良現象不僅影響了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同時還會導致鉆研刻苦、精益求精的人較少。
當前是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發展的重要階段,加強部分科研所向著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改革是當下重要任務。目前,諸多發達國家在這一方面做得較好,這也是發達國家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運作較為成功的重要的原因。所以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分析和探索發達國家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管理模式,同時探討其對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啟迪。
2? 提升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模式的對策
2.1 保障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隊伍能力的提升
因為科研管理工作與科學研究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所以,需要保障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模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在過程中融合科學研究目的選擇適合其發展的科研處理結果,及時且有效地解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在工作中出現的多種問題。科研機構管理在科學研究與組織協調以及科研資金分配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過程中需要保障科研管理人員對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依照相關規則和程序開展管理工作,以此來實現科研工作有效開展的目標。另外,還需要保障相關管理人員具備實際管理能力的同時,保障科研機構研究管理工作可以超越發達國家。
2.2 強化科研活動的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屬于有序的動態管理系統,雖然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且繁瑣的工程,推動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為其發展也必須要堅持下去。對科研活動依照項目管理新模式進行規范化管理,以此來提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整體管理效率,在過程中可以加強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創造性與能動性,讓項目執行在最小風險的情況下獲得較大的效能。針對于當前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突破口是進行項目管理的重點,可以嘗試運用改革經費分配模式、執行課題財務審計制度等管理模式。同時科研管理人員與研究人員需要在實踐中緊密協調,共同配合,科學判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此來實現對科研項目的統一控制。
2.3 在人員管理中的改革
首先,將聘用制度視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基本用人制度。在整體精神上體現“以人為本”思想,以此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為科研工作高效與高質量進行提供保障。在過程中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可以構建科研人員績效考核體系,考核標準需要全面考慮科研工作特征,滲透公平、公正、公開等原則,同時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借助建立和推動聘用制度,靈活使用工資分配制度,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體系。針對于基礎性與應用開發性以及輔助性的科研崗位,構建不同的考核標準,考核需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傾向,積極克服重視短期效益與論文發表等多項指標,需要以完成科研任務的整體效益與科技創新程度為社會帶來效益為標準。
其次,構建符合不類型事業單位特征與不同崗位特征的人事制度,全面實行崗位分類與人才的流動管理。在過程中設置流動崗位,以此來促進人才的流動,針對于專業技術崗位來講,需要堅持依照相關崗位需要擇優聘用,實現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與聘用的統一。另外,創造條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盟,促進優秀人才進行科技創新,進而形成一種寬松且民主的研究氛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需要依照政府相關規定參與養老、醫療以及失業保險,進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以此來為人才流動創造條件。同時外聘流動人員在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工作的過程中,科研機構需要為其繳納相關費用,相關社會保險關系也需要依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辦理。
2.4 加強對科研支持系統的管理與協調
我國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投入與更新科研基礎設置,然后成立科研資源信息管理的非營利性機構,以此來減少重復購置。另外,不同單位還可以進行互通,提升設備的利用效率,在非營利科研機構之間形成競爭與協作并存的,實現資源利益共享機制。加強對科研成果與知識產權的保護,相關科研數據與資源等成果需要及時且有效地向社會公布,以此來接受社會的監督,使得科研成果可以發揮出一定的社會效應。
3? 結語
結合全文,當前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還存諸多問題,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需要加強分析我國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現狀,融合發達國家非營利性機構科研管理模式,以此來改善當前我國的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在提升其科研技術水平的同時,保障各項科研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陳志寶,劉卓榮.地方科研院所科研項目管理的標準化制定和實施分析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7(26):249.
[2] 劉麗敏.關于科研院所建設財務共享服務管理的分析和思考[J].經貿實踐,2018,230(12):163,165.
[3] 朱鳳梅. 基于所有權性質的養老機構特征研究——來自2016年全國養老機構的調查[J].衛生軟科學,2019,33(1):8-15.
[4] 黃麗蕓.基于SWOT的農業科研院所女性科技人員發展分析——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8,37(6):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