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已然成為世界觀察中國擴大開放的窗口。各國企業在這里能親身感受到中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種種努力。
紐仕蘭新云公司董事長盛文灝說:“周一在新西蘭擠的鮮奶,周三就能送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
這樣的速度背后是中國在檢疫檢驗清關等方面支持進口的制度創新,比如,從先驗后放到驗放分離,從事中單點檢疫到事前全鏈條檢疫。
連續兩次參展進博會,安利(中國)總裁余放表示:“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展示了中國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讓企業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安利持續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強生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說:“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推出的各項利好政策支持加速引進先進產品、提升本土創新研發和高端制造能力,尤其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近年來的醫改過程中,對創新產品的引進審批發揮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做出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這些都讓我們更加增強了在中國發展、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的信心。”
美國醫藥企業默沙東中國總裁羅萬里介紹,默沙東在本屆進博會上帶來了腫瘤、糖尿病、疫苗和抗感染領域的多個創新產品。僅2018年,默沙東就有9款產品和疫苗在中國獲批。該公司最新的HPV疫苗9天內就在中國大陸完成了有條件獲批上市。
“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利好政策在不斷出臺,例如減稅政策,出臺速度比以往幾年都要快,這樣好的政策不僅有利于市場的良性增長,同時消費者和企業都從中獲益。”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鞏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樂觀。
點滴感受匯聚在一起,指向的是更宏大的改革。
10月31日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
10月22日,國務院公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展館內人頭攢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賈璇 攝

2019年11月7日,上海,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供需對接會。

中國館人氣爆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 攝
10月24日,世界銀行發表《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由第46位上升到第31位,提升15位。
就在進博會期間,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提出深化對外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深化投資便利化改革、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等4個方面共20條政策措施,以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為重點,以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外商投資環境為著力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上述《意見》是中國構建更高水平開放性經濟新體制的加速落地。在進博會上,各方都有切身感受。
葛蘭素史克首席執行官魏艾瑪表示,中國開放的心態、信守承諾的風格,對廣大的跨國企業來說是很大的鼓舞。
通用電氣全球業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說:“我們看到在銀行業、保險業允許外商可以獨資,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跡象。”
上述多份政策文件中反復強調的“公平、透明、可預期”等關鍵詞恰恰是各外資企業所期待的方向。
進博會期間,在第二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說:“在我看來,中國的經驗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也很有裨益,因為大家都想要發展經濟來確保他們的人民可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何實現這一點呢?我覺得最關鍵的就是要確保政策的預見性、透明度和可信賴度。”
對此,魏艾瑪深表認同。她認為,中國制定了長期的、全國性的戰略目標,包括健康中國2030目標,確保了長期政策的穩定性,也做出了很好的規范。
3M公司董事長兼CEO 邁克·羅曼提出,政策要保持公平性,保持穩定性,保持一致性,“這樣的話,我們投資者對這樣的投資環境就更加有信心了”。
中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與行動在進博會現場處處體現,效率之高往往令人驚嘆。
知識產權保護是企業特別關心的方面。德國M-TEC公司是全球干混砂漿設備領域的第一品牌,這次進博會上亮相5款干混砂漿設備,包括一種可3D打印的砂漿機器。該公司總經理楊健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幾年時間,增長速度很快,今年的營收可能達到3億元,但是,因為不少國內競爭對手通過模仿甚至抄襲其技術,再用低廉的價格沖擊市場。他認為,如果知識產權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護,公司的業績將會更好。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據了解,今年1至8月,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19萬件。中央宣傳部開展“秋風2019”專項行動,收繳侵權盜版出版物149萬件;農業農村部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檢查企業37.3萬個;海關總署開展“龍騰”行動,采取28項具體措施,精準發力打擊侵權假冒;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查處案件2.1萬件;國家藥監局開展芬太尼類藥品專項檢查和中藥飲片專項整治,檢查企業和醫療機構25萬家次。
今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聯合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上海市版權局等單位共同在進博會現場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與商事糾紛處理服務中心”,為參展商提供國內外各類作品現場登記服務和相關咨詢工作。
“如果只從進口這個角度理解進博會,就限制了我們商業方面的廣度。”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森秀人說。
如其所言,眾多企業不僅僅是想著抓住機會將本國產品出口到中國。在進博會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增長機會時,他們想要走得更遠,扎得更深,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安利(中國)總裁余放表示,2019年,為優化全球供應鏈,安利將位于美國的家居科技生產線轉移到了中國,年產能超過1100萬件;因為中國于數字化、移動互聯網領域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安利還將全球數字創新中心、大數據創新中心落戶在了中國,未來5年,將投入2億美元用于中國市場的數字化建設。同時,基于中國移動社交電商、移動支付、物流體系建設逐步領先于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安利也將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輸出到全球市場,“這是安利對推動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所做貢獻的一部分,更說明了中國經濟在全球日趨重要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余放說。
強生中國區主席宋為群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是強生全球業務的重要市場,過去一年,強生在中國的醫療器材、制藥和消費品各大板塊業務均呈雙位數快速增長,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增長引擎。
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強生已作為第三屆進博會首批正式簽約企業繼續參加明年的進博會。
美國跨國公司AECOM是全球知名基礎設施全方位綜合服務商,公司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鐘小平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時說:“在去年進博會上我們感受到中國政府展示出的進一步開放的態度,也更堅定了我們扎根中國市場的決心。因此進博會后一個月,我們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區管理總部,以最大化我們跨專業、跨領域的優勢,同時進一步深化我們與當地合作伙伴的戰略關系。今年4月,我們在成都的新辦公室開幕,還在長沙建立了新的全球交付中心。”
第二屆進博會上,AECOM分別與中青旅、重慶國際投資咨詢集團等多家中資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鐘小平期待AECOM能有機會更多地參與中國城市打造類似于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這類大型基建項目。
AECOM和強生都是今年參加第二屆進博會的192家美國企業的代表。今年,美國參展企業數量比去年增長18%;參展面積達4.75萬平方米,位列各參展國首位。
數據能更清晰地說明為何美國企業如此青睞進博會。即使在全球經濟下行的2018年,美國企業在華投資收益率仍達到11.2%,較在全球8.9%的投資收益率高出2.3個百分點。
不只美國企業,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朝著中國“跑步前進”,投資中國是他們共同的選擇。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引進外資企業超過了3萬家,平均每天新設外資企業100多家,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5%。

2019年11月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杭州良渚遺址展區。

2019年11月5日,上海,第二屆進博會,中國商飛展品。
在10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當前我國吸引外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占整體利用外資的30%;今年1至9月,5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同比增長12.6%。
外資企業看多中國,中國各地自然不會錯過如此好的招商良機。
進博會上,山西大同的官員帶隊向參展企業熱情地介紹大同的各種優勢,包括稅收優惠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相對廉價的土地,比如可以直接按照投資方的設計方案代建廠房,且免租三年等等。即便得知對方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這位官員仍然熱情地遞上名片,請他向公司高層表達他們的誠摯邀請。
當《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想搭訕聊幾句時,這名官員禮貌地拒絕了,“沒時間啊,還有很多地方要去。”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清晰地寫在臉上。對于正期待著實現從煤炭重鎮向高端制造業轉型的山西來說,進博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制造企業云集于此,自然是最好的自薦機會。
上海正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金匯航空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進博會期間,他們與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合作的直升機項目在浙江平湖開工,目標是明年的第三屆進博會展出在國內生產的第一架萊昂納多直升機。
這位負責人說,美國大片中經常能看到直升機執勤、救援,但中國并不太多,因為購買成本高,使用成本也高。他指著身邊的一家救援用直升機舉例說,飛一個小時的成本就要5萬元,但是,國內今后將越來越多看到直升機,因為各地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直升機在救援方面的高效,采購數量也在上升。
上海正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官網資料稱,這是正陽集團和意大利萊昂納多直升機公司深入合作的成果,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直接成果,總投資人民幣128億元,設計產能年產直升機150架。
而這樣的成果在進博會已經不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