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準扶貧視角下的農村檔案規范化管理研究以《國家檔案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意見》(檔發[2016]12號文件)為依據,針對目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現狀,總結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并依據各地區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構建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組織、制度、資源、服務四項體系,以期完善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規范化建設。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檔案;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F323.8;G27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9-0044-02
“精準扶貧”重要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的。2014年1月,中央進行了精準扶貧工作頂層設計,推動“精準扶貧”思想落地。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座談會上強調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成為“十三五”扶貧開發工作的關鍵詞。
一、精準扶貧視角下農村檔案管理現狀
精準扶貧檔案是我國在扶貧開發工作中以文字、圖像、聲像及電子數據等各種載體和形式對國家及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涉及幫扶的貧困縣、貧困村及貧困戶等,涉及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社會扶貧格局。精準扶貧檔案的內容主要包含扶貧類、扶貧項目類、扶貧資金類、特殊載體等四類。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具有政策性、實用性、多樣性、成套性等特點。
(一)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
1.相關法律法規漸次完善。中國關于農業和農村的檔案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早在1956年4月16日,國務院就公布了《關于加強國家檔案工作的決定》;1961年3月10日,國家檔案局發布《關于加強人民公社的文書處理和檔案工作的通知》;1998年1月3日,國家檔案局發布《鄉鎮檔案工作試行辦法》;2007年12月11日,國家檔案局發布《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意見》;2017年5月9日,國家檔案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意見》。農業農村檔案管理相關政策逐步完善。
2.各級領導重視檔案建設且成績顯著。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省市縣鄉村五級組織共同抓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層層抓管理,級級促落實。在對南北方代表性的24個村進行實地問卷調研發現,各地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制度、收集制度、數字化等一系列工作的重視程度均呈現上升趨勢。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建檔率不斷提升,例如,截至2018年12月16日,廣西港北區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工作完成總量達149 885件,數字化檔案達726 509頁,涉及農業方面的111個行政村,已經完成69個村的農村檔案、80個農村脫貧戶一戶一檔的紙質化檔案整理及電子檔案數字化掃描工作,占比達總任務的62.2%和72.1%,取得的成就獲得上級領導部門的高度認可。
(二)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根據調查問卷,對我國南北方農村24個貧困村的檔案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歸納出以下四個問題:一是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投入不足,二是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差,三是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四是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精細化程度不夠。
二、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規范化的有效途徑
針對現如今我國精準扶貧檔案存在的問題,為提高農村檔案管理規范化程度,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不斷優化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理念
在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科學化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到與國家政策保持同步,積極樹立先進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意識,摒棄落后的管理理念,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安全性與檔案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實現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信息化,構建相應的管理規范體系,將扶貧檔案工作落到實處,促進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走向規范化、標準化。
(二)完善軟硬件設施,優化精準扶貧檔案管理
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應與扶貧開發工作進度保持同步,在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規范化、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下猛藥,保證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服務工作整體推進,確保扶貧檔案等真實、全面記錄扶貧開發工作運行的整個流程,發揮精準扶貧檔案在服務扶貧開發工作中的價值,針對目前實際,從健全、規范案軟硬件兩方面規范精準扶貧檔案。
(三)全面提高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具有專業性、政治性和保密性的特點,因此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具備廣泛的知識、扎實的業務技能和高度的政治素養。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人員應以《農村檔案人員工作手冊》等為參考,上級部門應定期組織培訓檔案工作人員,除了學習傳統紙質檔案的整理方法,還應加強學習、掌握計算機和檔案管理軟件的實際操作,學習電子文件、多媒體文件的收集、整理及備份工作,從而為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的數字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四)創新開展農村檔案標準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
要全面提高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科學水平,與時俱進,根據當今社會信息化發展形勢,完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具體條件。在保證原有紙質檔案服務的基礎上,利用農村網絡平臺,如微信公眾號、農村官網等網絡平臺發布一些關于農村精準扶貧的檔案信息,如發布農業科技檔案信息,用來指導農民利用現代化科技開展農業生產。
三、構建精準扶貧視角下的農村檔案管理保障體系
(一)構建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組織體系
1.建立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室。根據農村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建立與扶貧相適應的檔案室,用以存放農村地區日常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各類檔案及扶貧開發工作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檔案,便于日常生活中的保管和利用。而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可與鄰村進行協商,建立聯合檔案室。多村聯合建立的檔案室可以將每個村莊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起來,從而減輕村級檔案室建立的負擔。
2.完善領導體制。農村精準扶貧管理工作應貫徹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始終堅持并不斷完善黨委和政府領導、檔案部門歸口負責、社會各團體共同參與的檔案工作體制,做到分工明確、密切配合,促進農村檔案事業協調發展。與此同時,各級檔案主管部門還應加強對精準扶貧檔案的監督指導工作。
3.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對農村專職和兼職檔案人員的業務培訓。目前農村檔案管理均是由文書、會計人員兼職代管,應定期開展對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人員的實用性技能培訓,多方位提升管理人員的業務素養、檔案理論水平及工作能力,培養管理人員熟練使用檔案數字化系統,適應現代化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構建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制度體系
1.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扶貧主管部門組織協調、檔案相關部門監督指導,以及各有關單位各司其職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機制。上級主管部門應統籌協調,切實抓好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與此同時,應建立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考核機制,注重考察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分類、保管等因素,建立健全適用于本級的精準扶貧檔案工作考核制度,同級部門采用定期互調抽查的方式,互相監督。
2.完善檔案工作體制。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包括管理人員的選拔任用、培訓、考核監督與激勵等內容。要針對貧困村扶貧工作人員身兼檔案工作者的情況,制定獨立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主動聯系扶貧部門、相關專業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有扶貧任務的行政村,做好精準扶貧文件材料調查工作,摸清情況,積極指導建立精準扶貧檔案。
(三)構建農村精準扶貧檔案資源體系
1.加大收集力度。各單位要重視對精準扶貧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把與精準扶貧密切相關的各類文件材料收集齊全完整,確保不遺漏、不流失。不僅各級扶貧單位要收集本單位所產生的各項扶貧文件材料,各相關專業主管部門、企業部門和社會組織也應當收集與精準扶貧工作有關的文件資料,有扶貧任務的相關村莊也要收集本村精準扶貧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文件材料,特別要注意的是要準確地識別扶貧材料,防止有遺漏或者缺失的情況出現。與此同時,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加強監督檢查。
2.規范整理歸檔。農村精準扶貧檔案文件的歸檔整理工作堅持“以件為單位”的基本原則,把握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工作的基本環節,遵循扶貧開發過程中形成文件的規律,保持精準扶貧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在實際調研過程中,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白廟子鄉扶貧開發過程中貧困戶檔案目錄比較完善,可作為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參考目錄。
3.保障信息安全。貫徹執行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安全保密制度,謹防將涉及精準扶貧保密檔案上傳到不具備保密體系的網絡上;加強涉密檔案的移動硬盤、磁盤等載體形式的存儲介質的認證和審核,確保存儲介質的安全、可用及穩定;嚴防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失泄密,確保公開的精準扶貧檔案不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及貧困戶個人隱私。
(四)構建農村精準扶貧檔案服務體系
1.提升管理水平。各基層部門應嚴格按照檔案管理的標準,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協調,增加經費投入,不斷改善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的軟硬件設施條件,從而提升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在改善硬件管理條件的同時,要加強檔案管理軟件系統建設,提升檔案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水平。通過規范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促進扶貧項目、扶貧資金優化管理,更好地保障精準扶貧業務工作有序推進。
2.提高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的提供和利用水平。現階段,要加強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的整理、匯編,挖掘潛在價值進行展覽宣傳,進行微信平臺推送、印發與檔案相關的宣傳手冊,提供方便、快捷和開放的精準扶貧檔案利用服務,提升精準扶貧檔案的現實利用價值,提高檔案利用工作的水平,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參考文獻:
[1]? 香茗.精準扶貧檔案的相關政策解讀[J].檔案時空,2018,(10):7-8.
[2]? 王琰.安徽省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8:11-15.
[3]? 楊利.我國村級檔案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湖北大學,2017:25-30.
[4]? 楊冬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J].中國檔案,2008,(12):10-18.
[責任編輯 陳 銳]
收稿日期:2019-08-15
作者簡介:周波(1975-),女,遼寧盤錦人,本科,館員,從事檔案學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