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
四川省南充市以基礎教育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實踐智慧、培育學校教學研究文化為目標,區域推進中小學校本研修,著力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教師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
一、加強校本研修工作的領導管理
南充市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將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來加以落實。因此,南充市站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高度,把教師教育工作作為基礎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而教師教育工作的落地落實,就是要抓好中小學的校本研修工作。南充市教育體育局在2013年就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以基礎教育科科長、師范教育科科長和教科所所長等相關人員為成員的中小學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并制定了《關于深入推進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意見》。南充市將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提高學校教師的能力與素質為總體目標。明確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全員性、針對性、實效性、自主性、開放性和整合性的基本原則;明確了建立市、縣、校三級校本研修示范實驗基地,組建一支校本研修指導教師骨干隊伍,開發一批校本研修優質課程資源,創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等工作任務。同時,還對中小學提出了“校校有課題,人人搞教研”的要求,確定了南充市涪江路小學、蓬安縣河舒初級中學、閬中中學、南充高級中學等14所中小學為省級校本研修示范校。各縣(市、區)教育局和中小學也分別成立了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并根據本地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了強化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的組織管理,南充市充分發揮市、縣兩級教師培訓和教育科研部門的職能作用,建立了市、縣兩級以學科教研員為責任人的中小學校本研修學科指導團隊,成立了市、縣兩級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管理團隊,全面負責校本研修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監督、檢查、評估、指導和驗收工作。由中小學校長作為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直接領導和管理本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負責制訂研修工作計劃和具體組織實施。同時,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為了規范校本研修工作,建立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從組織上、管理上、制度上建立了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引領體系和實施體系,形成了校本研修工作的領導團隊、工作團隊、指導團隊“三位一體”的工作運行機制。如閬中市在推進“樸素而幸福的鄉村教育”、蓬安縣在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過程中,都非常注重中小學校本研修的組織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運行機制。
二、加強校本研修工作的制度建設
為了使全市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落地落實,南充市制定了一系列校本研修制度,即管理制度、運行制度、督查制度和評估制度。
1.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的建立
在實際工作中,依托市、縣、校三級教研網絡,以工作目標為導向,以工作制度為保障,明確了三級教研網絡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目標。
一是建立南充市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由市教科所制定全市教研工作規劃與各項規章制度,制訂本市長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標。同時,以“三名工程”為抓手,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加強學校共同體建設,為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二是建立縣(市、區)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各縣(市、區)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目的和任務,統一制訂學期教學計劃。組織開展本區域的教學研究活動,有計劃地進行研究、交流、匯報,不定時地組織教學實踐課、研究課和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充分利用本縣(市、區)校本教育資源,建立師徒結對機制,以老帶新、以新提老;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三是建立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計劃,抓好過程落實,力爭校本研修取得最佳效果;引導教師從本校和本職工作出發,聯系實際,對實踐成果進行經驗總結。如閬中中學探索出了多主體、多主題、多渠道的校本研修聯動機制,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又如,南充高級中學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研實踐活動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學校堅持“四認真”,即“認真研究教材、認真研究大綱、認真研究考綱、認真研究學生”;開展“雙三課”,即“匯報課、研究課、示范課”和“說課、講課、評課”;通過“備課—說課—講課—反思—評課”五位一體的校本研修模式,豐富了學校的校本研修文化。
2.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建設
南充市出臺了關于推進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建立并不斷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各縣(市、區)、校也都建立了符合自身實際的制度體系,確立了“以校為本”的教研基本理念,不斷加強教學研究制度建設。
一是以解決教育教學實踐與教師專業成長中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選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經常遇到和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如蓬安縣河舒中學從2014年起就開展了“新課改背景下校本研訓策略探究”的校本研修,探索出了校本研修的“管、研、評、引”模式,調動了教師的參與熱情,提高了研修實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是立足于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教師結合實際對其進行分析、探討、研究,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如南充市第十中學把學習、實踐和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教師研修的重點工作來抓,形成了高效課堂教學實施方案,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是立足于本校和教師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開展各種形式的研究活動。如南充市涪江路小學為了讓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為了讓教師于職業生涯中感受到幸福,成立了“教師發展學校”,構建了新的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體系。教師發展學校通過一系列豐富的活動,如青藍工程、引橋工程、班主任論壇、魅力課堂、快樂啟航、心靈驛站、網絡空間和藝術殿堂等,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增強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在制度建設中,南充市堅持“以質量為中心,以制度為保障,以教師為根本”,構建了校本研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機制。同時,制定了市、縣、校三級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不斷改進和加強校本研修工作,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加強校本研修工作的引領指導
南充市圍繞中小學教師研修培養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校本研修工作的引領指導,著力提高校本研修實效和教師隊伍素質。
1.需求導向,引領學校自主開展校本研修
要求市、縣兩級教研機構在推進校本研修工作的進程中,發揮好引領指導作用。指導中小學開展校本研修,主要是針對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開展教學型研修、學習型研修和研究型研修,使廣大教師在教學中研究、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使校本研修真正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搖籃。
2.注重考核,促進校本研修與教師專業發展
在對校本研修示范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推進過程中,南充市以培訓機制、評價機制、示范輻射機制的建設為抓手,規范管理流程,構建校本研修及教師專業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校本研修工作納入中小學年度目標考核中,促進了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加強研究,創新系列校本研修模式
教研機構在引領指導校本研修示范校的進程中,幫助學校建立了評價、管理、督查等一系列科學規范的校本研修模式,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課題研究,為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發展提供了保障。如西充縣中小學立足本校實際,圍繞“自主·快樂”教育的研究課題,強化教師的校本研修,提高教師開展“自主·快樂”教育的能力與水平。
4.專業支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南充市在引領指導校本研修示范學校的過程中,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全力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師資隊伍,推行“質量立校、創新興校、科研強校”的發展戰略。
一是立足專業引領,聘請名師和專家到學校傳經送寶,為教師傳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教學工作的改進提供幫助。
二是選派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取經尋寶,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三是開展互學共進活動,建立聯校、聯片教學研究機制,結合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促進教師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四是學校召開教師座談會,開展學科專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形成互學互助的良好局面。
五是開展師徒結對活動,以老帶新,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六是舉辦校際間的公開課、示范課、匯報課和同課異構等活動,給教師搭建一個共同切磋教學技藝、共同交流思想認識的平臺,促進其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如今,南充市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實踐,已取得了良好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校本研修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存在“重形式、輕實效、有數量、少質量、乏含金量”的現象;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存在“方向不明、定位不準、措施不力、動力不足、進展不快”的問題。今后,南充市還要進一步強化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努力促進教師校本研修由“形式建設”向“內涵建設”的發展,注重引導教師在校本研修過程中的自主學習、自主反思和自主發展,以校本研修為抓手,促進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