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關注

三生讀書會2019年4月的導讀書目是《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微軟第三任CEO薩提亞·納德拉講述關于同理心的故事。這本書去年志文老師推薦讀過,有很多感觸。這次讀書會除了由竇琨老師導讀,還邀請到了在微軟工作了24年的孫家倛老師(微軟亞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竇琨老師的導讀材料準備得非常認真,從五方面談了讀《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后的體會:
1、普通中國人眼中的微軟;
2、為什么選擇納德拉擔任微軟CEO;
3、納德拉出任微軟CEO后的工作;
4、如何看待和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系;
5、納德拉眼中科技發展趨勢的三大變革。
薩提亞·納德拉認為,人工智能將會引發未來科技發展的重大變革。在分享這部分內容時,竇琨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人類是否已經做好接受人工智能的心理準備?如何定義什么是真正的人……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會提出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導讀結束,孫家倛老師和大家分享了他在微軟24年的工作體會,以及薩提亞在微軟的管理故事。問答環節,大家積極踴躍,孫老師開誠布公。
分組討論環節,我們組的書友在分享個人閱讀《刷新》體會的同時,也向孫老師提了很多細節的問題。孫老師在談到管理者如何贏得下屬的信任時,提到了“脆弱性”:管理者主動向下屬分享自己的脆弱性,更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
這時候,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會被《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這本書打動,被薩提亞打動。作者向讀者開放了自己的脆弱性,也更容易贏得讀者的信任。




好幾年沒讀過當代商業成功人士的書了,因為很多書中“衣錦還鄉”的味道濃烈。才翻了幾頁《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讀到樸實的語言的同時,感受到作者敞開的心扉,瞬間便打動了我。誰曾想,這樣位高權重的商業成功人士,竟然也有生活艱難的一面:薩提亞和妻子安努育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一個患有重度腦癱,一個患有閱讀障礙。家庭的不幸沒有擊垮薩提亞的意志,反而孕育了他強大的同理心。同理心不僅幫助他挽救了家庭生活,也被他用在引導微軟內部和外部變革上。
薩提亞讓我們看到了他脆弱的一面,但是我們并沒有覺得他很差勁、很糟糕、很難堪,反而因為他敞開心扉,更加感受到了他的魅力。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為“出丑效應”。如果一個人在表現出脆弱之前表現出堅強和能干,人們會同情他/她,此時的脆弱性是人性化的。德國曼海姆大學的研究人員又把它稱之為“美麗困境效應”:你的缺點比你想象中更吸引人。
微軟領跑IT行業多年后,逐漸落后了。“創新被官僚主義所取代,團隊協作被內部政治所取代。”如何在微軟內部重建信任,促進合作,激發創新能力?薩提亞不但把自己的脆弱分享給團隊,也促動微軟的高管們去分享自己的脆弱性。
因此,薩提亞首次和高管團隊開會,就來了個大變革:放下具體事務,相互分享個人愛好與人生哲學。雖然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自在,甚至傲慢地認為:我的位置太重要了,不屑于玩這種游戲。但是后來都打開了心扉,并笑出聲來。從那兒以后,“每一位領導者不再僅僅是微軟的員工,他們有了更崇高的使命,即在微軟實現自己的熱情,進而賦能他人,讓別人更有能力,享有更大的自由。”
10年前微軟年報趴著幾百億現金的時候,就曾有人斷言:“微軟失去了創新的方向和動力,即將走下坡路。”幾年前,李開復也在社交媒體上感慨過:微軟的光輝已經過去。“每個公司有它的15 minutes of glory(輝煌的15分鐘)。現在,微軟的15分鐘已過,蘋果、Google的15分鐘也所剩不多了。”
然而,伴隨著《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的出版,微軟重新贏得了華爾街的信任:市值從2014年的2000多億美元飛躍到7000多億美元。
薩提亞通過他的努力,拉近了微軟十幾萬員工的內心距離。他經常給員工寫信,堅持月度員工會議,倡導開誠布公的溝通文化,讓One Microsoft的信念深入人心。
“整天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屏幕前,你不可能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領導者。有同理心的領導者需要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和當地人見面,才能看到我們開發的技術是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
《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在向我們倡導同理心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脆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