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華
摘 要:“2+2”現代學徒制項目創造性地采取“畢業前2年+畢業后2年”的四年一貫制聯合培養模式,創新性地培養醫療器材行業特需且緊缺的機機械加工技術人才。解決了企業用人需求的一個痛點,實現了一個突破。
關鍵詞:2+2; 學徒制; 校企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104-001
為適應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現代企業發展需要,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分院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造性地提出了“2+2”現代學徒制項目。該項目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特點,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實施內容
醫療器材行業屬于先進制造業,醫療器材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最精華的部分之一,醫療器材也是一個多學科和多行業交叉的行業,涉及醫學、生物學、機械制造、光電子、激光、電力和人工智能等幾十個學科和行業,它既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又是一個高附加值、高回報率、低耗能、低污染和快速成長的朝陽行業。醫療器材專業既是國家產業發展急需的示范專業,又是與“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密切相關的專業。行業特殊性決定人才培養難度大,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尚未形成。因此,醫療器材行業面臨著比較嚴重的人才短缺狀況,蘇州地區更加如此,旺盛的需求和萎靡的供應形成了鮮明的矛盾。
當前現代學徒制都重視在學校期間的培養,學生畢業了,現代學徒制項目也就完成了,而忽視了學生轉正后的再教育。“2+2”模式,開設醫療器材現代學徒制班,符合市場的需求、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符合家長和就業單位的需求。
“2+2”模式,前兩年學生以學徒的身份參與學徒制的學習,主要學習醫療機械加工相關知識、企業文化等;后兩年以員工的身份進一步參與該項目,通過企業輔助學徒生參與工藝改進項目、回校參加技能提升、參與企業改善提案、回校參加校友關懷項目,不僅實現學徒生的培養,同時呵護了學徒生畢業后的職業發展。實現了崗前知識、崗后任務的融合;機械加工、醫療專業知識的融合,促進了學徒和職工的融合;學校和企業之間教育主體的融合。
二、實施情況
(一)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1.簽訂現代學徒制聯合辦學協議,明確校企職責。學校和企業雙方簽訂“學徒制培訓”項目合作協議,學生(監護人)與企業簽訂學徒協議,明確三(四)方職責、分工以及校企雙方實習實訓場所和實習崗位,探索“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校企合作新機制,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校企雙元和雙主體育人,完成兩年學徒生崗前的專業技能培養方案、兩年的崗后快速職業發展方案,配有額外激勵獎金和企業持續改進項目。
2.校企聯合建設特色學院——精密制造學院,實施雙主體育人。特色學院是以現代學徒制培養作為最終的目標,由校企雙方人員共同開展含聯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參與評價等方面的工作,深入探索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不斷提高育人質量。
3.校企共建共享實訓中心,統籌利用校企實習實訓教學資源。校企雙方發揮各自資金、設備、技術及其它資源優勢,本著“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以智能制造技術為主線,建設學生學徒、教師員工共享的實訓中心,統籌利用校內實訓場所、公共實訓中心和企業實習崗位等教學資源。
(二)校企聯合制定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
校企雙方要構建突出體現“現代學徒制”特色、以校企密切合作為基礎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圍繞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系統設計“校企協同”人才培養目標框架,突出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實現課程內容和職業資格標準的融通;充分發揮學校的課程教學優勢和企業培訓的崗位優勢。
(三)校企雙導師隊伍建設
建立校企雙導師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管的管理機制。每年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培訓項目,促進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及科研能力提高。企業工程師把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及方法等更好的融入到現場的教學當中,使學徒們能夠快速的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方式。學徒在企業實習期間,公司采用“一對一”導師模式結對輔導。校企雙方定期召開專家委員會會議,對導師選拔、考核、培養、職責、待遇、雙向掛職鍛煉、聯合技術研發、專業建設等內容進行研討,不斷完善雙導師隊伍建設相關激勵制度和考核獎懲政策。
(四)形成“ISO13485:2016”為工作指導的全過程現代學徒制育人體系
基于“ISO13485:2016”,進行專業整改,完善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逐步形成符合醫療器材行業要求的教學材料,培養符合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人才。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其醫療行業職業素養。根據ISO13485:2016(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于法規的要求)的核心內容,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GMP(生產制造規范)意識,主動適應醫療行業的行業要求,不但從課件上主動加入醫療器材行業知識和規范,同時在實踐課上不斷強化學生對醫療器材行業知識的應用和理解,使得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逐步變成習慣,最終成為素養。
三、創新點
這個“2+2”模式解決了一個痛點:學習機電專業的技術人員,不懂醫療器材;學習醫療器材專業的技術人員,不懂機械加工。
實現了一個突破:突破了目前大多數院校現代學徒制項目“到畢業截止”的局限性。在學生畢業上崗后、繼續培養兩年,不僅將學徒“扶上馬”,還再“送一程”。
完成了四個融合:學校與企業融合;學徒與職工融合;職前與職后融合;機電技術與醫療器材技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