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飛 安陽市第六十六中學
在生產力不斷壯大的今天,火災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惡性事件,其發生后的威脅能力也在不斷擴張。研究表明:80%以上火災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因素。人們在用火用電時沒有足夠的消防認知,防范意識較差。所以,必須要加強學校的消防知識教育,提升社會大眾的抗災能力。
受應試機制的限制,有的學校雖然已經有獨立的消防部門,但開展活動的頻率少之又少,活動內容過于單一;有的學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動過于形式化,將關注點放在了舉辦的規模和領導講話階段;有的學校并沒有將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滲入到日常工作中;有的學校并不是為了獲得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只是為了任務而開展的;還有的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不是以學生為主體,只是為了樹立一些典型先進代表等等,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安全的教育難度。
通常情況下,學校內部管理消防安全教育的組織由校保安隊負責,這就弱化了消防安全教育的落實力度和落實范圍,不能對校內容易發生火災的位置進行預防處理,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環節。長此以往,老師和學生接觸的消防知識比較局限,實戰經驗更是寥寥無幾,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誤行為,如使用電力或使用明火等等,繼而增加了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另外,校保安隊人員的流動性過大,責任感較差,對于消防知識的了解較少,缺少防患于未然的意識。
一方面,國內學校的管理模式主要以封閉式為主,部分學校是半封閉式,住宿生人數較多。學校為了方便對學生開展管理,提升學生生活環境的安全系數,會在宿舍窗戶的外部安裝防盜設備,并且消防通道也被上鎖。再加上學生自身的消防意識較差,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較差,如果發生惡性火災事件,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另一方面,對于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學校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較差。同時許多教學樓在設計時,沒有將消防問題考慮在其中,一旦引發火災事故,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巨大損失。
學校教學樓或宿舍樓存在線路老化的情況,由于一些學生的消防意識較差,經常無節制的使用插座,各種用電設備的同時使用迫使學校的用電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線路承載較大的用電量,繼而產生電火花,導致火災發生。另外,一些學校對于老師的禁煙效果并不明顯,存在煙頭隨地亂扔的現象;學生在停電時點亮蠟燭,增加了蠟燭傾倒的危險,增加了火災發生的概率。
我國的發展離不開學校輸送各個行業的人才,這也間接說明學校是國家的希望,因此,強化校園內部的消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最大化降低火災發生的概率。如果不幸發生火災事件,將會產生大面積傷亡,這無疑對個人、家庭、學校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并且還會降低學校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好感度。所以,學校領導必須要從自身做起,重視消防安全教育,并結合實例積極對校保安隊開展各種培訓,如安全事件應對處理辦法、火災演習等等。只有這樣深入人心的培訓,才能增加保安隊員的安全常識,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及時發現火災隱患,規范自身的日常行為,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心、放心、安全的學習環境。同時,學校也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現狀及建筑物基礎設施,構建全面的消防安全機制,將安全消防教育深入到學校日常工作中去,保障這項教育的各個環節都能夠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消防安全就在我們身邊。
上文已經提到消防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形式比較單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梢蚤_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增加學生和老師的參與度,繼而提升整個學校的消防安全能力。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學??梢岳眯鹊幕A設施宣傳消防知識,如色彩鮮明的海報、黑板畫等等,讓學生在課余生活中能夠盡可能的接觸各類消防知識。二是學??梢岳昧弧⑽逅牡裙澣战M織與消防安全知識相關的競賽活動,如消防安全知識演講比賽、消防知識辯論賽等等。三是學校需要定期舉辦消防演練,并聯合當地消防部門開展“消防走進校園”的班會活動。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和學生都能優化自身的安全意識,明確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除了學校自身需要強化消防安全能力,還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督和配合。一方面,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學校的消防檢查能力,將容易發生火災的隱藏危險點進行排除,下達整改通知;并在整改后及時的對其進行復查,全力保障學生的校園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入校園宣講計劃,并加大實施力度,這樣才能夠加強學生和老師的自救技能。另外,學校也可以搜集社會大眾對校園消防教育的建議,采納積極有用的建議,繼而實現消防安全教育的開展意義。
一方面,學生宿舍的安全隱患較多,學校應該將關注度放在宿舍消防管理工作上。以學生的用電需求和宿舍總電量為基礎制定用電管理規定,如杜絕在宿舍內使用大功率電器;禁止在宿舍內使用明火焚燒;禁止將煙花爆竹等易爆物品放在宿舍內;禁止在插座周圍放置棉被、報紙等易燃物品等等。對于教職工宿舍和大學男生宿舍,學校應該在明顯位置張貼禁止吸煙的標識,并加強對其的巡查監管力度。對于學生的違章用電行為,宿管人員應該及時沒收相關物品,等到放假再還給學生,同時每天也要對安全防火通道進行檢查,保障消防通道的通暢性。
另一方面,學校要調整自身的資金投入計劃,將消防安全教育的資金投入增加,保證火災隱患整改的實時性。而且這些增加的資金投入也可以用于老化線路的整改替換和維修養護,提升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系數。同時,學校還要提高校保安隊的招聘要求和學歷要求,應試人員必須具備國家承認的相關資格證書,打造一支專業能力較強、技術能力較強、專業知識較豐富的校保安隊,提升團體的服務能力。在翻新學校或重建學校建筑物時,要選擇有能力的建筑單位,將消防問題考慮到設計中,完善相關消防基礎設施,并以學校的人數確定建筑物內消防通道個數,使校園消防安全達到最佳的教育狀態。
綜上所述,學校作為教育開展的主要場所,也是消防知識宣傳的新機遇。傳統的消防教育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現階段的安全教育需求,需要對教育手段不斷的完善,使其與時代進行有機融合,同時豐富消防教育的活動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改善社會大眾的消防觀念,提高自身的消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