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國際商學院
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為了更好地培養知華、友華’的國際人才,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2017 年,教育部發布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旨在為沿線各國專項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來華留學人才培養質量,把中國打造成為深受沿線各國學子歡迎的留學目的地國。我校歷來重視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來華留學生教育蓬勃發展。面向來華留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學院設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等專業方向,旨在培養具備國際化管理視野和創新意識、具備從事跨國企業管理運作以及其他涉外經濟活動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我校對留學生實行校級留學生管理部門與二級學院留學生管理部門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學校設有國際學院對全體留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同時二級學院輔助國際學院對本院的留學生進行管理,管理成員主要包括學院相關領導及留學生專職班主任等,二級學院管理部門在留學生管理中更具自主性和靈活性。在學校和學院的共同努力下,學院的留學生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同時在留學生的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例如,很多留學生的成績較差及掛科過多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尋找出問題的原因并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在避免產生對留學生管理的特殊性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留學生管理的制度化。
通過不斷地摸索和總結,我們發現很多留學生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漢語基礎比較薄弱,很多來華學習的本科生,在國內沒有任何漢語基礎,只在國內讀了一年的漢語預科就進入大學學習,所以造成了上課聽不懂與同學無法交流的困難,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出現上課不認真甚至大量的曠課、曠考的情況。(2)數學類課程基礎比較差,很多同學在國內學習的數學類課程相對比較簡單程度不夠深,所以造成了多門數學課程不及格。同時,薄弱的數學基礎也影響了他們專業課的學習。(3)遠離家鄉,思鄉之情,對文化的陌生,對環境的不適應,使他們不能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的學習。
根據以上這些問題,學校和學院有針對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我們在培養方案中增加了漢語課的比重,例如在在公共基礎必修課里安排了: 經貿漢語精讀、 經貿漢語視聽說、高級經貿漢語精讀、經貿漢語閱讀與寫作等漢語類課程,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漢語聽說能力以保證他們的上課效果,我們還要求學生在大二之前必須修滿一定分數的聽力課時。同時,我們還鼓勵留學生多跟中國學生進行交流,以提高自己的漢語交流能力。此外,我們還開設了專業課程先修課中國經濟概況以及國際貿易等,以增強他們對中國經濟情況的了解以及對專業詞匯的掌握,以減輕他們專業課學習的困難。此外,我們還給留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課方式,對于那些漢語基礎比較好的同學,他們可以選擇和中國同學一起上課。但是對于那些基礎相對差一些的同學,可以選擇留學生班進行學習。留學生班的老師會根據本班同學的具體情況進行授課進度的調整,同時這些任課教師基本都具有海外留學經驗,英語水平良好,對多元文化有更好的接受能力,能夠跟同學進行順暢的交流。這樣的分班模式既避免了與中國學生一起上課,課程進度太快部分留學生跟不上這樣的情況,也可以讓那些水平相對比較高的同學不必遷就漢語能力相對差的同學,從而能夠更有效率地學習。還有一些專業課的老師采取中國學生帶動外國學生的案例教學方式,例如老師會把平行班的中國學生班和外國學生班混合在一起,組成小組進行案例分析,這樣既提高了留學生的漢語能力和專業水平,也開闊了中國學生的視野,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觀察問題的視角。
(2)針對數學基礎比較差的情況,我們在培養方案中增加了基礎類的數學課程,如在公共基礎必修課里安排了數學(上)、和數學(下)兩門課程。同時我們還發起了“數學課堂”和“一幫一”互助小組的活動。“數學課堂”是指那些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給需要幫助的同學開設課程,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老師課堂授課的內容。為了更好、更有效率、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學業有困難的同學,留學生學生會還效仿了院學生會學習部的做法,發起了“一幫一”互助小組活動,在數學方面有困難的留學生可以到學生會報名參加互助小組,學生會的同學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安排學習優秀的學生對其進行一對一的有針對性的幫助。有時學生會的同學還會邀請到學習成績優秀的中國學生幫忙進行學業輔導,這樣不僅幫助到了學業有困難的來華留學生,還能夠增進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友誼。除了以上這些措施,為了增加留學生的學習熱情,國際學院還針對性的設立了不同類型的獎學金,除了每學年的學習優秀獎外,我們還專門設立了學習進步獎,以鼓勵那些在上一年度學習成績進步比較大的同學以提高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大部分的留學生在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他們首先感到地是新鮮感和興奮,但之后他們就可能會進入文化休克期,認識到任何一次重大的文化轉換都可能產生巨大的壓力與焦慮。文化休克是由世界著名文化人類學家Kalvero Oberg 首先提出的,文化休克是指“在一個新的文化環境中居住或體驗的經歷是一種不愉快的驚訝或震撼。這種驚訝或震撼部分是來源于新環境中一些未曾預料到的人或事,部分是由于新文化可能導致對旅居者原屬的文化或其他文化的消極評價”。遭遇文化休克的留學生通常會有一下幾種反映:1.社會角色的變化造成情緒不穩 2.價值觀的矛盾和沖突造成行為上無所適從。3.難以適應異國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根據以上出現的問題學院在留學生管理方面有一下幾方面的特點:1.設立留學生學生會和各班的班長及班委制度,學生會的干部及班級和年級負責人均有學生選舉產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留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2.要尊重學生的文化背景,在制定課程內容和課程時間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和文化習俗等。我校對留學生采取單獨與統一相結合的管理方法,設有單獨的留學生公寓和包含各民族特色的餐飲,對學生在正常范圍內進行宗教活動給予尊重。同時,我們還要求負責留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要適當了解留學生的宗教信仰及生活習慣。在對留學生的管理工作中能做到既使其得到了重視又不違反學校的相關規定。3.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經常向學生介紹中國文化和校規校紀,積極的促進中國學生與留學生的相互融合。4.為了讓留學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學習中,減少學生的后顧之憂。學校還特意成立了留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積極為留學生尋找就業與實習的機會。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開展,“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數量急劇增長。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學校及學院不斷探索、實踐并提高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留學生數量、國別及培養層次的增加使學校及學院的留學生管理部門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例如:趨同化管理問題,中國學生與留學生進一步融合的問題等等。面對這些挑戰,學校及學院的相關部門將會進一步相互合作,提升留學生工作的管理模式,在避免產生對留學生管理的特殊性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留學生管理的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