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雨萌
摘要: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基礎是農業產業,在其持續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產業風險的沖擊,必須有農業保險的保駕護航。首先,本文分析了農業保險無法適應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其次,總結了制約農業保險展開的因素;經過對美國農業保險政策的分析,提出了順應我國現狀的農業保險發展對策;最后,文章總結了我國農業保險開展的經驗教訓,并提出了相應的有效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業產業發展 農業保險
一、引言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成功舉行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結了農業、農村、農民的實踐經驗。鄉村振興的第一個戰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其高度重視并加速了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是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的根基。農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強風險管理。農業保險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者的切身利益不受自然災害、生產過程和事故經濟損失的侵害。提高農民應對風險能力,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完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和市場化前進。
二、我國農業產業與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一)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精準扶貧下的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決勝階段。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面臨著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和突出問題。在對過去重要農村戰略進行系統總結和升華的基礎上,優先發展農業和農村,農業作為農村的支柱產業,始終把農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以問題為中心,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該戰略的一般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將是促進農村綜合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和農業綜合整治的必由之路。
(二)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農業保險還存在很多缺陷。農業保險組織體系無法滿足農業保險進步所需。我國農業產業因自然事故多發而脆弱,亟需農業保險的支持和鼓勵,從而保證農業經營的穩定可持續進行。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農業保險的發展問題。
鄉村振興需解決的首要任務是農業風險保護問題,為有效分配和轉移農業風險,保護農民利益,農業保險為應對當下難題可通過市場化農業風險保護機制。自2004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農業保險的內容已連續15年被記錄在中央一號文件中。
中國的農業保險在一系列政策紅利支持下逐漸完成跨越式進程。現行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中國農業保險中的中堅力量。自2007年農業保險發展進程加速,農業生產在農業保險補貼試點的有效促進下,帶來了補貼力度不斷增強,農民收入提高,保費收入繼續增加等一系列良好效應。
根據財政部的數據,2018年,中央對農業保險費的補助資金比上年增長11.3元,達到199.34億元。2007年以來,我國農業保險費收入猛增。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數據,農業保險補償分別比2016年高14.65%和11.42%,達到333.4億元,2017年我國農業保險費收入4789億元。
三、我國農業保險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民低收入且缺乏參保積極性
目前,大多數農產品價格下跌,供過于求。在農戶低收入情況下,扣除必要稅收,兒童教育費用,日常生活開銷以及農藥化肥消費后,可支配收入很低。因而,大多數農民不能容忍農業保費。
(二)農業保險專業人員短缺,宣傳不到位
制約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短缺。農業保險涉及面廣,需結合多個學科知識。目前,專門的保險教育并未普及到我國大多數農業保險從業人員。由于農業保險業務的分散化,農業保險的調查定額和支付工作量比其他類型的保險要大。此外,農村基礎設施不先進,工作環境惡劣,交通不發達。因此,許多保險工作者遠離農業保險。因職業素質低下等原因,農業保險從業人員未能真正宣傳保險的重要性和可靠性,使得人們未能正確的認識到保險的價值所在。
(三)道德風險也是農業保險的隱患之一
家庭生產相對分散,是我國主要農業生產單位,容易產生道德風險。農業保險調查索賠需要較高的費用,且保險程序更為復雜。在保險公司補償參保農民的過程中處理程序繁瑣,耗費的人力、財力資本很大。由于保險公司的輕微疏忽,一些被保險人可能會誤報損失,并獲得額外的福利。
(四)保險公司實力不允許,傳統農業保險行業開展遲緩
農業保險是一種依靠天氣來吃飯的保險。一個災難性的年頭,過去幾年的資金積累將會被耗盡。農業保險成本低,補償高,風險高的保險。保險公司為了維持因流行病和自然災害的不可預測性與大面積而引發的賠償,需要從技術上規避風險。農業保險的運作較為困難,加上保險公司的實力不夠強,由于多年的虧損,農業保險公司數量很少,業務量也急劇萎縮。
(五)缺乏相應的法律及政策支持
目前,除營業稅豁免外,國家沒有農業補貼政策,農業保險在法律法規,政府政策與補貼方面均不到位,需要制定專門的農業保險法來應對當下問題。
四、發達國家成功、失敗的教訓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浪潮,農業保險被世界各國重視。目前,中國的農業保險政策從成立之初逐漸進入完善階段。基于美國前幾十年積累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和產品開發實踐經驗,我們將在充分了解中美兩國的發展差異和發展階段的基礎上,致力完善適應我國國情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
(一)清晰農業保險的政策作用與地位
我國管理機構的力量和專業性,政策支持的廣度和深度都與美國大不相同。目前國家的農業保險法規仍未樹立相應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擁護僅限于保費補貼。除此以外,與美國相比,中國農業擁有高風險、低組織、小規模的特征。為擴大政策支持的深度和廣度,實行保費補助只是農業保險前進的重要一步。
(二)明晰政府對農業保險的職責
增強和改良農業保險管理的組織構造,在推動農業保險相應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借鑒美國中央的成熟經驗,進而完善農業保險組織的運行和管理體制,培養專業化人才,建立專業技術部門,基層農業保險服務體系在政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下得以完善。目前,中國的農業保險基層服務體系的高層管理體制仍不健全,仍未建立有效的農業保險服務管理體系,管理和服務處于臨時片段化狀態,因此當下問題急需解決。
(三)業保險支持范圍的擴大
中國農業保險的保險范圍未能滿足當下發展,為擴大農業保險的受益者及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有可能建立以政策為基礎的農業再保險公司,鼓勵支持并為其提供服務和豐富的政策性。
按需設計多級保險產品。我國農業保險政策的首要任務仍是提供“安全性低、覆蓋面廣”的保險產品。與美國相比較,農業保險難以招納農產品進入,并且中美兩國在累積歷史數據和產品開發技術才能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中國需要按需設計多層次保險產品從而縮小差距。
五、加快發展我國農業保險的對策及建議
(一)大力宣傳農村保險業務
農民保險意識增強可以通過保險機構與政府的強強聯手,增加農民對農民保險的信任。只要農民真正意識到農業保險的保護并建立聲譽,從而逐步拓寬農業保險覆蓋面。
(二)加強保險人才培養
目前我國保險人才缺乏,需增加大學招生規模,強調保險資格管理,加大對保險人員培訓的投入以培養保險專業人才,通過專業知識為保險業保駕護航。
(三)完善道德風險防范措施
首先,充分發揚社會監督作用,提高保險與法律常識的宣傳遍及程度。在索賠固定損失和農業保險的過程中,被保險人能夠構成一定程度的監督,并對加入并表露和陳述欺詐行為的農民給予相應獎勵。
同時,提高保險質量,加強核保險工作。加強調查和確定損失的工作,建立專業索賠解決小組,完善內部監控機制,為避免保險欺詐的發生,各部門人員各司其職,嚴厲管控,相互監督,防止內部和外部串通并依權謀取私利。
(四)成立綜合性農業保險公司
在保險市場激烈競爭背景下,現實社會的需求在當下商業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中得不到滿足,且該模式無法全面考慮農村經濟社會的農業發展和農業保險。在國家農業政策和基本關注點的帶動下,農業政策的發展方向伴隨著國家農業保險公司的宏觀調控進入完備階段。
(五)加強農業保險立法
農業風險具有相關性的特點。健全的法律法規的支持使得農業保險更加健康有序的前進。在學習國外農業保險法規并明晰其勝利經驗的根基上,明確農業保險的目的和意義,確定保障范圍,農業保險支付標準及如何實施,最重要的是農業保險法合理有效的運用。
同時,保險前進需要政府的積極政策管理作為重要保障。例如,在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應優先考慮防災和防損產品的開發,以確保正常的農業生產。
六、結論
處在探索和推廣階段的中國農業保險,其不可避免地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我們正在逐步實施支持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各種政策,并認為中國的農業保險正在破“冰”,新的局面將會出現。馬克思主義認為,要解決矛盾,必須首先認識到矛盾的存在,因此在農業保險的情況下,有必要在適應和發展到我國特定國情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恢復和調整,以解決實際出現的問題。積極討論并探索保險業,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在國家農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是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促成農村經濟的快速高效發展,農業保險逐步推動農業產業穩健前進。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