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研 江蘇省邗江中等專業(yè)學校
在《程序設計基礎》課程體系中,VB 語言是面向對象的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包含了大量空間、屬性窗口、代碼編輯器、對象瀏覽器等圖形界面,具備抽象性較強的特點。在VB 程序設計基礎教學中,若采用傳統(tǒng)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為此,有必要在VB 程序設計教學中運用形象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對VB 語言形成直觀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在VB程序設計備課階段,教師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庫基本語法、算法基礎、算法舉例、窗體應用程序設計等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特點,制定形象化教學方案,確保教學方案與知識抽象程度相匹配,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象化、生活化地表達出來,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
課件是VB 程序設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在課件制作中,要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利用Flash、網頁技術、圖例等手段,將抽象概念形象化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課件制作要保證屏顯文本簡約,盡量不要出現(xiàn)大段文字。如,課件可借助Flash 動畫開發(fā)工具將常見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執(zhí)行過程制作成動畫片段,形象生動地表達復雜的學習內容。
形象化教學法要與傳統(tǒng)教學法結合運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即采用多媒體演示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如,在教學VB 開發(fā)環(huán)境時可采用形象化教學法,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而在教學VB算法和控制結構時,可采用板書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清晰地板書控制結構執(zhí)行的流程,給予學生足夠時間用于消化知識。
下面以VB 程序設計課程中的“選擇結構”內容為例,對形象化教學方法的實施進行分析論述。由于“選擇結構”教學部分具備理論性強、知識點多等特點,所以本節(jié)課采用Flash、網頁技術等手段設計課件,并開展教學活動,形象化演示關系表達式、邏輯表達式、結構語句原理以及實現(xiàn)過程等教學內容。
“選擇結構”教學目標為:學生掌握if 語句的三種常用形式和執(zhí)行過程,能夠繪制N-S 圖;學生理解if 嵌套的含義,掌握if 嵌套的應用,能夠運用情況語句實現(xiàn)多路分支結構;學生掌握基本語句和條件語句的程序設計方法,能夠應用雙分支和多分支選擇結構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選擇結構語句知識體系的整體框架,包括選擇結構定義、單分支結構、雙分支結構、多分支結構、情況語句等教學重點,向學生介紹選擇結構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通過Flash動畫實例對選擇結構定義和分類進行直觀演繹,再結合教師講解,使學生對抽象知識形成形象化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選擇結構”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形象化教學方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具體如下:
2.3.1 選擇結構定義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導入天氣是否晴朗與具體活動安排選擇的Flash 動畫,引導學生直觀認知選擇結構概念。在動畫演示的基礎上,教師再選擇結構語句的定義進行分析講解,加深學生對概念在抽象層面的認識。
2.3.2 單分支結構教學。在該部分教學中,教師可將形象化教學運用到例題分析環(huán)節(jié),例題為“學校設定獎學金制度,只有當學生所有課程的平均分達到90 分及其以上時,才能獲取200 元獎學金”。教師借助Flash 動畫演示該例題的流程圖并講解代碼,幫助學生掌握單分支結構的知識應用。
2.3.3 雙分支結構教學。在該部分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形象化教學拓展知識視野,加深學生對IIF 條件函數(shù)的理解。教師可借助課件展示案例:有一個A 瓶(黃色)、一個B 瓶(紅色)和一個C 瓶(綠色),A 瓶裝有櫻桃10 個,B 瓶裝有荔枝20 個,要求用C 瓶裝入數(shù)量多的水果。
2.3.4 多分支結構教學。在該部分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形象化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多分支結構知識。在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選用以下案例:輸入百分制成績mark,對應顯示成績的優(yōu)劣級別,級別共分為五級,分別為不及時、及格、中等、良好和優(yōu)秀。
總而言之,《程序設計基礎》課程要轉變傳統(tǒng)以講授式為主的教學方式,運用形象化教學方法降低抽象知識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增強教學效果。在VB 程序設計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合理應用形象化教學方法,并將其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