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芳
摘 要:想象力的培養方式多種多樣,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把想象的方法滲透在教學活動中,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內容,引領學生從無意想象走向有意想象,才能讓學生不斷創作出富有童真童趣的優秀作品。
關鍵詞:想象; 表象; 情境; 寫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66-001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并創作出新形象的過程,是思維的特殊形式,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可以“思接千載”、“神通萬里”,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根據心理學“最佳期”理論觀點,學齡初期(即小學一、二年級)的兒童心理發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的“敏感期”。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想象作文能力,我們只有抓住低年級這個黃金時期,采取恰當的手段加以訓練,讓想象能力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生根發芽,才能在中高年級的想象作文中枝繁葉茂。通過學習低年級學生想象力培養的專家論著,結合本人的寫話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提高想象在寫話中的運用能力。
一、儲備表象,奠想象基石
豐富的想象力源自充足的表象儲備。表象如果貧乏,想象就會枯竭。表象是指人腦對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應。低年級學生由于思維發展水平的限制,對于比較抽象的概念,他們還很難理解,也不可能感興趣,頭腦中的表象儲備十分有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只有根據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使用多種方法,不斷豐富表象,才能使得想象活動發展有堅實的基礎。
1.觀察插圖得表象
低年級小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他們的認識和思維過程總與具體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只有親眼所見所聞,才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發他們的興趣。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想象的形象支柱。雖然語文課本上的圖畫是靜止的,但是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讓它們“活”起來。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能激發想象力的插圖很多很多,教師要有意識地去挖掘、去發現,巧妙地去啟發、點撥學生,那靜止的畫面就會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幫助學生儲存更多的表象,學生的想象力也會隨之進一步提高。
2.活動實踐得表象
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幫助我們積累寶貴的經驗,獲得豐富的表象。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儲備表象。例如在各個季節里,帶著孩子們外出游玩,通過觀察事物的不同,感受四季的變化。又如帶孩子們去一次桔園,讓他們看看掛滿樹梢的桔子,讓他們自己動手摘桔子,剝桔子……親身經歷的事,讓孩子們更加記憶深刻,為以后的想象創作積累素材。
3.廣泛閱讀得表象
愛看書的孩子,想象力更豐富。因此,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愛上閱讀,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收集表象。低年級孩子的閱讀能力比較薄弱,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圖多字少的圖畫書、繪本故事積累表象。不得不說繪本是開啟孩子想象思維的最有力的法寶。繪本其本身就是想象和創造的結果,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圖文結合,簡單的文字,自由想象的圖畫,講述著或感人,或詼諧,或發人深省的故事,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孩子們帶去無限的想象,讓他們突破現實空間的限制,構造出有趣的想象世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二、創設情境,搭想象舞臺
想象的細胞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創設情境,打開低年級孩子純真又美好的情感之門,引導他們對早期存儲的表象進行加工創造,就能創造出他們獨有的童真童趣。
1.補白文本,續編故事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看童話故事,喜歡聽童話故事,童話會使孩子們的想象插上翅膀,課文中有好多以童話為題材的故事,教師可利用這些教材,讓學生抓住文白,發揮想象,通過續編童話故事,讓學生生活在童話里,想象在童話里,培養他們愛編故事的興趣。比如學習《狼和小羊》后,可讓學生續編故事結尾:想想狼向小羊撲去,會怎樣呢?狼吃了小羊?還是小羊逃走了呢?如果是逃走了,它又是怎樣逃走的呢?經常進行這樣的想象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對他們的思維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2.模仿繪本,繪編故事
前文提到,繪本故事圖文并茂,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同時,繪本故事會給我們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孩子們學著故事內容模仿創編。例如為孩子們講述《蚯蚓的日記》,讓他們學著故事發揮想象,蚯蚓還會寫怎樣的日記,可以先畫一畫,再學著把自己編的故事簡單地寫下來,像這樣的讀-繪-寫作業,孩子們比較感興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的情感比較容易被激發,思維會更活躍,想象力會更豐富。
3.隨口接龍,創編故事
在平時我們也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自習課時間玩一玩隨口接龍編故事的游戲。比如老師出示幾個事物名稱“鉛筆”、“橡皮”、“尺”,創設一個情境,它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可是有一天,它們家發生了一件事,會是什么事呢?然后請學生發揮想象,你一句,我一句地接著編下去。平時多鼓勵學生天馬行空地“胡編亂造”,解放他們的思維,他們的想象能力就一定能夠提高,然后再加以方法的指導,一定能寫出精彩紛呈,充滿童真童趣的作品。
三、大膽合理,施想象技能
不管是低年級的寫話,還是中高年級的寫作,要想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首先要學會身臨其境。在創作時,把自己置身其中,通過自身感官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并通過心理、動作、語言描寫細膩地刻畫出人物形象,會使文章更有說服力。其次,要想語言生動精彩,富有感染力,離不開修辭手法的運用。引導學生將所要描繪的事物或場景,通過大膽合理的想象,將頭腦中的表象借助修辭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無論是生動的比喻,還是擬人和夸張,無不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總之,想象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想象力的培養方式多種多樣,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有待開發,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把想象的方法滲透在教學活動中,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內容,引領學生從無意想象走向有意想象,才能讓學生不斷創作出富有童真童趣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陳婷.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0):191
[2]劉暢.小學語文情境作文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