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娜 路峰 崔高飛
摘 要 根據我國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現狀,分析當前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政府部門不夠重視、資金缺乏、檢驗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提出了加強重視、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并完善監管制度、強化監管并全面落實責任、建立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強化部門合作、提升檢驗能力等加強糧食質量監管工作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2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30
糧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和戰略物資,糧食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是最大的民生問題[1-2]。近年來,糧食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們對糧食食用安全的訴求日益強烈。因此,如何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切實保障糧食質量安全,是糧食行政部門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3-4]。
1 糧食質量安全現狀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化工、冶煉、礦山開采、交通運輸等引起的“三廢”排放造成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污染,再通過污水灌溉、雨水和大氣沉降使得重金屬在土壤中積累,通過作物的吸收和富集而造成糧食中重金屬污染[5]。同時,在農業種植過程中過度使用化肥、除草劑等也造成了田間污染,如大量使用氮、磷、鉀肥致使土壤嚴重酸化,造成土壤重金屬自然本底值過高。此外,急劇增加的汽車尾氣排放量也是導致糧食重金屬污染的重要原因。
氣候異常加上極端天氣的增多,如低溫、寡照、旱澇、風、雹、霧霾等對糧食的生長和收獲后的儲存都帶來不利影響,易導致糧食生霉、霉變,從而產生真菌毒素超標。糧食加工企業為迎合消費者對食物“色、香、味”等的要求,在加工過程中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使用未經批準的非法添加劑,如在小麥加工中用過氧化苯甲酰作為增白劑,在大米加工中添加色素或香精。還有的在糧食中摻偽、勾兌,以次充好,以陳頂新。此外,越區種植雖然使得糧食產量增加,但也增大了糧食含水量,且導致糧食成熟度差,易形成高水分糧,收儲難度大,收獲后易出現霉變。東北地區種植面積大,數量多,而由于經濟的發展以及其他原因導致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對收獲的高水分糧食不能及時晾曬整理,并且在家里儲存管理不當,極易造成糧食生霉、霉變引發真菌毒素大量繁殖。以上各項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糧食質量,因而,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尤為重要。
2 當前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2.1 政府部門對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不夠重視
相關政府部門對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缺乏足夠的認識,不夠重視。現階段,我國涉及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政府部門在職責上不明確,多個部門分頭管理產生交叉重疊,在監管的某些環節未能實現無縫對接,還有些環節沒有部門監管,形成監管盲區,監管較為混亂。此外,各職能部門之間還缺乏溝通和信息交流,協調聯動性不強,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
2.2 糧食收儲企業質量安全意識不強
糧食收儲企業作為糧食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主體,沒有真正落實屬地化和主體責任,質量安全意識不強,對糧食入庫、出庫質量把握基本憑經驗和感覺,對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
2.3 資金缺乏
當前,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基礎條件非常薄弱。檢驗儀器設備落后,特別是承擔主渠道收購政策性糧的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儀器設備缺失嚴重,且多為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品,設備陳舊、老化嚴重。近年來,稻谷重金屬和玉米真菌毒素超標現象嚴重,為了應對現場快速篩查,一些重金屬快速檢測儀和真菌毒素快速檢測儀已批量投入市場,而多數收儲企業由于缺乏資金再加上重視不夠,基本沒有配備相應的快速檢測儀器設備,造成了監管上的盲區。
2.4 檢驗人員素質不高
檢驗人員整體技術水平較低,只能檢驗簡單的常規質量指標,不具備檢驗儲存品質指標和衛生指標的能力。此外,當前的檢驗人員老齡化嚴重,檢驗力量薄弱。
3 強化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對策
3.1 政府部門應加強重視
各級政府對當地糧食安全負總責,進一步強化職能,提高認識,站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強對糧食質量安全的監管。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是政府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把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把工作責任落到實處,以突顯糧食部門公共服務的職能。
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監管制度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監管制度是建立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基礎和法律保障。為了保證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到位,要從法律或者行政命令層面明確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在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中的管理職能,從法律層面對可能影響糧食質量安全的相關環節進行具體規定,一旦違法立即制裁,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建立糧食污染預防制度、污染糧食重大事故應急處置制度、糧食安全可追溯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
3.3 強化監管,全面落實責任
1)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對糧食安全責任考核,認真落實糧食質量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落到實處。2)要落實領導責任,做好分級工作,明確責任人。3)各級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要按照規定切實履行職責,認真落實種植、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監管工作。4)要加大糧食質量安全行政問責力度,嚴肅追究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失職瀆職行為,要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糧食質量安全。
3.4 建立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
建立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是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措施。加強對糧食收購、儲存、加工、運輸和政策性用糧購銷活動中糧食質量和衛生安全的監管,有利于及時發現糧食質量與衛生安全隱患,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從源頭上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因此,應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形成“機構成網絡、監測全覆蓋、監管無盲區、系統無風險”的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
3.5 強化部門合作,爭取支持
糧食質量安全是一項社會化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需要政府、企業及相關行業的全體努力,從而構建起全社會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應加強糧食部門與農業、環境、質檢、工商等有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爭取政府和相關部門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履行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爭取財政資金投入。
3.6 增加投入,提升檢驗能力
提升檢驗監測能力的重點是人才和儀器設備的投入。因此,要花大力氣抓好糧油質檢人員的培養和引進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糧油質檢隊伍。要不斷更新檢測儀器設備,以適應新的糧油檢測技術發展,確保檢得出、檢得快、檢得準,為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慶娥,楊軍.我國糧食質量安全現狀與監管體系對策分析[J].糧油食品科技,2014,22(4):72-75.
[2] 覃世民.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現狀、形式及對策[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2,37(2):23-25.
[3] 翟志芳.我國糧食安全現狀、挑戰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4,16(4):36-40.
[4] 朱新華,趙云芳,王吉富,等.加快完善糧食質量安全監管體系[J].中國糧食經濟,2014(2):48-50.
[5] 王利紅,尹西翔,李賽鈺,等.重金屬污染與水稻食用安全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22):291-292.
(責任編輯:趙中正)
收稿日期:2019-07-15
作者簡介:喬麗娜(1980—),女,遼寧丹東人,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糧油檢驗及質量管理。E-mail: 2915879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