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近些年,高等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導致大學對學生的培養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讓學生擁有一定的實踐性技能。現在,企業需要的是貼近崗位的學生,所以高校培養學生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高校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方向是網絡安全,在2015 年,出現了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嵌入式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業共同分享教育資源,一起培養學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實習技能和就業能力。
在2015 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建立起各行各業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創造一個新的領域。同年,教育部規定網絡空間安全為一級學科,十三五計劃把中國打造成網絡強國。由此可知,傳統的計算機行業也會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出現新的內涵。
我國高校有很多所,但是有信息安全專業的高校卻非常少,擁有碩士和博士點的學校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我國缺少大量的網絡安全方面的人才,每年網絡安全專業畢業生的數量遠遠低于人才市場需求的數量,專業性強的人才更是處于極度缺乏的狀態。因此,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改革是合情合理的,更是對人才需求現狀的有效應對。
本科一批高校的計算機專業設置專業的時候面對的是整個學科,培養的學生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精神,可以做到計算機教學和研究等工作,是高級的計算機技術人才。擁有計算機獨立學院的高校,設置專業的時候面對的是整個行業,根據計算機行業的需求設計課程,重點培養學生計算機工程能力和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成長為實踐性人才。
職高院校面對的是職業人員,以不同計算機崗位的職業需求為基礎,結合高職院校的具體特征來設計課程。提供足夠多的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相應的實踐技能和操作規范。應用型本科需要學生掌握多的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層次。
以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為基礎,培養基礎扎實、操作熟練、實踐創新能力強的人才為根本目的。質量是根本,具體的措施作為保證,人才市場的需要是根本動力,增強師資力量,改善實驗和培訓的條件,提升教學質量,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成功辦學的重要性途徑就是和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所以,必須堅持校企深度結合的策略,努力實現校內培訓有企業化的特征,校外培訓有崗位化的特征,進一步深化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保證人才的競爭力。第一,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讓企業專業人員帶著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進行實驗,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讓學生完成項目和畢業設計,加深學生對工作情境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保障就是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老師隊伍,學生的質量和教師隊伍的強弱以及實踐能力的高低有非常大的關系,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4]。首先,可以派能力較強的老師去企業調研,參與企業項目設計過程,提高老師實踐能力和研發技能,還可以選一些優秀教師參加企業培訓,經過培訓,老師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職業認證,強化教師隊伍。其次,學校可以聘請企業的專家來學校講課,指導學生學習,尤其是指導學生做好畢業設計,達到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的目的。最后,高效可以引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碩士和博士,做專業的領頭羊,開展一些學術講座,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
緊緊圍繞專業培養的目標,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導向,建立專業化的課程體系,實現模塊之間層層遞進、有機結合。課程的設置需要與企業交流對接,應用模塊化課程,增加企業內容,授課老師必須是是企業的工程師,保證課程的質量。
做好基礎的單元實訓,單元實訓為了服務課程,運用模塊化課程,通過單元實驗等方式實現。階段實訓提升學生專業技能,階段實訓可以實現學生能力和崗位的完美銜接,提升實訓平臺的服務水平,鍛煉學生職業發展水準,建立完善的畢業設計環節,通過豐富的實訓方法和手段,讓實訓體系更加完善,簡化學生由實踐到入崗的轉化。通過畢業實踐增強學生職業素養,畢業實踐主要為了更好地服務崗位,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可以通過準入職等形式,實現一個人心態的轉變、學習方式的進步,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
為了保證嵌入式教學模式能夠運行下去,必須創設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形成行政領導負責,教師主要監控的管理評價體系,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專業,能夠培養適合國家發展的人才,當前,國家緊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必須提升專業的教學能力。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緩解這個問題,研究這個模式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大膽創新,不斷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師隊伍水平,要加強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足夠多的實踐機會,讓企業領導走進課堂教學,促使企業和學校的進一步結合,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