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浩 江蘇省太倉市 山小學
學校文化作為社會文化活動中相對效力突出的一種文化,其核心就是學校中的各個群體所運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同時學校文化與學校的綜合辦學能力也息息相關。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我校針對自建校以來,學校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利用新方法與新技術,并結合《“十二五”學校發展規劃》,展開了一系列關于“陽光文化”的探索與實踐。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力求解決的問題如下:
(1)探明現階段學校在陽光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情況是怎樣的?
(2)總結師生、學校與家庭在陽光校園文化建設過程遇到了哪些困難?
(3)分析上述困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通過怎樣的途徑、方法解決在陽光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學校文化建設成了學校育人的一條重要途徑和學校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為學校管理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產生了對學校文化建設的迫切感。太倉市 山小學作為“城廂鎮第三小學”的前身,在學校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也在快馬加鞭進行。在《“十二五”學校發展規劃》中,學校選擇“陽光教育”作為文化建設的主題。以“陽光活動”為突破口,激發主體活力。以“陽光教育”為主陣地,在德育中強化“主體習慣養成”;在課堂上注重“主體教學自覺”。以各自的切入點為抓手,構建課程、展示、激勵等平臺,積累過程性資料,為“陽光課堂”和“陽光校園”的持續改進提供課程資源。從而在培植陽光教師,培育陽光學子的過程中積淀“陽光文化”。
“陽光銀行”模仿銀行運行機制,以銀行貨幣存儲的形式,把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的過程以“陽光幣”的形式進行量化評比,以銀行儲蓄的方式進行存儲記錄,教師、學生也可以以項目形式來支出、借貸“陽光幣”,既是對學校陽光文化各要素指標進行過程性管理,又作為評優評先考核等的重要依據。是現代銀行運行理念在教育教學管理中運用的一種教育新模式,其本質是一個評價激勵機制。同時學校在近期進行了軟件上的同步,即老師通過下載“校園教師版”APP,可以利用互聯的便利性,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陽光銀行”的相關評價;而在家長方面,也可以在手機上下載“校園家長版”APP,實時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軟件上提供的眾多功能可以使家長真真切切地參與到學?;顒又衼?,也從而消除了原先老師單方面的消息通知所帶來的被動感。
義務教育發展至今,富有魄力的教育先驅們已經嘗試了不少創新的方法和理念,來針對不同的學校情況進行學校文化的建設。我也有幸作為 山小學教師團隊中的一份子,深入到 山陽光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去。通過我的接觸與實踐,總結下來的觀點就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就是要讓更多的老師、學生和家長深入的參與進來。當然這也是我們接下來所要討論的困難的主要來源,即如何讓更多的老師、學生和家長參與到校園文化——“ 山陽光文化”的建設過程中來?同時,我們將這些困難分為兩類:一種是在陽光文化建設過程中硬件上所產生的困難;另一種是在陽光文化建設過程中人為因素所產生的阻力。
在我入職前陽光銀行就有了較好的發展與改善,在本學期,學校利用現代化的技術與設備,構建“互聯網+陽光銀行”的師生網絡評價體系和平臺,從而輔助學校陽光文化的建設并想以此解決上述建設初期所帶來的困難。由于硬件上的提升,“師生參與面較小、統計工作繁雜、家校信息溝通不及時”等不足有了解決的途徑,建設工作迎來了新的階段。與此同時,新的階段也有新的問題與困難,比如:硬件的飛速提升,同時對數據終端硬件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由于需要在手機和教室電腦上安裝相關的軟件,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對于一部分比較落后的終端硬件就需要淘汰,換新工作實際操作起來就有些力不從心。還有就是,由于所配套的軟件本身就處于后實驗階段,部分功能并不能有效的考慮到學校的實際情況,需要大量時間與案例來進行磨合。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安卓的適配和更新遠遠慢于ios。
首先對于學生,學校文化的建設主體,發動學生參與進來就顯得尤為重要。所有學校在每個班級都裝備了一塊電子班牌,為的就是給學生參與的媒介。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當學生的新鮮感降低之后,對于陽光銀行的評價的關心程度就會降低不少,這種問題在高年級尤為突出,學生失去了內在動力,扣分無所謂,那么相關工作的推行效力就大打折扣。與高年級的漠視相反,低年級由于認知水平還處在發展初期,對于電子班牌和陽光文化的認識僅僅處于好玩階段,并沒有實質性的了解,比較機械,只是老師讓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有些自制力差的小朋友,甚至會當玩具玩。
其次家長方面,校園家長版APP 的使用可能會對一部分家長造成困難,再加上軟件處于后實驗階段,不斷的更新與改進,使不少家長產生畏難情緒。電子數據的空虛感也會讓家長的重視度降低。
最后說到教師,作為相關工作的主要推進群體,而教師的年齡跨度又普遍比較大,致使很多年長一點的教師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困難,從而導致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一樣是教學生,我不用也可以教得很好,不少老教師嘴里會嘀咕著。有很少用的情況,也有過度使用的情況,部分老師有了新媒體技術,就完全拋開了傳統方式所蘊含的優勢,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真正想要達到的陽光文化建設的目的,導致了本末倒置。
首先,作為一項新興的課題,硬件的的改進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我也相信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硬件方面的困難能很快就迎刃而解,同時我也在人為因素中摸索出了一些解決之策:
任何校園文化都不能脫離實際單獨存在,同時這些文化的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將其滲透到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中。家長和老師應該作為學生的榜樣,首先了解 山陽光文化,并朝著次方向不斷努力,以此來慢慢感染教室中的、家庭中的學生。
單純的抽象的數字變動無法有效引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同時陽光文化的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求也相對較高??梢岳眠m時的卡片獎勵,及時的數據展示分享以及固定的物質與口頭獎勵來量化、區分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從而起到引起學生和家長重視,激發學生良性競爭意識的作用。
總之,校園陽光文化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萬萬不可揠苗助長,用地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真正讓陽光文化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