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最近,“新銳基金經理丘棟榮放棄買房,豪擲1600萬元跟投基金”的新聞,在金融圈里傳得沸沸揚揚。
作為基金投資“風向標”,基金公司從業人員特別是高管和基金經理自購基金動向備受市場關注。天相投顧根據基金中報數據統計發現,基金公司的從業員工,2019年中期持有自家公募基金總份額為63.46億份,比去年同期增長21.08億份,同比猛增近50%。
跟著基金經理買基金,是不是更容易賺錢?
在統計半年報基金公司員工持有基金的情況時,一些媒體吃驚地發現,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大筆認購旗下3只基金,即中庚價值領航混合、小盤價值和價值靈動,3只合計認購1600萬份。

被稱為“機構真愛”的丘棟榮,在2018年4月份離職匯豐晉信,加盟中庚基金,并擔任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2018年底,中庚基金發行旗下首只產品中庚價值領航。該基金2018年12月19日成立,正是市場處于低位之時,丘棟榮果斷出擊,跟投1000萬元。截至2019年9月17日,中庚價值領航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已經達到了29.42%。按照丘棟榮自購的金額計算,投入的1000萬也已經變成了近1300萬。這只基金優秀的業績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買入,該基金成立之初首募規模為8.92億份,而最新的一季報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接近22億份。
業內人士透露,丘棟榮沒有買房,等于是拿買房的錢投資了自己管理的基金,對自己的業績表現出強大的自信。實際上,他的投資也賺到了好幾百萬,收益可以夠得上在上海買房的首付了。
值得注意的是,明星基金經理踴躍認購自己管理的基金產品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大單買入。基金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興全趨勢基金的場內份額第一大持有人為項宇濤,持有1525.67萬份。項宇濤是從2017年年底開始成為第一大持有人,這幾年一直在加倉,從最初的1100多萬份到現在的1500多萬份。此外,有中歐恒利三年定開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曹名長則以936.71萬份位列場內個人投資者第一。
基金經理等自購者喜歡買什么類型基金?分類型來看,基金公司從業人員自購的權益類基金總規模為21.74億份,比去年同期增長7.75億份,同比增幅為55.39%;而基金公司員工持有的固定收益基金(包括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增加至41.72億份,同比增長46.94%,權益類基金員工自購明顯高于固定收益基金的增長速度。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購買自家基金?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對基金從業者沒有像證券從業者那樣不允許購買股票,但是他們買賣股票也需要經過申報,很麻煩,而看好股市最好的投資辦法就是買基金。當然,買自家基金最知根知底。
從權益類基金增持來看,養老目標基金被基金從業人員大舉增持,多只產品員工購買千萬以上。
據悉,員工認購份額最多的養老目標基金是匯添富養老三年,員工持有高達5409萬份。另外,華夏養老2040三年、廣發穩健養老目標一年和興全安泰平衡養老這3只養老目標基金也獲得大規模認購,員工持有份額都是千萬級體量。
業內專家分析,基金公司看好養老目標基金的長期發展,并且該類基金發行時銷售比較困難,公司員工踴躍認購該類基金,以支持公司該產品創新發展,是這些基金自購規模比較大的重要原因。
除了權益類基金外,易方達現金增利B、匯添富現金寶等36只貨幣型基金,中銀互利定期開放、紅土創新增強收益A等4只債券型基金,也為管理人、員工持有份額超過1000萬份。
讓投資者感興趣的是,基金公司員工自購基金,就一定能賺錢嗎?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總經理表示,基金經理和公募從業人員持有自家基金,體現了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也體現了公司員工對基金經理和公司投資能力的信心。與投資者一起綁定,感受基金漲跌的影響,能促使基金經理更加盡心盡力做好投資。
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指出,員工自購基金是否更加值得買,要看屬于什么情況。在基金發行寒冬之中,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加速基金募集成立速度,基金公司自購、基金員工自購現象頻繁出現,有些可能是屬于不情愿的,只是銷售手段而已。實際上,2018年年底自購的基金,虧損最大時,業績最差者虧損已超20%。當然,如果基金經理或者基金公司員工因為強烈看好某只基金而購買,它相對其他基金來說,理論上業績應該更好一些。
有機構在2019年初統計了2018年自購超過百萬的基金收益情況,發現有大額自購的23只基金還是比較靠譜的,基本沒虧啥。而且,自購金額越高,業績表現越好。據統計,這23只基金中,基金經理自購金額100萬或100萬以上的有13只,成立以來收益悉數為正,平均收益率接近6%;而自購金額在100萬以下的,平均收益率不到1%。為了維持基金發行,趕鴨子上架似的自購,收益率自然難如人意。
看來,自購基金雖然不是風向標,但是自購比較多的基金,總歸體現了更多基金公司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