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馨燕 陳琳
【摘 要】MPACC的培養目標是為國家輸送應用型的高級管理人才。現實情況是,高校持續擴招、教育資源不足,以及教學方面的變革不及時,導致對MPACC學生的培養缺乏實踐性與創造力。論文結合以上兩點,從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著手,分析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原因分析,對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實踐性不足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后針對這些問題,基于提升實踐性的視角從課程的教學及實踐兩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Abstract】The training goal of MPACC is to provide applied senior management talents for China.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continuous enrollment expansion, inadequ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untimely reform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ult in the lack of practicality and creativity in the training of MPACC students. Combining the above two points, starting with MPACC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the causes, studies the practical shortcoming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practicality.
【關鍵詞】實踐性;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改革;應用型
【Keywords】practicality; MPACC;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pplication-oriented
【中圖分類號】G642;F234.3?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0-0088-02
1 引言
管理會計的相關內容如戰略管理會計、業績評價、預算管理等一直是會計界研究的熱門話題,近期的財務共享中心研究更是討論的焦點之一[1]。
當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MPACC的招生與培養規模呈持續擴大態勢,廣受關注。MPACC的目標是培養出一批會計領域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兼具管理理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具備扎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實踐能力[2]。因此,老師傳授知識時不僅要達到教學目標,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運用所學理論基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的能力。MPACC是最貼近國家對高層次管理人才要求的培養方式。在MPACC各培養單位所開設的課程中,《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作為四門核心課程之一,在培養的過程中存在諸多教學方面的問題,并未達到預期的授課效果。因此,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充分提升其實踐性[3]。
2 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與學術型碩士的培養相比,MPACC學生的培養有兩個顯著特征:第一,培養的目的是就業,因此,更注重實踐性;第二,兩年的培養時間比學術型碩士少了一年,要求實現更為高效的學習。下文對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4]。
2.1 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①教材內容仍滯后于實踐的需要。《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是一門開放性的前沿學科,是隨著實踐的需要而不斷發展的學科。而教材的內容仍然停留在將基本的定理定義梳理清晰的階段,不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將當前實踐迫切需要的知識傳達給學生[5]。
②案例教學仍未達到預期的實踐性效果。在《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的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是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案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6]。然而,案例教學中選擇案例若不恰當,如案例的選取可能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對案例教學的最終實踐效果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③課程考核重理論輕實踐。目前,高等院校對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基本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且期末成績所占比重偏高,題目中案例分析題所占比例較少。這種考核的主導思想與本科生的理念趨于一致,實踐導向性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與體現,基本上是測試學生的應試能力而非實踐性。此種考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偏離了MPACC實踐性的主旨[7]。
2.2 課程實踐方面存在的問題
①實踐課程流于形式。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在企業經營管理環境中面對不確定因素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職業管理能力。然而,目前高等院校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較為薄弱,學生無法體驗管理會計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整個過程。所設置的實習課程,由于崗位所限,以及實習單位商業秘密方面的考慮,學生的實踐內容缺乏實質性。因此,在學生畢業時,由于種種原因,其所接觸的實踐性管理內容并不多,教學實踐性亟待提升。
②實踐經驗過于單薄。理論的學習離不開實踐[8]。雖然高校對MPACC的學生有實習的要求,但是在實習等實踐環節里,受制于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而達不到預期效果。例如,由于課程學時有限且課業繁多導致學生實習時間短,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單薄的實踐經驗讓學生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陷入理論知識無法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的窘境。再如,許多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都是管理會計方面的,盡管理論方面達到了學位論文寫作要求的水準,但是由于沒機會觸及實踐工作而使論文的內容沒有很強的應用性[9]。
3 基于實踐性視角的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由MPACC《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的理論與實務現狀可以看出,基于實踐性的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1 基于實踐性視角的課程教學方面的改革措施
①課堂教學實踐性的改革。從高層次的角度來看,在理論教學方面,一定要有相當數量的課堂講授時間。教師的課堂講授內容可以主要集中在管理會計的理論方面以及管理會計方法的基本原理方面[10]。高素質的人才必須具備堅實的理論基
礎,而基本理論的系統講授最好通過課堂教學方式實現。就管理會計的教學而言,課堂教學的課時可以占管理會計基本課時的50%左右。此外,必須保證相當數量的能提升實踐能力的各種課堂教學時長,包括任務驅動型的小組討論、課后布置的文獻搜集及文獻綜述的寫作、案例教學及案例的探討。
②案例教學實踐性的提升與改革。會計學中的案例教學是參照法律課程教學或醫學課程教學等而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案例教學,增強學習的感性認識,啟發學生的創造性和靈活性。案例教學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變被動聽講為主動參與,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③探索創新教學模式。目前,國內外高校均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通過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體驗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豐富理論知識和加強實踐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2 基于實踐性視角的實踐提升方面的改革措施
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形成一對一的互補模式。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將MPACC學員與具有實踐經驗的高級會計人才培訓班學員結成一對一的互補學習模式,以提升實踐性。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互補學習模式,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長為兼具實踐與理論的應用型人才,達到MPACC的培養目標。
②校外導師講座的實踐性改革路徑。針對MPACC學生實踐性不足的情況,學校可以將聘請校外導師開展講座分解為兩個環節,即名師講座和名師輔導兩個方面,名師輔導側重于對學生實踐性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或實踐指導。因此,學生不僅可以獲取名師的更多實踐經驗,還能通過溝通及互動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Albrecht W S.Management Accounting[M].PWS-Kent Pub. Co.,1995.
【2】潘學模.關于培養高層次管理會計人才的思考——以我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高級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實例[J].現代會計與審計,2005(6):8-15.
【3】劉運國.會計職業碩士(MPAcc)《高級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體驗及啟示[J].會計之友,2007(8X):44.
【4】張長勝.兼容型會計核算體系探討——新時期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C]//中國會計學會南方片區會計學會學術研討會.2009.
【5】熊素宜,潘素瓊.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1.
【6】董寶裕,劉季佳.關于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4):125-128.
【7】宋建波,荊新,王化成.開展會計碩士(MPAcc)教育質量認證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2(10):11-20.
【8】張妍.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管理會計教學探索[J].財會通訊,2012(28):38-40.
【9】李江濤,吳穎潔,魯品.全日制MPAcc特色實訓機制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7):27-30.
【10】胡海波,胡玉明.國際化與價值創造:管理會計及其在中國的運用——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與應用專業委員會2012年度學術研討會綜述[J].會計研究,2013(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