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修遠 山東水利技師學院智能制造系
生產制造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機器人應用率日漸提高,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專業人才缺口已經顯現并不斷擴大。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工業機器人在企業中的應用率越來越高,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缺口也與日俱增。然而,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探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目前新形勢下的迫切之需。
技工院校畢業生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的操作、電機的故障診斷與維修等工作。從我校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以工業機器人崗位調研為基礎,分析崗位需求,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2.以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著力點,增加機器人操作應用項目和內容,設置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使學生與企業“零對接”;
3.以強化學生實際操作為抓手,積極拓展工業機器人實踐教學基地,院校聯合建立規范化培訓基地,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應用型人才。
1.建設適合技工院校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
技工院校應著力培養技術應用型的人才,因此,在一體化課程安排時學校要注重課程的實用性,把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實行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達到國家職業標準和生產崗位的要求。
2.建設適合技師學院的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從授課課程、所學專業和教學設備這幾個方面進行整合建設,建立起企業生產實用的工作站模型。通過對一體化資源的整合,構建出一個教學資源平臺,該平臺可以進行教學信息發布、資源檢索以及維護,搭建出一個老師、學生和企業技術人員溝通交流的平臺。
3.建設適合技工院校的實訓教學環境
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圍繞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課程體系,合理購置實訓儀器設備,能使學生系統、全面掌握專業技能,了解工業機器人的編程應用與操作,能對機器人進行維護與保養,為學生畢業之后踏入工作崗位做好相應的準備,做到與企業崗位零對接。建設機器人仿真實訓室、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實訓室以及工業機器人上、下料工作站模型等教學實訓場所。在校學習課程主要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應用認知》、《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維護保養》、《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調整》、《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優化》、《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維修》等工學一體化教學實訓課程。依據國家智能制造產業規劃,工業機器人崗位能力要求,科學篩選開設課程的學習任務,以企業工作崗位為載體,以一體化工作任務為驅動,在學校課堂里獲得專業能力以及職業能力。
4.“工業機器人應用平臺”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人才
深耕校企合作,共同推進機器人教學實訓平臺的建設,比如學院與山東新景表業有限公司、金永和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建立機器人認知、基礎操作、應用維護工作站,圍繞機器人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機器人專業技能教學、教師專業技術提升、工業機器人應用拓展、機器人維護技術服務以及智能制造領域等方面與企業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一個專業發展的指導方向。技工院校肩負著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任,學校要結合機器人應用技術實際的生產工藝,著力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開發專業人才資源,培養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能力,為社會培養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的高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