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緒剛 遼寧何氏醫學院
如今,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電子信息應用于各個方面,傳統的公共空間由物質空間逐漸的變為非物質空間。傳統的公共藝術的概念也逐漸的發生著變化,數字媒體技術在公共空間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數字信息技術在公共設計的區域中逐漸的占有一席之地。人們將藝術的設計和藝術欣賞有室內轉移到了室外,所以,視覺圖像資源在公共藝術的廣泛應用也越來越廣。因此,各類藝術創造者開始將目光由室內轉移到了室外,轉移到了城市公共藝術設計中,而且,數字媒體藝術多媒融合的傳播手段以及材料的多種可選性,這些都給藝術家們提供了無限的創造可能。實現了數字信息技術和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的完美融合。
互聯網的誕生,標志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它使人們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了,并且改變了原來的社會關系。人們期待已久的“公共空間”終于變成了現實。互聯網在全球的廣泛應用、衛星技術的蓬勃發展、移動通信的普遍化讓人們的溝通越來越方便。虛擬空間變得不再“虛擬”了,它逐漸的融入到現實生活中來,不論我們在哪個地方、在哪個時間段,我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接收到信息。數字和媒體藝術正在重建公共空間。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在原有的公共空間的基礎上逐漸擴大,現在數字技術的覆蓋面現在已經普及到了全球。第二,不同人群之間的交互性加強了。從前的公共空間僅僅是簡單的單向式交流,最多的交互式交流只有當人們聚集在一起時才會發生。現在,即使距離再遠,我們也可以通過手機的電話、短信,或者是QQ、微信等實現實時交流。所以說,人們之間交互性得到了加強。
如今,在公共藝術創作中最常見的技術就是全息攝影。全息攝影的核心技術就是利用半透膜薄膜的反射功能。這種半透膜薄膜具有反射功能,利用半透膜薄膜進行投影反射,人們就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投射上的圖案。另外,這種半透膜薄膜還可以透過部分的光,有這部分透過的光就可以看到幕后的事物,如果透過的光線很暗時,這種半透膜薄膜的可見度就會很差,投影的團就會很科幻,就像是在空中能夠懸浮一樣。例如,夜市里的顯示屏上,就是利用全息攝影的技術,利用計算機軟件將我們想要表示的效果輸入到電腦里,然后在進行后期處理,最后,在真實的環境下,作品很好的在環境中顯示出來,全系攝影的效果完美的表現出來。
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各種表現方式層出不窮。而在公共藝術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互動性。公共藝術作品是以數字媒體技術為依托方式,更應該將互動這一特性通過現在的科學手段以一定的技術手段體現出來。例如利用聲音音調的高低、觸屏、以及不同的動作等互動的形式,將燈光色彩和形態進行改變。這幾種互動的形式能夠為公共藝術作品的創造提出無限的可能。例如,利用色彩的特性進行設計,在色彩中,紅色代表著熱情、白色代表著純潔、粉色代表著甜蜜、綠色代表著希望等。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將色彩進行不斷變化或者融合,從而來體現出公共藝術作品的帶給人們的感覺;利用熱敏感技術以及數字感應系統進行圖像的變化,利用圖像的變換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情緒變化;在不同的時間上,在公共藝術作品的表現內容上做出改變。這樣,觀眾們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樣作品的表現力就體現了出來。
目前,我國的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的很快,很多優秀的作品涌現了出來。例如,石家莊市解放廣場周邊的廣告排上的《石家莊市行人守則》等,主要講述了人們在走路、或者做公交車時應該遵循的規則,彰顯了石家莊的傳統文化。如今,信息化的進程的加快,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應該越來越多。如果一些傳統的優秀的公共藝術只是以靜態的形式體現出來,人們對它們的的敏感程度是有限的,那么這些傳統文化很難體現出來。如果將《石家莊市行人守則》上在帶有一個二維碼,人們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傳統文化、理解所要傳達的內涵,進而達到統一的思想共鳴的高度。
綜上所述,城市公共藝術設計中應用數字信息技術是不可避免的,它對城市空間藝術是具有非常好的影響的,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創造形式,大膽利用新技術,使作品具有豐富的內涵,藝術效果更佳明顯,對于促進城市和公眾之間的互動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時,還能夠表現出數字信息技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