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奇 楊可心 呂汝泉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日本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
撫順擁有眾多觀光資源,撫順戰犯管理所是所有來撫順的游客的必游之地。現如今,中外游客特別是學生群體游客更是絡繹不絕,但是撫順戰犯管理所內公示語的日語翻譯卻出現了多處錯。通過實地考察發現,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日語翻譯中存在著許多語法、表達、書寫等錯誤。因此,建議主管部門完善景區的管理機制,制定公示語翻譯的標準,糾正已有的錯譯,開通公眾監督的渠道,改變公示語翻譯的混亂現狀,進而提升撫順在中外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從政府的角度意識到廣告語重要性的是旅游大省陜西省,該省在2011年1月,出臺制定了《公共場所廣告語英文譯寫規范》。《規范》包含三項標準,《通則》標準提出了地方標準的整體譯寫原則,《交通》標準規定了公共交通樞紐實體、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功能、提示信息的英文譯寫要求,《旅游》標準則規定了景點、旅游類設施以及功能、提示信息的譯寫要求。以上三項標準于2011年1月24日正式發布實施?!兑幏丁穼嵤┮荒甓嘁詠?,陜西全省特別是省會西安的街頭巷尾,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英文廣告語整治整頓工作,收到了特別明顯的效果。撫順地區的許多地方同意存在這些問題,因此一定要建立行政管理機構與制度,制定廣告語翻譯的統一規范,加強公眾的監督管理等具體措施,改變其混亂形式,規范其翻譯,提升撫順的城市形象。
撫順歷史悠久,戰爭遺跡眾多,擁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旅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性,早已把撫順打造成東北地區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充分挖掘、利用好撫順的多處愛國主義教育的優質資源,對青少年的成長以及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撫順作為遼寧地區旅游熱點地區之一,不應該只關注旅游設施的建設與管理,還應該在軟實力方面大做文章,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一塊指示牌雖小,但有時卻代表著整個撫順甚至是我們國家的顏面。尤其是有著戰爭創傷的遺址附近,不能允許解說詞的翻譯出現原則性差錯,無論立于何處,允許告示牌制造成本打折,但是在翻譯的正確度上不可以做任何妥協。把每一塊指示牌、告示板上的日語都翻譯得準確無誤,才會有效提升撫順的對外形象,不斷提高撫順的文化軟實力。
在中國知網天文數字般的論文當中,和日語解說詞翻譯有關的論文只有十來篇,而關于戰爭遺址的解說詞日譯的論文竟然一篇也沒有。如果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的話,將會填補該領域的空白。另外,對于日語教育工作者而言,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搞活地域經濟,提高社會文化水平,規范城市標識而不懈努力。因此希望廣大日語教育工作者,對于社會上存在的日譯問題,不再坐視不管,有必要同時也有義務,對于清理和更正這些錯誤的翻譯,從專業的角度,做出應有的貢獻。
(1)掌握撫順所有中日戰爭遺址的分布狀況;
(2)分組調查記錄所有告示牌、景點簡介的日語翻譯狀況;
(3)了解日本游客對錯誤翻譯的評價;
(4)對所有不當住處按印刷錯誤、翻譯錯誤、字體錯誤等標準進行分類;
(5)對于錯譯進行全面修改;
(6)向有關部門提出整改建議,對告示牌等的后期制作提供理論支持。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門前簡介部分有這樣一段日文,“撫順戦犯管理所は1950年に創立され、同年の7月から1975年3月まで、かつて982名の日本戦犯,中國最後の皇帝愛新覚羅·溥儀をは始めとする71名の偽満州國戦犯,及び354名の國民黨の蔣介石集団戦犯を拘禁して改造しました。1986年、中國國務院に批準して,撫順戦犯管理所舊跡陳列館は正式に國內外に公開しました。現在は國家級の重要愛國文化財に指定され機関,主義教育の模範を示す場所,全國革命聖地観光地區であり。”
第一處,不需要翻譯成“かつて”,應該去掉。
第二處,“偽満州國”的應該翻譯成“舊満州國”。因為“偽満州國”是建國后我們國家的用法,日本游客無法理解“偽”的含義,正確的日語的表達方式應該是“舊満州國”。
第三處,“中國最後の皇帝”,應改為“ラストエンペラー”。因為日語常見用法為“ラストエンペラー”。
第四處,“中國國務院に批準して”,應該改為“中國國務院に批準され”。此處的時態及被動用法均為錯誤用法。
第五處,“陳列館は正式に國內外に公開しました”、應改為“陳列館は正式に國內外に公開された”。此處應該使用被動的表現方式。
第六處,“主義教育”,應改為“愛國教育”
第七處,“であり”,應改為“でもある”。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展覽館的巨型石雕上雕刻著,“燒毀和破壞房屋78000處又44000余間”,這一巨型石雕是展覽館的重要觀賞區之一,這一當年記錄著日本對中國的標語,被放大無數倍數在這個巨型石塊上,游客每每經過該區域都會駐足品讀或拍照留念。然而仔細觀察會發現,中文上面還有兩行較小的日文和英文翻譯分別為:“7萬8,000の家屋4萬4,000あまりの部屋を焼き破壊した”“BURNT AND DESTRUCTED 44,000 HOUSES IN 78,000 PLACES”。這句翻譯的日文譯為“燒毀和破壞了78000處住宅和44000多間房間”。與原文不符并且在邏輯上不是很嚴謹。然而此句的英文大致可譯為“在78000個地方燒毀和破壞了44000處房屋”。這與原文的意思有著很大出入。由此看出,一句話有了三種含義。一定會給中外游客帶來誤解而且也會影響對我國戰爭遺址的印象。
在鴉片專賣署圖片解說的部分有這樣的日語對應翻譯,“いたるところにアヘン専売所があり,人民に害毒を與えた。”此處后半句翻譯太過生硬,且對于日本游客來說“人民”一次較為少見,因此建議改為“いたるところアヘン販売所があり社會に多大な被害をもたらした?!?/p>
類似的錯誤如果出現在一般地區的話,倒也不必過分追究,但是在撫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附近發生這種錯誤實在是不應該。因此本稿將著眼于撫順戰犯管理所遺址周邊的所有日語解說詞的翻譯狀況,詳細排查錯譯、誤譯的告示牌,對于錯誤的翻譯進行規范性處理,將最終的翻譯結果提供給景區管理部門。并把本稿的核心內容歸納為咨政建議,為今后撫順今后的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另外,每一個日語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搞活地域經濟,提高社會文化水平,規范城市標識而不懈努力。對于社會上存在的不恰當的日語翻譯,應該及時清理和更正這些錯誤,從專業的角度,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