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婭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W·C·Kriby)提出: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學生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學習力。以英語教學為例,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持續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力。
一、基于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力
以學生為本的設計首先應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關注培養學生的學習力。
一是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進行正遷移的學習。正遷移也叫“助長性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正遷移常常在兩種學習內容相似、過程相同或使用同一原理時發生。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A第四單元 I like中單詞brown的發音時,教師可先出示已學過的how、cow、down等詞,引導學生回想ow的讀音[au],再引導學生進行輔音的變換練習,完成[braun]讀音的遷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知識學習的遷移能力,去除負遷移的影響,發揮正遷移的作用。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和諧發展,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二是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分層設計學習活動并控制練習量。教師在設計學習活動前,必須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進行分層設計,并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來有效控制練習量。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Seasons中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在交流學習各季節相關活動的詞匯和日常用語時,教師充分關注學生的回答,并根據學生掌握詞匯的熟練程度,將目標詞句進行分類,對學生進行新詞匯或語言的學習與操練。通過變換練習形式,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了相關知識。
二、推進自主,增強學生的學習力
自主學習是有效教學的靈魂,有效教學根植于自主學習的土壤才能生動、有為。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他指出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一是精心設計課堂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讓有效學習有序展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學習形式包括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兩類。學生可以先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小組學習進行解決,而在小組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向教師請教。教師在課上應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從而落實有效學習。仍以前文中的Story time為例,教師設計了“導學—帶學—助學—放手讓學生自主學—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流程,最終使學生體驗了簡單的創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發展,并在這一過程中慢慢放手,使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達到不同的學習目標,逐步達成本堂課的最終目標。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多元有序的思維方式,以及有效合作學習的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語言表達四季。
二是讓學生在教授他人的活動中增強自己的學習力。埃德加·戴爾指出,學習者通過“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的學習方式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因此,筆者嘗試為學生布置一些教授他人的活動,使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增強學習力。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3單元Our animal friend中的Story time板塊閱讀時,筆者先示范利用自制的思維導圖帶領學生認識了楊玲的兩個動物朋友,其他三個動物朋友讓“小先生”來教授。在三位“小先生”利用自己的導圖進行教授的過程中,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并不斷回應著“小先生”們的問題。“小先生”們提前學習、相互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經驗,磨煉自己,并在教授別人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挖掘自己的專長。
三、積淀策略,延展學生的學習力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更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積淀能夠有效延展學生的學習力。
1.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應注重策略的指導和培養
在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整體安排學習策略的發展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培養具體的學習策略,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的學習者。如Seasons單元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方式由教師帶學轉變為教師助學,學生的學習由認識概況學習模板轉變為根據模板主動學和合作學。在逐層遞進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策略。
2.引入思維導圖等學習策略,延展學生的學習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通過顏色、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等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了思維的過程,表達了知識結構和知識信息,有助于培養學習者的高級思維技能和知識建構能力。
(1)教師示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思維導圖。要使學生接受思維導圖,首先要讓他們了解思維導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幻燈片、板書等多種途徑讓學生認識思維導圖,使他們了解使用思維導圖的好處。當學生能夠從思維導圖中抓住教師的邏輯思路,便會自覺掌握這一學習工具,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實踐,在思維導圖的制作中培養學習力。恰當地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思維水平。如Our animal friend中Story time板塊的閱讀教學,筆者首先鼓勵學生制作細節表現圖表,然后將全班分為3個小組合作進行細節閱讀,要求學生在五分鐘之內抓住關鍵詞并進行介紹反饋。在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既自己圖表畫,也合作畫圖表,展現了出人意料的圖文表現能力。此外,通過閱讀文章,學生交流了自己的閱讀感想,鍛煉了表述自己的動物朋友的能力;而閱讀時進行的思維導圖記錄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結構和內容一目了然,并能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記憶,便于復述。
學生具有學會學習、幫助他人學習的潛能與可能性。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本,通過多種手段,進行多種活動設計,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教師以人為本,不斷培養、增強和延展學生的學習力,也符合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力倡合作、積極建構學習共同體的教育要求。
(責任編輯?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