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成林 付子云 范佳輝
物流展會是物流領域技術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第20屆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以“智能驅動+智慧物流”作為展會主題,吸引了630家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企業,帶來了不同行業的各項“智”造產品和技術,參觀人數超過10萬次,而且舉辦了多場專業論壇,是物流技術領域的又一次盛會,通過展會也讓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未來物流裝備和技術的發展趨勢。

通過日前舉行的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我們可以看到物流裝備和技術領域呈現的一些新趨勢
隨著各類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物流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都出現了較大程度增強,其作業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以往在設備設計和使用過程中,由于材料技術、控制技術等存在一些約束,物流設備在額定載重量、定位精度、運行速度等方面都存在較多的約束,因此在很多場合還不能達到使用要求。近年來物流設備越來越受到關注,同時隨著這些基礎支撐性學科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在物流設備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物流設備關鍵技術能力指標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自動化立體倉庫所用堆垛機貨叉為例,其空載加速度已經達到5m/s2,重載型單叉的工作承載能力超過32噸,部門貨叉還可以滿足-30度以下的冷庫使用。廣泛使用的AGV系統定位精度逐步提升,其載重量已經超過3噸以上,應用領域得到了很大擴展。
近年來物流設備應用場景不斷變化,為了滿足多元化的使用要求,物流設備工程不斷拓展,集約化、模塊化、集成化、柔性化等發展趨勢日益明顯。由于物流中心土地價格不斷提升,對作業空間的集約化利用要求越來越迫切,以多向穿梭車、字母穿梭車為代表的智能物流裝備應用開始增加。以北京伍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紅蟹1號”產品為例,配合升降機使用,可以實現全物流空間三維度覆蓋,并可以進行多深位布局,滿足了高密度集約化存儲要求,存儲空間利用率超過80%以上。同時該類設備可以與其他揀選設備進行模塊化集成使用,實現貨到人揀選功能,滿足系統的柔性化配置要求。目前的物流之間的系統集成用接口設計越來越靈活,標準化設計工作得到了較大發展,機器人、AGV等設備與傳統的裝卸搬運設備之間協同作業能力越來越強,為物流裝備系統整體集成提供更多地路徑選擇。
目前隨著具體應用領域要求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裝備已經逐步針對特定領域需求形成了多種解決方案。例如國外某品牌的裝卸搬運裝備就分別針對飲料、汽車、機場航空、紙業、冷鏈等設計了不同類型的定制化方案,滿足各類差異化的需求。在各類專業化設備中增長最快的應屬于電子商務的快遞領域,為了適應中國這一個巨大的市場需要,已經在包裝、分揀、信息處理、配送等多個作業環節研發了專業化的物流設備。同時上海宗義自動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研發的專業設備集在線產品條碼采集、體積自動在線測量、稱重、面單打印貼標和復檢功能于一體,并與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從而降低綜合管理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分揀出入庫的差錯、實現過程可追溯的目標,并可以實現自動計費,為發貨單量大的工業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整體解決方案。深圳固爾琦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高速快遞打包機,提供自動掃碼、自動稱重、出錯剔除、自動打包、自動貼面單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能根據客戶需求對接主流ERP系統和WMS系統,為客戶提供貨品的塑料膜包裝發貨整體解決方案,每人每小時打包數量可以達到650個;同時設備會根據這些數據信息對包裹進行自動糾錯檢查工作,包括面單內容和實物不符,發貨地址與訂單不符等情況,系統會自動分揀剔除,由人工進行處理后合格品自動流入快遞收貨區,由快遞員收取發運。

北京伍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紅蟹1號”產品
目前物流設備的使用已經進入了綜合管理階段,突出表現為更加關注設備的優化調度管理、綠色節能效果以及與工作環境的整體協同,希望在設備在管理中的綠色化、精益化等方面的能力更加提升。例如在本次展會林德叉車有限公司推出了林德智聯車隊管理系統(Smartlink),該系統是基于優越的數據采集器和軟件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與專用安全云網絡進行數據傳輸,挖掘并深度分析用戶叉車及人員的作業數據,為提升物流效率、安全保障以及成本節約提供詳實依據及準確指引,幫助企業實現高效、透明及安全的物流系統運營管理。基于該系統的大數據技術,可以提供叉車及其作業人員效率分析、倉庫安全分析、電池使用分析明細等相關管理功能,實現所有車輛和人員標準化管理,并可以維護包括車輛維保計劃、司機培訓技術、證書年檢計劃等,同時還可以將上述數據傳至騰訊云服務器,可以使用多種類型的設備查看叉車的事實運行情況,真正實現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等相關技術的融合使用,實現全周期的設備優化運行管理和健康管理。
物流服務應用場景進一步規模化擴大和多元化發展為物流設備的技術提升提供了廣泛的市場發展前景。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5.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同時隨著人、貨、場、車等物流資源的進一步多元化組合配置,未來的物流應用場景更加的網絡化、動態化和個性化,這些都為物流裝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需求基礎。傳統的單一設備、單一模式、單一技術已不能滿足需要,精準對接現實需求的專業化設備會更多地出現,也需要引起物流設備研發企業更多的重視。
面向供應鏈集成為主的一體化設備研發、應用與集成將會更加重要,單一的節點技術需要進一步轉型。目前現代供應鏈的運作已經從單一企業轉變為企業集群協同,從封閉的單一強調某一節點逐步轉變為全鏈條的標準化多主體協同,強化多主體之間的聯動型技術與裝備將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發展。目前物流設備廠商已經開始致力提供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的系統性研發活動,強調整個系統的標準化、一體化和可追溯,特別是在醫藥、電子商務等領域。
物流設備未來的操作模式將會逐步轉變為多種形式并存,并更加重視多種要素協同。隨著基礎工程技術領域的創新不斷出現,物流設備的操作模式也在不斷地轉變。以揀選作業為例,電子標簽揀選方式逐步簡化了作業方式,以燈光等方式提示作業人員進行操作,形成了高效的作業方式,但是也帶來作業功能的消減。在現代光電技術提升后,出現的投影揀選系統就改變了這一現狀,使得更多的信息被顯示,并可以同步完成補貨等多種作業,并對操作環境有了更好地適應方式,實現了新型的人機互動操作模式。未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該類設備的操作將會更加豐富,但都是將人、作業任務和設備之間更好地進行協同配置,使得作業方式變得更加靈活,滿足多元化的使用需要。

林德智聯車隊管理系統(Smartlink),實現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等相關技術的融合
物流技術綜合服務需求不斷增強,需要更多的關注人才培養和社會資源集成利用。在展會上,Swisslog公司研發了虛擬現實培訓管理器,可以完成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人員培訓,為設備的操作人員培養提供了新的選擇。未來這種設備的利用需要更加熟練的現場作業人員,因此新型的培訓方式也會更多地出現,即滿足工作人員的興趣需要,同時也降低了培訓的成本。同時目前物流設備使用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需要大數據技術等作為支撐,因此社會的物聯網技術、云平臺技術等平臺技術資源將會更加廣泛地介入到設備使用中來,將會降低技術的應用成本,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
應急物流等關鍵技術領域需要進一步關注,從而為重大戰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撐。目前應急物流系統需求越來越廣泛,需要提升應急物流響應系統的整體功能,特別是滿足社會網絡化運作的專業設備,提高單元化存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作業功能,實現與差異化社會系統的無縫對接,滿足應急條件下的技術需要。
目前我國物流裝備市場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以5G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將會越來越普遍,設備的發展也將迎來新的技術選擇,如何科學地把握好技術的實施應用路徑至關重要,需要立足于世界和國內的產業發展實際制定新的發展路線圖,適度地保證技術應用前瞻性,為我國的物流產業發展提供更好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