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 胡雅
摘 要 隨著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新增耕地雖日趨增多,但質量不高,主要是因為覆土土源來自生土,土壤熟化過程時間久,見效慢。果渣發酵后產生的有機肥營養豐富,有利于加快土壤熟化進程,但施用果渣有機肥會導致土壤酸化,據此,可嘗試將果渣有機肥用于鹽堿地改良。
關鍵詞 果渣;生土;熟化;鹽堿地
中圖分類號:S156.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88
1 生土熟化和鹽堿土改良研究價值
1.1 生土和熟土概念
生土具有母質屬性,物理狀態不佳,營養元素不協調,尤其是有益微生物缺失,缺少內生物小循環機制,缺少抗生機制。而熟土是具備生物循環功能,有抗生功能的土壤。
一般而言,耕作層土壤經過人為耕作、施肥,土壤熟化程度高,土壤疏松,結構較好,較易耕作,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肥力較高,屬于熟土。而宅基地土地和犁底層以下土壤熟化程度低,較緊實,結構差,難以進行耕作,通氣透水性差,肥力較低,這部分稱為生土。對于野外的自然土壤,表面分布有大量植物根系的疏松表層可劃為熟土,下面緊實的植物根系很難扎入的這層土即是生土。
1.2 生土熟化研究價值
生土熟化是生土逐漸向熟土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在自然條件下十分漫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農村正面臨幾千年來未曾經歷過的工業化、城市化浪潮沖擊。經過30多年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我國目前已經由一個“鄉土中國”轉型為“城鄉中國”。2015年,我國以常住人口統計的城市化率已達56.1%,“城鄉中國”將是我國在相當長一個時期的基本經濟特征,農業的進一步轉型與變革是這一階段性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整治是實現農業和鄉村轉型的重要政策安排[1]。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多為生土,研究生土熟化對提高新增耕地質量、增加糧食產量、提升農民收入有著重要意義。
1.3 土壤鹽漬化及其改良價值
土壤鹽漬化是全球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全球約7%的土地受到鹽堿化的威脅,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擴大[2]。我國土壤鹽漬化嚴重,所占面積大、分布范圍廣,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威脅。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我國鹽漬土總面積約3 600萬公頃,占全國可利用土地面積的4.88%。耕地中鹽漬化面積達到920.9 萬公頃,占全國耕地面積6.62%[3-4]。土壤鹽漬化改良對我國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 果渣在生土熟化中的應用
目前,對于建筑行業生土熟化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生土結構、改性、力學、抗震等方面[5-8],而對于農用地生土熟化的研究相對較少。李鴻恩[9]認為,重施肥料,深耕碎土,精細整地,選種適宜作物,適當加大留苗密度,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綜合運用得當,就能達到當年平地、當年穩產增產的目的。蘇志峰等[10]認為,當年生產見效并改良生土的最佳施肥方式是農家肥或NPK肥深施40~60 cm。
果渣是指植物的果實經過壓榨,以提取其汁液或油分之后,所余下的固態部分,包括果皮、果肉、果籽、果梗等。李泓輝等[11]以“果渣發酵黃腐酸技術”為基礎而開發出的新型土壤改良劑配合肥料,應用于新修農田快速生土熟化效果良好。劉霄飛等[12]采用果渣發酵黃腐酸為載體的黃腐酸土壤改良劑,開展了新增耕地生土快速熟化技術研究,改良效果顯著,但從實驗統計數據分析,添加后土壤有酸化趨勢,且隨添加量的增加,酸化越明顯。曾詩媛等[13]通過大田試驗研究了黃腐酸鉀和鈣鎂磷肥配施對山核桃樹木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施用黃腐酸鉀和鈣鎂磷肥組合處理最優。由此說明,果渣發酵產生的黃腐酸改良劑對土壤熟化有一定的積極效應。
3 果渣在鹽堿土改良方面的應用
土壤鹽漬化形成的主要單項因子有水、鹽、植被和遺留的有機質,培肥改土和加厚熟土層是農業措施的中心內容,以水、肥(有機質)為中心的綜合措施才能徹底改良鹽堿土[14]。
鹽堿地改良一般選用脫硫石膏[15-18]、蘇打[19-20]、腐植酸[21-22]、乙酰化葡萄糖[23]、乳酸菌[24]等改良劑,使用果渣發酵產生的改良劑應用較少。有學者在黃綿土中添加果渣發酵產生的黃腐酸高效土壤改良劑Ⅱ型(有機質≥45%,N+P2O5+K2O≥5%)50 kg和Ⅰ型(腐植酸≥40 g·L-1,
N+P2O5+K2O≥200 g·L-1)20 kg、30 kg、40 kg,且隨添加量的增加,酸化越明顯,隨著改良劑量的增加,pH從添加前的8.09分別降低為7.73、7.61、7.46[12],因此可嘗試將果渣發酵產生的改良劑應用于鹽堿地改良。
參考文獻:
[1]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國土地整治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2] 李建國,濮勵杰,朱明,等.土壤鹽漬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熱點[J].地理學報,2012,67(9):1233-1245.
[3] 王佳麗,黃賢金,鐘太洋,等.鹽堿地可持續利用研究綜述[J].地理學報,2011,66(5):673-684.
[4] 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中國土壤[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5] 雷志君,張坤,楊戰社,等.不同養護齡期生土基材料力學性能及關系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9(2):11-15.
[6] 楊永,張樹青,榮輝,等.石灰基材料對生土改性效果及機制研究[J].功能材料,2019,50(4):4067-4073.
[7] 任小田.改性生土磚力學及熱學性能的多因素作用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19.
[8] 張波.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生土建筑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技術,2019,50(6):682-684.
[9] 李鴻恩.“生土”的農業生產特性及培肥措施[J].土壤肥料,1990(4):5-8.
[10] 蘇志峰,宗毓錚,楊珍平,等.當年肥料深施對生土棉花根-冠-土系統建成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6(1):218-224.
[11] 李泓輝,姚鵬飛,李肯唐,等.渭北地區新修農田生土熟化技術試驗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4(5):120.
[12] 劉霄飛,劉永鵬,崔征良,等.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生土快速熟化技術試驗研究——以延安市治溝造地項目為例[J].西部大開發(土地開發工程研究),2018,3(4):35-38.
[13] 曾詩媛,丁立忠,馬閃閃,等.施用沼渣、黃腐酸鉀、鈣鎂磷肥對退化山核桃林的改土和增產效果[J].江蘇農業學報,2019,35(3):618-623.
[14] 陳恩鳳,王汝鏞,王春裕.有機質改良鹽堿土的作用[J].土壤通報,1984(5):193-196.
[15] 杜雅仙,馬凱博,康揚眉,等.脫硫石膏與結構改良劑配合施用對鹽堿地土壤的改良和枸杞生長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8(21):129-135.
[16] 龐文強.鹽堿地不同改良劑及種植方式對甜菜生長的影響[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8.
[17] 宋沙沙,茍宇波,何欣燕,等.改良劑對鹽堿土的改良效應及垂柳生長的影響[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7,39(5):89-97.
[18] 沈婧麗,王彬,田小萍,等.不同改良模式對鹽堿地土壤理化性質及苜蓿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6,45(6):45-50.
[19] 李健,郭穎杰,王景立.東北蘇打鹽堿地改良技術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1):21-24.
[20] 向美琦,姜立民,王景立.蘇打鹽堿地改良劑噴施自潤式減阻深松機的設計與試驗[J].農機化研究,2019,41(7):166-170.
[21] 陳曉剛.天隆腐植酸肥在加工番茄上的應用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0,33(3):63-64.
[22] 白瑞芳,樊慶魯.腐殖酸專用肥在加工番茄上的使用效果試驗[J].石河子科技,2010(4):7-8,19.
[23] 杜康瑞,段喜明,趙晉忠,等.鹽堿地改良劑與肥料混施對土壤pH值及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9,34(3):180-185.
[24] 侯景清,王旭,陳玉海,等.乳酸菌復合制劑對鹽堿地改良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9,50(4):710-718.
(責任編輯:劉昀)
收稿日期:2019-07-13
基金項目: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部科研項目(DJNY
2019-27);地質調查創新平臺評估與成果轉化項目“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前沿發展研究與人才培養”(CDD1918-10);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鹵泊灘鹽堿地蓄水模式下鹽分彌散機理研究”(2018JM402)。
作者簡介:魏靜(1988—),女,陜西渭南人,碩士,工程師,從事土地整治。E-mail: 4623126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