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 國鈞翔 曲朗崧



摘 要 木耳不僅可作為一種營養豐富、滋味鮮美的副食品,還有很好的醫療和藥物作用,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避免木耳的營養成分減少,在采摘時需要培育者時刻關注其生長情況。目前,在采摘過程普遍使用大量的人力。針對此問題,研究并設計了一種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能夠解決消耗大量人力、效率低等問題,同時可以對木耳進行噴霧澆灌,讓木耳能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提高木耳產量,進一步減少損失。
關鍵詞 木耳采摘;機械設計;自動化設備
中圖分類號:S233.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64
目前,木耳大部分的采摘工作都是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人工采摘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對采摘時間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采收時間以晴天早晨或雨后初晴,在耳子還處于潮軟狀態時最好。因為新鮮木耳含水多,所以采后要攤放于竹簾或席子上,置于陰涼通風處,這樣又無形中給人工采摘增加了工作量。
近年來,國內外已經研發出許多自動化設備,如木耳種植機、洗木耳機、木耳包裝機等,但木耳采摘時不僅不能破壞木耳的培養袋,還要區分木耳的大小,因此木耳采摘機的研發還極少有人嘗試。
1 設備概要設計
木耳自身的特殊性,導致它必須要晾曬干后才能儲存,但同時木耳成熟在雨季,雨水能夠幫助木耳更好地生長。多雨天氣時無法將木耳及時晾曬干,同時由于木耳成熟期的采摘周期比較短,這就迫使種植者需要雇傭大量的工人,導致木耳流入市場的價格上升。
為解決以上問題,擬開發一款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解決消耗大量人力、效率低等問題,同時可以對木耳進行噴霧澆灌,提高木耳產量,降低木耳培育成本。該款收獲機上的采摘手成橫排分布,用來掌控木耳袋,進行提拉和旋轉,使用上端封閉,下端敞開的空心圓柱,自上而下對木耳袋進行“包含”,完成木耳采摘,下方有托盤對木耳進行分離收集與烘干,在機器后方還具有旋轉式的澆灌設置,完成澆灌培育,使種植戶可以不用費力的彎腰采摘,提高效率[1-2]。木耳采摘機側視圖見圖1,三維描繪圖見圖2。
2 工作原理
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其核心是有3×6個可伸縮性抓手,在工作時18個抓手先下移動抓取木耳袋,在完成抓取木耳袋以后抓手向上移動,抓手上方的較大的圓柱形物體向下移動。因為成熟的木耳根部與木耳袋的連接并不是很牢固,這時圓柱形物體給木耳一個較大的力,這樣就迫使木耳從木耳袋上脫落下來。木耳在脫落以前是篩選網從木耳收集箱中伸出,這樣就能接住下落的木耳。在接收木耳的工作完成時,篩選網重新回到木耳收集箱中,并將木耳放置在木耳收集箱中準備下一次工作。在所有工作完成后,抓手將木耳袋重新原處,這樣就算完成一個工作周期。在完成一個工作周期后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向前移動,在移動時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下方的噴水裝置向下噴水來灌溉采摘過的木耳袋,這樣就不會影響木耳袋下次的采摘。
該木耳培育收獲機在使用時,因為木耳袋成圓柱狀,并且在排列木耳袋時期,應按照一定間距進行排列,機器上的采摘手呈橫排分布,有若干排,每排有若干個,機器上橫排分布是固定的可上下伸縮的抓手,用來掌控木耳袋,進行提拉和旋轉,將木耳袋拿起后,并緩慢旋轉,旋轉的過程中方便采摘。同時抓手上有一個與木耳袋直徑略為相近的末尾部(底部)有鋒利刀刃的上端封閉,下端敞開的空心圓柱,自上而下對木耳袋進行“包含”,這樣就采摘完成,下方有托盤進行從里到外的伸縮,不影響采摘過程,托盤還分上下兩個,對相對有大小分別的木耳進行分離收集與烘干。
3 結語
本文研究并設計了一種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能夠解決消耗大量人力、效率低等問題。當托盤完成采摘收縮到里面對木耳進行收納的空間里還安放兩個小型風扇機,加快了木耳的風干,人只需要在操作臺上操作即可,車的一次制動距離是成列兩袋之間的距離,在機器后方還具有旋轉式的澆灌設置,這樣在采摘的同時又完成了澆灌,人們不用費力地彎腰采摘,采摘速度也會
加快。
參考文獻:
[1] 閆瑞濤,周忠寶,黃瑞海,等.牡丹江市食用菌機械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10):111.
[2] 胡福志,周忠寶,韓瑞寶,等.牡丹江地區黑木耳菌袋全自動窩口機的研制設想[J].科技視界,2014(21):51.
(責任編輯:趙中正)
收稿日期:2019-07-15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多功能木耳培育收獲機”(2018102
22036)。
作者簡介:王盼(1998—),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木耳采摘。E-mail: 11381236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