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智萍
她擅長寫散文和隨感,我喜歡寫故事類的小文章,我們常常一起討論分析,雖然我們各抒己見,但求同存異。跟萱如熟識后,我感覺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了。

一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識、相知,在冥冥之中一定有緣分在牽引,就像我和萱如的友情。雖然在一個學校,而且同年級,但如果不是一場辯論賽,在年級八百多人中,我們根本不可能認識。
萱如在1班,我在16班,教室相隔遙遙,走的樓梯又不同,即使偶然相遇了,也只是擦肩而過,并不會有太多交集。萱如和我一樣,都是屬于站在人群中瞬間就被淹沒的女生。不過,我們都知道自己很平凡,但我們卻不甘于平庸。
萱如口齒伶俐,辯論賽時,我們是對手,但我真心被她的能言善辯、引經據典的口才折服了,她說話不緊不慢,條理清晰,很容易讓人跟著她的思路走,而她反駁我們時,往往又能準確地抓住突破口,打亂我們的思路,讓我們班敗下陣來。
雖然在辯論賽中,我們班輸了,但我卻和萱如成了好朋友。她說她很欣賞我,覺得我的知識面很廣,最奇妙的是,很多人都覺得我和她長得有點像。剛開始時,還有同學好奇地問:“你們是雙胞胎嗎?”我笑而不語,萱如卻快言快語地反問:“難道我們長得不像嗎?”
二
我和萱如成為朋友,班上有同學開始說我敵我不分,所以在辯論賽中我們班才被擋在了前三強之外。我聽后啞然失笑,這是什么邏輯?難道比賽對手就是敵人嗎?我只是和自己欣賞的人交朋友,這有什么錯?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依然和萱如走得很近。每天放學后,我們都結伴回家。其實也是在認識后,我們才知道,我們住的是同一個小區。
見我和萱如的關系更親密后,有些同學竟然過分地慫恿大家孤立我。面對這樣的情形,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視而不見,任由他們怎么做吧。跟誰交朋友這是我的自由,他們憑什么干涉呢?我和萱如一見如故,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愛好,比如我們都喜歡聽王力宏的歌,追相同演員的劇,看相同的動漫,喜歡寫作。
萱如通過校文學社的考核后,也鼓勵我加入。她擅長寫散文和隨感,我喜歡寫故事類的小文章,每次她看了一篇喜歡的文章后都會推薦給我看。我們常常一起討論分析,雖然我們各抒己見,但求同存異。
跟萱如熟識后,我感覺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了。
三
萱如偶然知道了我在班上被同學孤立后,抱歉地對我說:“對不起,因為我讓你為難了。”我笑著拍拍她說:“我跟誰交朋友是我的選擇。”
我說的是心里話,我對萱如,相見恨晚。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能夠遇見一個跟自己合得來的人是很難得的緣分,既然我們相遇了,還成為了朋友,我一定會加倍珍惜。畢竟我的青春我做主,不需要別人來指指點點。
萱如時常勸我說:“你試著跟同學緩和關系,就把這次的情況當成考驗自己交際能力的測試,如何?”萱如的建議激起了我的好勝心,雖然在這之前,我對同學干涉我的交友心生不滿,但就像萱如說的,畢竟同學一場,沒必要把關系搞得太僵,更何況這不是一場非此及彼的選擇。
我想了很久,決定還是以自己的真誠贏回大家對我的認可。我主動跟同學打招呼,我不去計較那些冷淡態度,一次、兩次,三次后對方也不好意思再用冷臉面對我的熱情了。班上的集體活動,我積極參與,還在全校的征文比賽中,為班級爭得榮譽。我當作什么事都不曾發生過一樣,用自己的友善和熱情再一次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與友誼。
我覺得萱如說得對,別人不理解是正常的,不能去苛求,但只要自己是真誠的,對方總能感知。友誼不能強求,但也不能輕易放棄。
四
我把萱如帶到班上,介紹給大家認識。她親切的話語和盈盈笑臉讓人如沐春風,大家很快就和她熟識起來。誰會不喜歡一個有趣又有才華的人呢?何況她還那么積極樂觀。因為萱如,一時間里,我在班上人氣高漲。大家都說以前錯怪我了,然后大家在談笑風生中把舊事翻篇。
不甘平庸的萱如可不是隨便說說寫寫而已,而是付諸于行動,她是個很努力的人,對自己的人生一直都很有規劃。她曾說過,長大后想當一名外交家,她現在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為實現夢想打基礎呢。
聊起夢想時,萱如總是神采飛揚,自信滿滿,而我卻是羞于開口。其實我也有夢想,我想當一名作家。在別人面前,我從不說這事,可是面對萱如的坦誠,我羞澀難耐。萱如看我左右為難的模樣,善解人意地說:“把夢想放在心里,用行動去兌現即可,說不說出來,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持之以恒。”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就是不知能不能實現?”我羞澀地說。
萱如友善地笑了笑,一手攬過我的肩膀,真誠地說:“未來那么遠,誰知道呢?但我覺得,我們都是不甘于平庸的女生,只要我們一直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萬一實現了呢?”
五
爸媽出國旅行時,萱如邀請我去她家住一段時間。萱如的父母一直對我很好,只是我擔心給他們添麻煩,有些猶豫。“來吧,沒事的。以后我父母出去玩時,我到你家住一段時間不就可以了。”萱如說。她的一席話讓我心安理得地住進了她家。萱如跟父母的關系很好,看她乖巧的模樣,我覺得我要學會收斂自己的小性子,改進跟父母之間的關系。
晚上,我和萱如躺在床上,輕聲細語地聊著綿密的心事。我說我很羨慕她,覺得她和父母相處的方式值得我學習。萱如卻說,我們都擁有自己的幸福,哪一種相處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彼此關愛,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這樣就能互相理解了。
十天形影不離的生活,我對萱如更了解了,越了解我越佩服她,她的努力、豁達、睿智、隨和、堅持,哪一樣都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