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萍
摘 要:前段時間,我們班開始嘗試實行自主午餐模式,我們希望通過改變,能滿足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實現幼兒對生活環(huán)節(jié)自主化管理。
關鍵詞:幼兒生活; 自主午餐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76-002
大班下學期,孩子們的午餐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總有此起彼伏的講話聲,也常常能看到餐盤中的那塊肉不知是哪雙筷子悄悄送進來的,為了緊跟“時代潮流”,落實課程游戲化支架中提出的自助午餐要求,更重要的是讓午餐真正成為孩子們自主管理且有發(fā)展價值的快樂時光。
一、集體討論:關于午餐,我們可以怎么變
自主午餐你想怎么變?為了讓孩子們對自主午餐的內容和形式有清晰的認識,我們聚焦了幾個問題。
1.“餐前可以做什么準備?”
林林:“我們可以介紹菜的營養(yǎng)。”佑佑:“我們放點好聽的音樂。”彤彤:“小組長要先去洗手,先幫大家分筷子。”瑩瑩:“我們等待的時候可以一起念兒歌。”
于是把幼兒眼中“高高在上”的餐車改變?yōu)榉奖阌變河^看的、溫馨的餐臺;把沉重的湯勺改為輕巧方便的湯勺;還有響亮的禮儀兒歌:“農民伯伯謝謝您,種出糧食大家吃;廚師廚師謝謝您,做出美味大家嘗;老師老師謝謝您,天天擦桌拿飯菜;我是文明好寶寶,吃完飯菜身體棒!”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塘幼的進餐小禮儀們吹響了午餐的號角。
2.“自己盛飯菜要注意什么?”
晨晨:“老師,我們要一只手拿好碗,一只手拿好小勺子,慢慢盛到碗里。”
彥彥:“我們要一個個排好隊,先盛飯,再盛菜,然后慢慢走,端到自己桌上。”玥玥:“對,我們還要先拿好碗。”孩子們的討論,奏響了變身前奏曲。討論結束后,孩子們有了新的思考,初步制定了自助午餐的規(guī)則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是他們走向自主選擇的新階段,我們還鼓勵孩子們把討論的結果用表征的方式畫下來,貼在教室里,使大家一目了然,也方便孩子在需要的時候查看。孩子是做中學的實踐者,必須要在實踐中充分的體驗和感知。
3.第一次嘗試
第一天自主午餐,孩子們看到香噴噴的午餐端過來,開心無比。當拿起新添置的勺子,孩子們的臉上皺起了小眉頭,現場各種情況,總的來說,孩子們第一次自己盛裝飯菜,雖不熟練,但顯得很興奮。餐后,孩子們把自己遇到的問題畫了下來,我把解決問題的權力“拋”給幼兒。讓幼兒在交流、討論中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濤濤說:“前面盛菜的小朋友用完后要把勺子靠在盤邊,這樣就不會整個勺子掉下去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開始紛紛說著自己發(fā)現的問題,“我發(fā)現有人裝飯的時候把米撒在了餐桌上。”涵涵解答說:“裝飯的時候,一手拿碗一手拿勺,把碗靠近飯盆,飯就不會撒出來了。”可可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我今天會把飯撒在桌子上,下次我也要試一試這個方法。”
4.第二次嘗試
第二天,餐前三部曲——值日生彥彥播報完營養(yǎng),帶大家念完禮儀兒歌,組長們分筷子,孩子們便一組一組輪流洗手分兩排開始盛飯菜,今天孩子們小心翼翼多了,會把用完的勺子輕輕放在外面的小盤子里,會正確的抓握湯勺,會把碗輕輕湊上去,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盛適合的量。陸陸續(xù)續(xù)的進餐完畢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們的自主收拾的環(huán)節(jié),大伙各自管理著自己的三分地。
推進1午餐需要儀式感——VIP花園餐廳
他們討論選擇在自然角這一塊區(qū)域布置了小餐廳,取名“VIP花園餐廳”。每周選擇一天,全班有一組孩子可以自帶家里喜歡的餐盤,在這里用餐,但是用完餐,必須自己在水池邊清洗干凈小餐盤,保護好帶回家。這樣算下來,每一組1學期可以輪到2-3次帶自己的小餐盤。既滿足了孩子的需要,又鍛煉了孩子保護餐盤,通過自己親手清洗餐盤,激發(fā)小主人翁意識,引發(fā)孩子在家也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推進2 “生日宴”
過生日是每個孩子夢寐以求的日子,每個月也都有過生日的孩子,既然不能一起吃生日蛋糕,那簡單樸素的小儀式還是可以滿足孩子們的,有孩子生日的那一天,孩子們就變換桌子,拼成長桌,為同伴唱生日歌,說祝福語,享受快樂的長桌生日宴,讓孩子體驗集體氛圍給予的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
推進3 “快樂聚餐日”
聚餐日這一天,孩子們規(guī)定大家可以相約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同一組用餐,早上自主選擇共餐人,并插好牌子。讓孩子們深深體驗到與同伴共同生活的快樂,使午餐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歡樂時光。和好朋友共餐時,總能碰撞出一些有趣的話題,于是我們順勢產生了“午餐話題記錄”,孩子們可在餐后根據自己的意愿,以圖畫的形式呈現自己和好朋友的話題內容,便于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推進4 “陪餐日”“弟弟妹妹陪餐日”
如今,每所學校都推出了校長、園長陪餐,上次看到黃老師來我們大8班陪餐,孩子們興奮不已,吃的麻麻香。于是,孩子們想到了每周一天的“弟弟妹妹陪餐日”,前天選出的1名“就餐禮儀之星”提前到陪餐班級聯系好,去陪弟弟妹妹用餐,為弟弟妹妹樹立榜樣作用。
推進5 “我是小當家”
每當周五這一天,每一組都會有一個小當家掛好牌子,圍好圍裙,帶好口罩,為自己一組相親相愛的“家人們”盛飯,更多的是體驗從自我服務轉變?yōu)闉樗朔铡V袊硕Y儀之邦,自古以來一直是全家人都坐在餐桌前才可進餐。所以,孩子們規(guī)定,當家人為所有“家人們”盛好飯菜,大家一起坐下才可以進餐。
二、回顧分享:自主午餐,我們有了新的感受
午餐活動大變身后,我和孩子們坐下來一起聊聊感受。有的孩子說:“可以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用餐,很開心。”有人表示說:“我們一組最喜歡我盛的飯菜,看到他們吃光光,我的心里超級有成就感,現在我在家里天天幫爸爸媽媽盛飯。”還有的表示:“我最喜歡到花園餐廳去吃飯,我會保護好自己帶來的小餐盤,用自己的餐盤感覺特別香,奶奶表揚我把它洗的干干凈凈。”自主的體驗讓他們更加愛上午餐,也更多地感受到了為集體、為他人服務帶來了積極的群體氛圍和同伴關系。
三、梳理反思:自主午餐,我們收獲了新的成長
自主午餐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利,能促進幼兒手部精細動作的發(fā)展,讓幼兒真實地接觸生活情境,獲得生活技能,養(yǎng)成了良好飲食習慣。也讓自己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更加去珍視午餐活動的價值,同時思考可以將孩子們在午餐活動中獲得的經驗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在一日生活其他環(huán)節(jié)鼓勵孩子更多地使用自主選擇的權利,更好地實踐“一日生活皆課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