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 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手機在學生中的普及,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模式”走進人們的視線。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教育研究的新熱點。移動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三點優勢:(1)智能移動設備擁有率高;(2)通過移動設備和移動技術支持能實現對學習的靈活掌控,保持不同場景中學習的連續性和連貫性;(3)移動設備的便攜性和廣泛性能提供豐富的師生交互協作體驗。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中職計算機專業對口升學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因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師生交流有限,教師不能及時解答學生的疑點,也不能全面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為了順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同時考慮到目前中職生手機依賴性高的現狀,筆者提出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教學中應用,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課前,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狀況,可選擇性給學生推送視頻、音頻、課件、文檔等教學資源,并對重點預習內容設置“任務點”,學生通過手機端隨時隨地學習,并完成教師課前設置的“任務點”。教師通過手機上的“測驗”、“問卷調查”等來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并可通過學習通后臺查看每一位學生的完成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活動。
2、課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簽到、選人、搶答、投票/問卷、分配小組任務、測驗、布置作業、直播、評分、主題討論、在線課堂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并實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的過程性評價,使考核成績評定客觀科學。
3、課后,教師充分利用學習通后臺數據,掌握學生的出勤、活動參與、測試成績等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利于實現對學生個性化教育。
以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中“認知CPU”一節為例進行說明。
1、課前探索:課前準備階段,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整理教學資源,并通過超星學習通向學生發布CPU功能、參數等基本學習資源,設置預習“任務點”,提出學習目標和任務要求。學生領取學習任務,登錄超星學習通App,查看學習任務,完成“任務點”。通過在線測試完成對CPU基本功能及參數等相關理論知識的預習。學習通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分析和匯總統計,教師通過學習通后臺查看學生測試結果和預習反饋,聚焦CPU參數能為本節課教學難點。
2、課中導學:本階段包括三個環節。
環節一:簽到。學生進入課堂首先進行簽到,超星學習通提供多種簽到方式,如手勢簽到、位置簽到、二維碼簽到等,在線集體簽到一定程度能節省點名時間,預防同學代簽。簽到數據最后形成課堂考勤記錄,并匯入學生過程性分析大數據。
環節二:互動教學,內容講授。首先,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的分組功能分小組討論,討論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通過平臺發布討論話題,學生在線發表觀點并提交,教師可以實時查看提交結果,同時學生也可以查看其他同學的回答,了解他人的看法。討論完畢后小組代表結合課前探索階段中所學,講解CPU功能、CPU的分類、CPU主要技術參數。然后,教師根絕學生講解情況,針對性地進行點撥。點撥過程中進行互動提問和互動調查,利用超星學習通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對課堂內容進行提問。超星學習通的提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搶答,即學生在移動端實時收到問題并迅速反應來獲得回答優先權。另一種是選人,即教師通過“搖一搖”隨機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有效改善課堂互動氛圍,提高學生的互動參與度。通過平臺,教師能方便快捷地發布調查問卷并得到實時的統計分析結果,省卻了紙張和進行問卷回收、數據錄入、統計分析等一系列活動的時間和精力。最后,學生再次登錄超星學習通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較課前明顯進步。整個環節層層深入,旨在破解CPU主要技術參數這一教學難點。
環節三:總結評價,拓展思維。首先學生分小組進行自評與互評,然后教師對本次學習任務進行總結,并對學生表現情況進行點評,最后結合本次任務的特點,給出課堂寄語:學會知識的融會貫通。
3、課后拓展:課后,教師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的后臺數據,掌握學生的出勤、活動參與、測試成績等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最新的CPU產品信息對深入認知CPU一節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利于實現學生個性化教育。
選取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信息技術系2019屆計算機升學班作為試點班級,采用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教學,現總結如下。
1、優勢
(1)突破時空限制,拓展教學空間。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多元混合教學模式則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借助于網絡、手機等,突破時空限制,將教學空間從課堂、教室延伸至生活中的各個場所。教師上傳教學資源至平臺后,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根據自身情況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最終實現“知識傳遞在課外,知識內化在課堂”。
(2)實現教學互動多元化,優化教學評價體系。積極有效的互動是教學活動順利實施和教學效果如實反饋的重要環節。在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學互動更為豐富,教學反饋更為科學化。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通發起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教師還可以查看和導出測試的統計分析結果,包括平均分、百分制各區間人數、分布走勢、單個題目的正確率等,對教學效果進行整體評價。
(3)提供自助式學習資源,滿足按需學習。在基于學習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手機上對某段特定內容反復學習,并自我調控學習進度,對于已經掌握或理解的內容可以跳過,沒有掌握或尚未理解的內容可以反復觀看,節奏完全由自己掌控,可按需學習、自主學習。
2、存在問題
(1)相比傳統電腦,移動設備在其硬件、軟件和連接上都有其局限性,特別是移動網絡的費用和連接的質量會直接局限利用移動設備的學習活動。
(2)教師不能對學生終端進行監控,不能實時掌握學生的聽課情況,學生有可能在上課過程中利用手機進行與課程無關的活動。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現代教育教學技術也飛速發展,“互聯網+職業教育”正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教學中應用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解決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評”各環節存在的共性問題,同時,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交流互動,改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