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豪

自從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北海、欽州、防城港3個北部灣沿岸城市就在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框架下走上了協同發展的道路。如今,廣西正面臨新時代重大歷史性機遇,北欽防一體化發展的號角再次吹響。
為什么要推進北欽防一體化發展?
2019年7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欽防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25)》。“文件的出臺,對于加快破除制約北欽防三市協同發展的瓶頸,做大經濟總量、做優質量效益、做強綜合競爭力,建設引領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提供了重要支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這樣說道。
魏然還表示,推進北欽防一體化發展有利于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有利于建成廣西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有利于形成參與國際競爭新優勢,對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發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欽防一體化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在戰略定位上,《意見》提出,將北欽防三市打造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的沿海經濟帶、引領廣西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匯聚創新資源的科創成果轉化區、宜居宜業宜游藍色生態灣區。
魏然說道:“在發展目標上,三市爭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綜合實力強、發展活力充沛、要素流動順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到2035年,北欽防一體化新格局全面形成,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增長極。”
如何推進北欽防一體化?
針對一系列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意見》明確了7個方面主要任務。
首先是加快形成一體化發展空間布局。《意見》提出,要構建一廊三區多點兩屏障空間格局,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深度聯動發展,協同推進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其中,一廊三區多點兩屏障空間格局是指,依托鐵山港—北海—欽州—防城港—東興交通干線通道,統籌港口建設、產業發展和城鎮布局,打造北部灣向海經濟走廊;在這一經濟走廊中打造欽州灣—防城灣片區、廉州灣片區、鐵山灣片區;加快建設北海海灣新城、防城港海灣新區、欽州港新城,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鎮;共建藍綠生態屏障,形成陸海統籌的生態保護體系。
第二,加快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加快建設互聯互通交通網。
其中,《意見》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都明確要將廣西北部灣港打造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凸顯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建設在北欽防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性。
北部灣辦副主任王宗文表示,為加快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北部灣辦將采取以下措施:集中資源加快推進一批深水泊位、深水航道及自動化碼頭建設;優化本港、服務西部、拓展近洋、挺進遠洋,構筑國際門戶港全球物流網;聚焦完善航運功能,建設“門戶港”一流的營商環境。
第三,加快形成一體化現代臨港產業體系。加快發展臨港優勢產業集群、臨港新興產業集群、臨港現代服務業、旅游和康養產業,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對此,北部灣辦副主任陳洪韜告訴媒體記者,廣西將實施北部灣產業倍增計劃,打造北部灣石化基地、冶金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成為3000億級產業集群,打造林漿紙一體化基地、食品加工基地成為2000億級產業集群,打造能源基地成為1000億級產業集群;合力將北部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打造成3000億級產業集群,將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打造成1000億級產業集群。
同時,為提升北欽防一體化發展整體水平和效率,將根據三市各自的優勢,進一步強化三市分工合作、錯位發展。北海市重點發展智能終端及新型顯示為主的電子信息、丙烯深加工為主的精細化工、不銹鋼制品為主的新材料等產業。欽州市重點發展乙烯及芳烴為主的石油化工、高檔紙板為主的林漿紙、海洋裝備為主的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防城港重點發展中高端鋼制品為主的冶金和鋁銅鎳加工為主的有色金屬深加工、核能為主的新能源、大豆菜籽加工為主的糧油加工、跨境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加工貿易等產業。
此外,《意見》還提出了包括加快構建一體化大開放合作格局、加快打造一體化沿海生態屏障、加快提升一體化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完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具體任務,為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勾畫了詳細的路線圖。
據魏然介紹,目前,北欽防一體化指揮部工作架構已搭建完成,也研究制定了細化任務書和具體時間表,如《北欽防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任務分解表》《北欽防一體化2019年重點工作安排》等,各項具體工作任務正在逐項推進。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北欽防一體化也將駛上發展的快車道。
·聯系編輯:26715365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