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東江名車專修廠 葉正祥

故障現象一輛2010款寶馬320i車,搭載N46發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4.5萬km。車主反映,該車發動機加速無力,且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
故障診斷接車后試車,確認故障現象,與車主所述一致。用故障檢測儀(ISTA)檢測,發現發動機控制單元(DME)中存儲有故障代碼“002868 DME電子氣門控制系統(VTC)伺服電動機,不靈活性”(圖1);執行檢測計劃(圖2),提示檢測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電壓、相關導線和導線連接器、VTC伺服電動機,以及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

圖1 DME中存儲的故障代碼(截屏)

圖2 執行檢測計劃的結果(截屏)
查看VTC伺服電動機控制電路(圖3),得知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由熔絲F01和可調式氣門機構繼電器提供。用萬用表測量可調式氣門機構繼電器端子2處的電壓,為12 V,正常;為防止該電壓為虛電,分別從起動機供電處和可調式氣門機構繼電器端子2處取電,為試燈供電(圖4),發現試燈亮度一致。由于起動機能正常工作,說明起動機供電處的電壓不會是虛電,對比試燈亮度,判斷可調式氣門機構繼電器端子2的供電正常。接著目視檢查DME導線連接器、VTC伺服電動機導線連接器及相關線路,未見異常。按照檢測計劃提示(圖5),拆檢VTC伺服電動機,檢查偏心軸嚙合和VTC伺服電動機蝸桿傳動裝置是否損壞,發現VTC伺服電動機是新的,且蝸輪無異常磨損(圖6)。與車主溝通得知,前不久該車因該故障在其他維修廠更換過一些部件,但故障未能排除。

圖3 VTC伺服電動機控制電路

圖4 用試燈測試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

圖5 檢測計劃提示拆檢VTC伺服電動機(截屏)

圖6 VTC伺服電動機蝸桿和蝸輪均正常
繼續根據檢測計劃提示(圖7),在完成上述檢測且未發現異常后,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能夠看到VTC伺服電動機在動作,但系統提示無法完成學習。另外,每次清除故障代碼“002868 DME電子氣門控制系統(VTC)伺服電動機,不靈活性”后,只要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此故障代碼就會再現。重新整理維修思路,推斷還是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的條件未滿足。難道在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時,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出現了異常?再次從可調式氣門機構繼電器端子2處取電,為試燈供電,發現在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時,試燈亮度無變化,由此判斷此時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是正常的。難道是之前更換的VTC伺服電動機有問題?此時決定使用示波器檢測VTC伺服電動機在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時的供電電壓和工作電流。

圖7 檢測計劃提示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的條件(截屏)
將探針連接在可調式氣門機構繼電器端子2處,將電流鉗連接在VTC伺服電動機導線連接器X6353端子1與DME導線連接器X60004端子6間的紅色導線上,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測得的波形如圖8所示。分析圖8可知,VTC伺服電動機開始工作瞬間的電流約為60 A,此時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電壓瞬間降低至約4.6 V,且持續時間非常短暫,約為4 ms,而當VTC伺服電動機的工作電流降至30 A左右時,供電電壓基本穩定在12 V左右,這就是為什么用試燈發現不了電壓異常降低的原因。分析認為,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電路存在虛接,當電路中有大電流時,供電電路出現明顯壓降,導致VTC伺服電動機供電不足,無法完成VTC極限位置學習。

圖8 故障車VTC極限位置學習時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電壓和工作電流波形(截屏)
分段測量VTC伺服電動機供電電路,將故障點鎖定在蓄電池旁的紅色VTC伺服電動機供電導線(圖9)上。用手輕輕拽動該供電導線,導線突然被拽出(圖10),且斷口部位的導線氧化腐蝕嚴重。從導線斷口來看,在導線未被拽斷前,導線斷口處的銅絲只有小部分處于接通狀態,而大部分銅絲早已氧化腐蝕斷路。

圖9 蓄電池旁的紅色VTC伺服電動機供電導線

圖10 被拽出的VTC伺服電動機供電導線
拆下蓄電池,發現蓄電池安裝座內有積水(圖11),且VTC伺服電動機供電導線的銅接頭氧化腐蝕嚴重。詢問車主得知,前陣子下雨天后備箱沒有關好,懷疑雨水是那一次進入蓄電池安裝座內的。為保險起見,將后備箱關好,進行淋水測試,確認后備箱不漏水,說明蓄電池安裝座內的積水正是上次后備箱沒有關好時進入的雨水。

圖11 蓄電池安裝座內有積水
故障排除更換銅接頭,并用錫焊將導線內的銅絲與銅接頭焊接牢固(圖12)后裝復試車,VTC極限位置學習順利完成,發動機加速正常,故障代碼002868不再出現,故障排除。VTC極限位置學習時測得VTC伺服電動機的工作電壓(此時測量的電壓為VTC伺服電動機兩端的電壓,與之前的供電電壓不同。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電壓直接提供給DME,由DME控制VTC伺服電動機的工作電壓)和電流波形如圖13所。分析圖13可知,DME以占空比的形式向VTC伺服電動機提供工作電壓;VTC極限位置學習時,VTC伺服電動機向正反2個方向運轉,整個學習時間持續3 s左右。

圖12 更換并修復后的銅接頭

圖13 正常車VTC極限位置學習時VTC伺服電動機的工作電壓和電流的波形(截屏)
編者按
本案例的故障點很簡單,就是線路虛接,但診斷起來卻讓維修人員下了很大功夫,究其原因,主要是故障并不持續存在,只在VTC伺服電動機開始工作的瞬間出現,且持續時間很短。在測量VTC伺服電動機的供電時,雖然維修人員已經有意識地用試燈進行測試,以防供電線路虛接,但是試燈的工作電流較小,不會使虛接部位產生明顯壓降;而即使在執行VTC極限位置學習時,故障再現了,且維修人員用試燈進行了測試,也無法捕捉到故障現象,因為持續時間太短。這一方面說明,在診斷不持續存在的故障時,再現故障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說明,選用正確的診斷工具捕捉故障信息也十分關鍵。
大多數所謂的疑難雜癥,往往并不是故障本身有多復雜,而是受技術資料、原理理解、診斷思路、診斷工具等限制,使維修人員漏考慮了某種可能或無法捕捉有效數據,從而陷入維修困境。如何突破這種困境呢?這正是我們推崇“汽車免拆診斷”維修理念(了解全面的故障現象,確定合理的維修思路,選擇合適的診斷工具,采集有效的故障數據,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避免盲目拆裝與更換,快速精準地找到故障點)的源動力。我們想讓廣大維修人員養成一種良好的維修習慣,充分利用診斷工具,能定量分析的,盡量不要定性分析,因為控制單元無論是處理接收的信號還是發送控制指令都是定量的。能站在控制單元的角度去分析故障,故障就算解決了一半。
你可能會覺得疑難雜癥畢竟占少數,但當你習慣于定性分析故障的思維后,有些故障真的會讓你修到“懷疑人生”。當一輛故障車由你來維修時,“我修修看”“我能修好”是2種體驗,也代表了2種能力,而我們期望你們都能底氣十足地對車主說“你的車我能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