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卓
【摘 要】浪漫主義產生于十九世紀初期,此時期的音樂藝術推崇主觀感情,常常表現為對未來的幻想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而貝多芬一直被人稱之為“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的音樂家。從那時開始,強調音樂要與繪畫、詩歌、戲劇等其他藝術結合,倡導“綜合性藝術”,相關帶有英雄情懷的文字、音樂等也紛紛涌現。
【關鍵詞】浪漫主義;鋼琴音樂;英雄情懷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1-0042-01
現代社會,物質經濟極大豐富,市面上多是一些抒發小情小愛的流行歌曲,長期處于和平環境中的我們,內心的英雄情懷逐漸淡化,很多人甚至不能正確看待英雄情懷,這對于社會的和諧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鑒于此,筆者將通過分析具有英雄情懷的藝術作品來喚醒人們對理想的向往和對英雄情懷的感知。
一、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家具有的英雄情懷
歷史上很多音樂家都具有濃厚的英雄情懷,本文選取了浪漫主義時期的四位作曲家進行分析,向大家介紹他們在鋼琴音樂中的英雄情懷。
首先是路德維希·貝多芬。18世紀末,給整個歐洲帶來影響的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對人們的思想世界重新塑造,此時,人文主義占據主要地位,越來越多的啟蒙思想家還是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很多音樂家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開始創作和之前不同的音樂,貝多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貝多芬是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之間承前啟后的音樂家,很多作品都是在非常小的動機中擴展與延伸,然后貫穿于整部作品,這種創作手法在世界音樂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另外,他在浪漫主義時期的情感表達已經非常超脫世俗了,對于個人情感的表達淋漓盡致,體現在創作中就具有非常鮮明的英雄情懷。例如32首鋼琴奏鳴曲中的10號作品,整個樂章強而有力且朝氣。還有表現對革命強烈希望的《第三交響曲“英雄”》,等等。
第二位是費克里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其創作體裁多以鋼琴小品為主,《無詞歌》是他首創的鋼琴小品,在門德爾松的鋼琴作品中具有重要意義,總共49首,前面的48首分成8集,每集含6首作品,其中第一集中所收錄的“獵歌”在多處都描繪了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整首鋼琴小品都充滿熱烈的情緒基調,描寫的是一個英雄勇敢地在地球上經歷了一段旅程。
第三位是羅伯特·舒曼。舒曼與舒伯特很相似的一點就是作品中自然透露著浪漫主義色彩,這種與生俱來的創作天賦將音樂魅力滲透于每一首作品中。但舒曼的作品有時又會帶給人一種神秘莫測或是不可抗拒的亢奮,這應該和他的雙重性格有關,這一點體現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例如《狂歡節》中所設計的兩個人物,一個沉迷幻想,一個熱情奔放。在這首作品中,最后一段《大衛同盟盟員進攻庸夫俗子的進行曲》最富英雄情懷,在進行曲后面出現了代表守舊勢力的“老父輩的圓舞曲”,并被“大衛同盟”打得稀里嘩啦。引子部分莊嚴激昂,連續進行的八度旋律猶如進攻中的號角聲。
第四位是弗雷德列克·肖邦。肖邦被譽為“鋼琴詩人”“隱藏在鮮花叢中的一門大炮”“鋼琴配器大師”,他的作品多是為鋼琴而作,如肖邦一般畢生都在創作鋼琴作品的鋼琴家并不多。他自幼展現了出眾的音樂才能,4歲開始學琴,7歲便寫了《g小調波蘭舞曲》。19世紀初,波蘭被沙皇俄國強納為自己的附屬國,隨之便對波蘭進行慘無人道的思想鉗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波蘭非常期盼英雄的出現,獨立思潮已逐漸誕生。肖邦那時雖然身在國外,但心系祖國,他在作品中投入飽滿的熱情,并滲透優秀的民族文化。
二、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中的英雄情懷在音樂形態中的體現
樂譜中不同的音樂形態給人帶來的音樂感受大不相同,作曲家在進行構思時,不同的調性色彩對感情有很大影響。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作品在抒發英雄情懷時,偏愛選用A大調、c小調、降E大調、升c小調、E大調,分析90首浪漫主義時期具有英雄情懷的音樂作品,其中超過75%都是基于這五個調。
另外需注意的是,旋律形態與分句對音樂性格也有重要意義,演奏者可以通過分析旋律形態了解到作品蘊含的情緒,旋律上行、下行中包含的音程都具有其獨特的色彩,當他們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在一起時,旋律性格便形成了。英雄色彩的旋律多是具有力量感和層次感的,能給人們帶來激昂戰斗的感覺。此外,鋼琴作品中的英雄情懷還能在分句中體現,其語氣常常是熱情且意味深長的呼喊。有時候當我們初次接觸到一首具有英雄情懷的鋼琴譜時,很多隱藏的旋律音可能使得分句非常模糊,此時就需要我們對樂譜有更加細致的觀察,但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先對骨干音進行研究,繼而對旋律分句準確把握。
三、結語
在演奏和欣賞浪漫主義時期具有英雄情懷的鋼琴作品時,我們往往能夠感受到不斷向上的力量與激情,這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啟示,每個人在漫漫人生路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當我們帶了英雄的力量與情懷去對抗困難時,我們將不斷突破自己,讓自己更加勇敢和強大。探究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中的英雄情懷,不僅有助于我們對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有所了解,更是對我們完善人格與素質大有好處。
參考文獻:
[1]孫妃.浪漫主義時期鋼琴藝術的美學特征分析[J].藝術評鑒,2018,(21):65-66.
[2]蘇洋.肖邦練習曲體裁風格詮釋及教學研究[D].廣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