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片

19歲的小磊(化名)最近一個月瘦了13斤,這是他近幾年來減肥最成功的一次。小磊身高1.88米,體重138千克,體重指數(BMI)高達39,是標準的肥胖人群。
當然,胖不是一口吃成的。小磊的母親介紹,小磊從小就喜歡吃漢堡、薯條、肉等高熱量的食品,對飲料愛不釋手,但不喜歡運動,最大的愛好是睡懶覺。從9歲開始,小磊幾乎一直是同齡孩子中體型最胖的那個,初中畢業時,他的體重已經突破100千克大關。
父母著急,多次督促小磊減肥,讓他少吃、多運動,但小磊每次都是開始幾天熱情高漲,慢慢地偃旗息鼓。
2年前,小磊出國讀書,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讓小磊的體重在兩年內增加了10千克。今年一回國,小磊便被母親帶到醫院。
像小磊這樣體重在100千克以上的超重患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接診過很多。針對有減重需求的患者,浙大二院營養科有一套科學專業的體重管理方法。
醫生詳細詢問了小磊的相關疾病、服藥史和家族史,并且評估了生活方式危險度與膳食情況。經過初步檢查,醫生認為小磊的狀況主要是由于營養結構不均衡,每天攝入的能量過多,而且不愛運動導致的。
肥胖通常伴隨著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進一步檢查的結果讓小磊的母親一陣后怕,孩子年紀輕輕身體毛病不少,檢查發現小磊患有高血壓、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等疾病。
小磊還告訴醫生,自己非常容易疲勞,老是想睡覺。可見超重已經對他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威脅,減肥刻不容緩。
醫生為小磊量身定制了體重管理方案,一方面服用護肝藥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另一方面采用“高蛋白質減重”方案。
在這套方案里,限制能量的高蛋白質代餐是重點。適量提高蛋白質供能比(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占每日總能量20%~30%,但慢性腎病患者可能因為高蛋白飲食增加腎臟負擔,所以要慎重選擇)、降低碳水化合物與脂肪供能比、配比科學的限能量代餐,在提供充足營養素的同時,也能增加飽腹感,減少饑餓感。除了代餐,小磊一日三餐攝入食物的種類、數量等都有專業的營養師跟蹤指導。
科學減重,很重要的一點是醫患互動,“邁開腿、管住嘴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具體怎么運動,吃什么、吃多少算管住嘴,很多人就搞不清。臨床營養師可以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詳細可操作的減重方案,并監督執行。”與患者保持聯系互動,給予適時的關心和幫助也有助于提高減肥的依從性。
此外,運動也是不可少的,減重要以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每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一個月的飲食控制,配合適量運動,小磊瘦了6.5千克,血壓和尿酸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最高興的是小磊的母親,“幸虧帶兒子來就診了,不然拖下去,身體要出大毛病。”

當然,小磊的減重之路遠沒有結束,他還要繼續堅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減到合適體重的同時避免反彈。
體重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長期甚至終身堅持的習慣。很多人體重減下來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甚至不再忌口。但由于人體存在能量平衡調節機制,在減重計劃結束后一年,很多人大約50%減掉的肉會再長回來,1~2年后,會徹底摧毀之前的戰果,甚至有約半數的人會比減重前更胖。所以體重管理,要讓成果不反彈,維持階段也極其重要。
同時,提醒大家,減重不僅僅是為了保持外表的靚麗,維持身心健康,減少慢性病發生和發展也是減重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