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蕊 河北省三河市匯福實驗學校
教學設計工作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大的變革,在當下逐漸進入從量變轉化為質變的整體階段。在小學階段開展教學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將基礎的教學理論知識作為根本基礎,在此基礎之上運用微調教學方式,對教學工作進行過程中的一些重點知識以及不易理解的難點問題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也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加有效的掌握學習過程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更好的理解難點問題,是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實際效果的一項相當重要的方法。從根本上將在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學生們科學能力的主要方式,正因如此怎樣科學合理的對其教學方法進行設計,并保證教學設計的規范程度以及學科化在當下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們一項重要的研究方向,與此同時也是對教學工作者實力做出評價的一項不可忽視的指標。
在實際進行課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學根本目標是教師們設計教學工作的最為重要的依據,對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加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學設計時,教學根本目標的設立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就為學生們科學能力的培養造成負面影響。其主要問題為:首先教學根本目標的程度存在不足,如果定下的目標存在過高或過低的問題,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二是確定根本目標時沒有按照層次性的要求進行。第三是沒有明確地將目標表述出來,對教學工作以及學生們的學習都造成負面影響。
首先是教學過程顯現出過高的程序化特點,存在著形式化的問題,雖然說當下絕大部分教師都給予教學設計較高的重視,但是對于教學過程方面的相應表述仍然局限于程序化,使得課堂教學氛圍不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夠靈活,難以加強學生們的能力。第二點問題為教學的過程并沒有為教學方法的特點進行突出的設計,如果教學中出現困難就很難做出突破。
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更好的相互溝通,與此同時也是達到教學根本目標的重要方式。教學方式方面的選擇應該以教學根本目標作為整體路線,依照教學內容之中的特點選擇各不相同的教學方法,但是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科學學科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時依然顯現出一定的不足。
教師如果想要使科學學科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中學科性進一步提升,那么其自身就必須要提升對于科學知識方面的深入理解,與此同時還應該對自身教學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做出有效的調整,不可以完全依照自身的喜好程度以及教學經驗來對教學整體過程進行設計。第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對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知識做出詳細的研究,確保課程之中所教學的科學概念能夠被學生們吸收和掌握,從而在此基礎之上為學生們傳遞更加細化的科學原理。第二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對課程教材之中內容的本質進行深入挖掘,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科學知識進行掌握。最后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科學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進行整理,并引導學生對其形成認知,確保學生在學習課程后可以有效將學習的知識有效的銜接起來。
教師在講解小學科學知識時,要重視教材內容中有效信息的利用,同時還要加強對多媒體等高新技術的運用,保證學生能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合作式教學方法來開展科學教學活動,這可以促進師生之間進行良好溝通,在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解答實現良性學習的目的。
規范小學科學教學設計不僅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選取、教學系統的完整,還要注重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及合作能力的凸顯。做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引導者和實施者,教師要從根本上體會“會學”及“學會”的基本內涵。加強小學科學教師的實踐性設計可以對教學活動的有效與否進行科學評判,而且這也是保證教師可以有效掌握學生學習動態的有效措施。
高質量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必須要遵循規范化與學科化,這對科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有著重要的幫助,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科學能力及科學興趣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設計中要加強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努力使小學科學教學設計更加規范、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