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寧

摘 要: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經濟收入有所提升,且汽車的保有量開始增加,交通擁堵和安全問題的發生頻率也開始加重,雖然目前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已經考慮到此類因素,但是,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為改善公路設計中的交通安全,下文分析公路設計因素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公路設計因素;交通安全;影響
中圖分類號:U4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8-0121-02
0 引言
近年來在公路設計中,平面線形設計因素、視距設計因素、縱斷面線形設計因素等,均可能會對交通安全性產生直接影響,如果不能合理的處理,將會導致人們的交通出行安全性降低,因此,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應總結豐富經驗,根據交通安全特點和影響因素,采用合理的方式改進設計模式,為其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1 公路設計因素對交通安全產生的影響
1.1 平面線形設計問題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也開始創新,人們的觀念意識在社會進步的背景下發生改變,尤其在物質生活質量提升的環境下,人們的目光不再局限于生存問題,而是對生活質量和環境提出很高的要求。而公路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等存在緊密的聯系,也是新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此情況下,合理進行公路設計不僅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依托,還能保證人們的出行安全性。但是,目前在公路設計的工作中,沒有正確的進行平面線形的設計,未能全面的考慮到人們視覺因素和生理因素,沒有按照駕駛員的行為習慣特點進行設計,這就導致公路的平面線形設計不合理,在駕駛員行駛的過程中,不能熟練的針對車速進行控制,甚至會出現操作不穩定的現象,很容易誘發交通事故,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威脅。另外,在公路平面線形的設計中,未能考慮到駕駛員的心理效應,也會影響交通的安全性。
1.2 視距的設計問題
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視距對交通安全也會產生直接影響,如果不能正確進行視距的設計,將會導致駕駛員在行駛的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通常情況下,在駕駛員行駛期間視距分為平面和縱斷兩種,而在公路設計中進行視距的設計,主要目的就是為駕駛員營造出良好的行駛環境,使得駕駛員在緊急狀態下及時的做出反應,并針對車輛進行合理的控制,預防交通事故問題。在視距的設計中主要元素就是停車、會車、超車等視距,最為重要的就是超車視距,延長視距范圍有助于降低危險系數,使得駕駛員在超聲的過程中有充足的空間和時間,營造安全性較高的公路交通環境。但是,由于不同駕駛員的身高有所不同,因此,目前在視距設計中還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果相關設計人員不能綜合考慮到視距的設計問題,將會對交通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1.3 縱斷面線形的設計問題
在公路設計中不僅平面線性的設計因素會對交通安全產生影響,縱斷面的線性設計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對交通安全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公路中縱斷面線形對汽車動力性性能的發揮會產生影響,尤其在縱坡路段較長或是較大的區域,縱斷面線形設計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因為該路段的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尤其在重載車輛行駛期間,長期低速擋的行駛,會導致水箱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出現水箱“開鍋”的現象,容易誘發交通安全問題。
1.4 平面交叉設計的影響因素
在公路的平面交叉設計中,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在三角類型和環形類型的區域中,存在很多阻礙駕駛員視線的結構,導致駕駛的安全性降低。且在平面交叉設計工作中,未能總結豐富經驗,沒有正確的進行平面交叉路段的設計,嚴重影響各方面的工作效果[1]。
2 改進公路設計提升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屬于國家十分重要的基礎設施,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道路網絡,需要確保公路的質量和安全性,并利用科學的分配方式和聯系方法,加快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促使政治和文化的進步。在公路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應全面提升技術水平,合理的開展道路設計工作,嚴格的控制設計質量,可維護公路交通的安全性,為人們營造出安全的交通出行環境。然而,目前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全面考慮到車輛行駛條件、運輸因素和自然條件等,導致設計的安全性降低,不能保證人們出行的安全性,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增加。且一些公路設計細節缺乏合理性,未能考慮到相關設計的安全性,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安全性,可見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合理的進行改進十分重要。在公路的改進設計過程中,可進行平面線形、視距和縱斷面線形的改進和完善,可考慮到駕駛員的心理特點和駕駛特點等,正確進行各種因素的改進,全面增強整體的交通設計安全性,為人們營造較為安全的出行環境,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率,甚至可以從源頭上規避交通安全事故問題,有助于提升公路設計的水平[2]。
3 公路設計中對交通安全影響因素的改進措施
目前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設計模式,存在很多交通安全的影響因素,對人們的出行安全產生威脅。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針對公路的設計方案和內容進行改革完善,以此提升整體的設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提升交通的安全系數。具體改進措施為:
3.1 平面線形的合理設計
目前在公路設計中平面線形存在缺陷,對交通安全產生威脅,因此,在設計期間需要注意幾點[3]:(1)要求在設計工作中,盡量縮短相關的直線路段的長度,因地制宜的對設計長度進行計算。在這個工作環節中要求將圓曲線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確保前后的線性具備協調性的優勢。(2)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會進入到較為復雜的路段,為保證駕駛員可以應對突發情況,在設計中應重視曲線技術指標方面的過渡,主要目的在于駕駛員在突發事件之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及時的了解到前方路段具體狀況,以免在出現突發事件的時候不能及時的應對,以此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頻次。(3)在公路設計中應考慮到地理環境因素,在設計之前到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的考察,因地制宜的開展設計工作,并全面提升設計方案的操作性和可實施性,這樣不僅可以使得設計成果與地理環境相互貼合,還能為人們營造出良好的交通視覺環境。對于直線段的設計不能過于長,曲線半徑比最小半徑要大。圓曲線半徑應該在1km 以內,前后線型之間也要突出協調性與統一性,從地型好的地段進入到地性較差的地段時,應該做好曲線技術指標的過渡。