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苗 張熳 張飛翔 李霖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其中產業興旺是第一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產業發展得以實現,村干部的個人能力與綜合素質起著關鍵作用。為充分發揮村干部的“領頭雁”作用,針對村干部在產業發展中勝任力現狀,提出提升勝任力的措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關鍵詞 鄉村振興;村干部;勝任力;河南省清豐縣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48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放鄉村生產力,大力發展鄉村生產力,更要充分發揮基層村干部“排頭兵”的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河南省清豐縣以“黨建+扶貧+食用菌”模式為依托,抓住時機,在全縣17個鄉鎮中建立基地,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并取得一定成效。村干部作為一線干部,在產業振興中發揮出“領頭雁”作用,主動參與投資建設,付出時間與精力帶領本地群眾探索產業發展的道路。但是在實地走訪中發現,各菌棚基地發展狀況不一,究其原因是村干部的勝任力在產業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1 清豐縣村干部勝任力現狀
1.1 專業技術掌握不足
發展初期,清豐縣食用菌種植以平菇為主[1],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獲得經濟利益,食用菌種植戶們紛紛調整種植結構,栽培了眾多兼備食用性與藥用性的珍稀食(藥)用菌。村干部作為主要負責人更是面臨了新一輪的嚴峻挑戰。面對從未種植過的珍稀食(藥)用菌,村干部大部分不了解種植環境,沒有相關栽培經驗,缺乏相應技術,出現菌棚不出菇或者出菇量少的情況,對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針對上述情況,政府專門組織專題技術培訓,邀請農業專家對口講解技術,為種植食用菌帶來技術支持,逐步突破專業技術的限制。根據調研,清豐縣目前在試點基地建設菌菇烘干廠房,為解決食用菌的保存以及深加工技術的難題做出努力。
1.2 綜合管理能力欠缺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需要進行綜合的管理。雖然縣委縣政府有相關的政策支持發展產業,但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畢竟處于初始階段,經驗尚且不足,更多的時候需要自負盈虧。1)村干部作為投資人,同時承擔著所建菌棚的領導者、管理者、技術員、員工等多種角色,這就要求村干部具有更高的綜合管理能力。在與種植菌菇相關的技術管理方面,容易因管理不當造成產量低于預期效果的現象;在對菌棚工人的人員管理方面,由于村干部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知識,相關的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會出現勞動效率下降、工資發放不明確的問題;在對成品蘑菇的銷售管理方面,由于村級基地菌菇的銷售渠道較為匱乏,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的溝通,打開銷路,同時憑借降低定價吸引客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經濟效益。2)村干部作為本村的基層干部,承擔著本村村務管理的職責,由于學歷知識等的局限,對村集體流轉用地的管理缺失長遠規劃能力,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
1.3 政治引領能力較弱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之后,中央又發布了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強調了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這些政策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保障,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為村干部樹立了嚴苛的工作標準。廣大鄉村干部的政治引領能力是使國家政策得到有效執行的保障和必要準備。2019年,自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換屆以來,清豐縣村干部的年齡結構、學歷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縣委縣政府開展一系列專題培訓,內容涵蓋黨的十九大精神、鄉村振興戰略、食用菌種植等十多個方面,為提升新一屆村干部的能力做出諸多努力。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部分村干部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有些應接不暇,把握和執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政策的能力存在提升的空間。
1.4 創新發展思想不夠
自2016年清豐縣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以來,當地涌現出一批敢為人先、積極創新的優秀村干部,其中,馬莊橋鎮趙家村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創新種植雞樅菌模式,實現全村貧困人口脫貧。韓村鎮西趙樓村則是建設烘干廠房,并努力爭取各界支持努力延長產業鏈,衍生更多經濟效益。但是,個別村干部因自身思想較為固化,在新形勢下難免會出現創新發展思想不夠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個別村干部只是按照上級的安排部署開展日常工作,缺少主觀能動性,不能主動創新發展思路;2)部分村干部欠缺發展能力,這些村干部熱情很高,但經營管理經驗不足,可能出現虧損現象[2]。
2 提升村干部產業發展勝任力的措施
2.1 組織進行技術探索,建立經驗交流機制
食用菌生產的關鍵問題之一是技術問題,科學的技術是實現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保證,否則很難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食用菌產業普遍出現“一年贏、兩年平、三年虧、四年窮”的怪圈,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種植者過于相信經驗,缺乏開拓創新。因此,政府需要繼續組織食用菌業界探索新技術,讓村干部和一線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探索技術在食用菌產業的重要性,并為相關活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另外,重視在生產中繼續學習技術,政府可以開展“干中學”相關技術培訓和交流機制。加強各個村干部關于產業發展的交流與合作[3],讓他們學習彼此食用菌基地建設的成功經驗,不斷提升專業技術的掌握能力,從而提高食用菌的栽培效益。
2.2 積極開展能力培訓,引導干部自主學習
管理者的綜合管理能力對產業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村干部在管理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其綜合管理勝任力的提升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由政府主導,積極拓寬培訓模式,針對村干部的綜合管理能力以及專業技術能力開展培訓,同時加強村干部學習的自主性,多角度、全方位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管理能力。具體而言,政府應拓寬與農業、管理方面有著優勢學科的大學合作渠道,以校地合作的方式開展技術培訓、專題講座來引導村干部系統化地學習管理知識;同時組織鄉鎮菌菇發展基地向縣內食用菌現代化種植公司學習現代化的種植管理經驗,交流技術方面的問題。在引導村干部自主學習方面,政府要做到以下3點:1)為村干部自主學習提供必要設備和其他支持;2)督促各村干部學習并應用菌菇的相關種植管理技術,對產業各個環節做好相關記錄;3)鼓勵他們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管理心理學有關課程并將其運用到員工管理中,引導村干部咨詢相關專家制定員工管理制度并將其模式化。
2.3 重視加強政策學習,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加強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基層村干部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習政策理論對指導實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帶頭學習黨的基本路線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方針,深刻領悟精神實質,不斷提高自身貫徹與執行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服務人民群眾的實踐中,貫徹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里,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學習與運用、言論與行動的統一[4]。
2.4 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自身創新能力
村干部要深入學習中央出臺的有關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和當地相關配套措施,積極配合戰略實施,適時建設適合本村發展的集體產業,發展成果共享,助力產業興旺。在個人主觀上,1)要端正態度,堅定理想信念,認識到自己身上所肩負的使命,運用多種方法提高自身素質;2)要培養創新理念,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要客觀看待風險,有敢于承擔風險的勇氣;3)要落到實處,村干部要積極參與培訓活動,同時展開自主學習,培養自身創新能力。當前各級政府都積極開展了基層干部相關培訓并配備了遠程學習設備,村干部應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并充分利用學習資源,提升村干部促進集體產業發展的能力。
3 結語
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最直接的經濟來源,關系著農村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關系著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干部綜合能力在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清豐縣“黨建+扶貧+食用菌”產業建設的進程中,需要政府與村干部繼續做出努力,政府組織進行技術探索,建立經驗交流機制;積極開展能力培訓,引導干部自主學習。村干部重視加強政策學習,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自身創新能力。相信在各個方面人員的努力下,清豐縣村干部的能力必將繼續提升,為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 佚名.清豐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及對策[EB/OL].(2012-10-26)[2019-06-26].http://www.doc88.com/p-1952978304459.html.
[2] 劉向陽.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J].江蘇農村經濟,2013(1):16-17.
[3] 劉維佳.村域社會資本視角下村干部職能轉變的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4.
[4] 佚名.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EB/OL].(2018-10-12)[2019-06-26].https://www.taodocs.com/p-163786418.html.
(責任編輯:趙中正)
收稿日期:2017-07-16
作者簡介:田利苗(1998—),女,河南濮陽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E-mail: 150832262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